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三十年来,中国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获得更多的收入,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走上了非农业化的道路。这种脱离了农业生产转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转移对当地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将以人口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对这种现象的影响、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农村人口农业化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从而把以前束缚在土地上的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为了用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些人们纷纷走上了脱离农业生产转而从事其他非农业化生产的道路,他们的转移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转移现象的一大壮举,他们的转移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使他们的转移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值得我们去研究分析。目前关于这种转移现象的研究的大多从其某一侧面进行阐述,从而将其综合影响剥离开来,影响了我们对这种现象的整体认识。本文将运用人口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相关原理从整体上对这种现象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探索其合理的流通渠道及相关服务措施,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流畅的转移。

一、农村人口非农业文化的概述

(一)农村人口非农业化的概念

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是指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农业生产,转而从事其他非农业化生产的现象,但又由于我国户籍政策的长期限制他们仍然没有获得市民的身份及市民应该享有的各项权益,仍然属于农村人口,我们暂且把这种现象叫做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概念只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这一现象而言的。

(二)农村人口非农业化途径

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途径打字可非为三种:

1.农村人口以进城务工或进城经商的方式进入城市。其中就包括目前我国移民数量最为庞大的农民工。近几十年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是他们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筑起了城市里的一幢幢高大的楼房,铺设了城市里的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中国目前年流动人口为1.5亿人,其中80%为农民工,数量达到1.2亿人大约占总人口的10%。而这个数量在80年代只有2000万。进入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也成为目前农民脱离农业生产获得更多收益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2.进入农民自己开办的乡镇企业。即所谓的农村人口的“离土不离乡”。这一过程正是与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化的过程同时进行的。所谓农村工业化是指为由于农村的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农村自办的乡镇企业的过程。这是我国工业化的一大显著特征也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1995年底我国大约有乡镇企业2202.7万家,平均每个企业拥有5.8人。1999年乡镇企业总数有2071万家,但从业人数达到1.27亿人,占总农业人口的28.74%。乡镇企业的兴起对于吸纳大量农村人口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农民在当地从事各种商业和服务业。即农民在当地的城乡之间从事各种非农职业。如从事农产品的运输和买卖活动。这种途径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市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大大便利了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城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物质和思想的流通,对沟通城乡各方面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人口非农业化的特征

(一)大量的农村青壮年男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入城市

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男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以获取生存的机会。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985年至1990年全部迁移人口的平均性别比为123.1,而务工经商的迁移人口的性别比更是达到223.8,如表一。

产生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于男女性在社会分工中的职能的不同。由于历史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不能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更多地从事处理家务等家庭型工作。另外与女性相比,男性拥有更强壮的体力和更高的冒险性。

(二)农村人口非农业化的过程中具有“离土不离乡”的特征

由于农村人口非农业化的过程中的两条途径都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所以这部分人口大多不需要迁移,他们中部分人口依靠自己的专长从事城乡之间的商业和服务业。另外大部分进入自己开办的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或其他产品的加工,为当地居民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这部分人口大约占总农业人口的1/4多。这些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方式,但仍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具有“离土不离乡”的特征。

(三) 农村人口非农业化的过程中的人口素质相差较大

在这一转移过程中,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分化严重。他们中进城务工这部分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而言较低,他们中大多是小学毕业或者是初中辍学、毕业,就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进城务工,高中生数量很少,因为进城从事体力劳动往往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但从长远来说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提高方是非常不利的。而进城经商或从事乡镇企业管理这部分人口的文化水平较高。他们大多是高中生更有一部分是农村的大学生,他们具有宽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头脑,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因而能在进城经商活在乡镇企业的管理中获得成功,相对而言,他们往往能在职业选择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挑战及给城市环境带来的问题

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的外出,现在农村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靠40-50岁的老年人口和大量的女性人口来进行。大量相对而言劳动素质更高的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新的生产技术的使用,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有的地方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的现象,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冲击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秩序,造成城市住房交通灯资源的紧张,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问题,也造成了城市承载量过大等环境问题。

(二)导致了“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出现

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导致了农村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在村落中间出现了无人居住的的“空心村”现象的出现(空心村是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下降,出现无人居住的住宅的出现)。与此同时,遗留下来的大量老人和儿童无人照料,成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照料和教育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防止给儿童带来种种不良影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有与乡镇企业的规模小、数量多、生产技术水平低等各方面原因,乡镇企业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而其本身又无力承担巨大的环境保护成本。因而在目前中国广大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水的乱排、废弃的乱放、废渣的乱堆给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

(四)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大量离开土地的农民无法以合法的方式将土地作为一种资本与他人进行交换,实现土地流转获得应有的收益,这样就造成了农民土地收入的缺失和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大量耕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流转制度的问题在法律上有所松动,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农民对这一政策依然不甚了解,土地流转渠道仍不通畅。长期户籍制度的限制更是成为阻碍农村人口非农业化后应该获得同市民一样的身份、权力待遇的障碍,非农业化转移后他们仍然无法享受到城镇居民所拥有的各项待遇,这是目前影响农村人口非农业化进程的一大问题。

四、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内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完善资金来源渠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免学杂费,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达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这也是目前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减少社会问题发生所迫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现乡镇企业的集聚规模化经营

政府相关部门要合理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使乡镇企业达到规模化经营,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企业污染。同时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产权分配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努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大做强,加强企业之间的集聚,共同承担环保成本,保护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三)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可以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资本要素,打通土地有成流转的通道,使农民从中获得应有的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土地浪费,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农业生产效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歧视,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称性居民流动的障碍,使城乡居民转移的通道更加流畅,实现城乡居民之间的公平待遇,共享公共的社会资源。

六、结语

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是我国当代农村人口转移的一个重大现象,这种现象对农村和城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加强对这一重大现象的研究,了解其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将对于加强城乡之间各方面交流,缩小城镇之间的差异,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这重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善余著.《人口地理学概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第二版

[2]. 李小健等.《经济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二版

[3]王建平.我国高校新校区发展重点问题及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

[4]田银生.宋海渝.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J].规划师.2005.21(1)

[5]任春阳.新开发大学城地区土地空间布局规划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