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物质生活需要已经得到了极大满足,相比之下,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要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和关怀。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抓好日常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并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学生方面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及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信息传播方式的丰富发展,使当代小学生处在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中。从教师方面说,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许多教师观念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很好地把握小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知识更新慢,教育方法陈旧,不能充分满足当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导致小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从学校方面说,有的学校在上级行政部门和家长及社会要“成绩”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将几乎全部的资源用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许多学校在过分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从社会方面说,社会评价学校教育好坏的标准,仅仅局限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了多少,不太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家庭方面来说,家庭的结构、家庭文化氛围、监护人的教养方式和对孩子的期待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事实上,小学生人格可塑性强,易于教育培养,只要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实际出发,有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抓住时机,及时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能够得到改善,而且能健康发展。

1.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是基础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应在校园大环境建设上多下功夫,使操场、建筑物及文化体育设施整体搭配,和谐一致,要向学生展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既要符合审美要求,又要突出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应通过发挥校园文化载体作用和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关注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风气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对小学生来讲,不一定能对“”所用词汇理解透彻,但其情境和氛围是可以感知的。风气氛围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小学生接受暗示性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强。风气的情境和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和品德成长与发展直接有效的因素,口头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时,创设情境显得十分重要。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保障

在家庭良好的心理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充满欢乐和信心,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总是用是否尊重师长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品行,而教师很少用是否尊重学生来评定自己。很多教师高高在上,以为这样管理班级更为有效。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讲,这是相当有害的,一个懂得学生心理又掌握教育方法的教师,应该有阳光的理念、阳光的语言、阳光的表情,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等。第二,教师做事要公平。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而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第三,教师要讲诚信。教师说到的话一定要得体。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巨大,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这些小事儿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4.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是根本

转变教育观念很难,有的教师不清楚学生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不启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一味加大学生课业负担。一线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始终记住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使学生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形成、价值观的确立等人格要素,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总之,作为教师,面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应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