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防治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治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的迁飞性害虫,也是SRBSDV的寄主。该病害具有突发性、暴发性强、为害损失大等特点,防治困难,病害由白背飞虱带毒传播,选择吡虫啉60%悬浮种衣剂、丁硫克百威200g/L乳油开展药剂拌种控制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研究,对于指导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 黑条矮缩病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92-0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具有突发性、暴发性强、为害损失大等特点,防治困难,病害由白背飞虱带毒传播。广东省龙川县常年4月上旬水稻白背飞虱开始迁入,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迁入高峰期,为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历年发生程度在4级以上,第三代白背飞虱为主害代,白背飞虱迁入期正是水稻秧田期和分蘖初期,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高峰期。水稻播种后,如果能有效地控制白背飞虱,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扩展和蔓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20%丁硫克百威乳油,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栽培及田间管理与周边农田基本一致。选择历年水稻白背飞虱发生严重和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的稻区作为试验地。

1.3 试验设计

1.3.1 A试验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与20%丁硫克百威乳油,采取同田试验,按每kg稻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5mL、20mL、30mL拌种处理;每kg稻种用20%丁硫克百威20mL、30mL拌种处理,设清水作对照,本试验不设重复,全部旱育秧,水稻品种为宜香3003。

1.3.2 B试验

选择丰稔镇十二排村、黄岭村、莲东村、排东村、四都镇福光村等5个村进行多点试验,每kg稻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5mL、20mL、30mL拌种,喷15mL清水作对照。

1.3.3试验面积

A试验秧田每处理面积8m2,播稻种80g(约50g干稻种),大田期每处理栽插面积200m2。B试验秧田每处理面积80m2,大田每处理栽插面积667m2以上。

每处理用400粒稻种播种,另外增加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mL拌1kg种子,观察是否发生药害,播种后10d调查出苗率。

1.4 施药方法

种子浸泡催芽到破胸露白后滤干水,按每kg种子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5mL、20mL、30mL,20%丁硫克百威浮油20mL、30mL,清水15mL拌种处理,要求拌种均匀,待种子吸干药液后播种。

将拌好药剂的种子均匀撒于厢面,盖上0.5―1cm细土,确保不见稻谷,每667m2用旱育秧除草剂60%丁草胺乳油100mL对水60kg喷撒厢面,防治秧田杂草,然后盖农膜,秧苗三叶期后揭膜,按常规管理,整个秧田期不防治病虫害。

A试验4月25日播种,B试验4月26―30日播种。

1.5 调查时间、次数和方法

1.5.1调查时间和次数

A试验从秧苗三叶期开始至第四代白背飞虱为害结束,每7d调查一次,调查白背飞虱虫口基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移栽前3d、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各调查一次。B试验在秧田期秧苗移栽前3d和第三代白背飞虱为害末期各调查一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调查时间和次数同A试验。

1.5.2调查方法

采取五点取样调查白背飞虱,每点调查100株,记载成虫、若虫数及产卵痕,计算百株虫数及产卵痕数;大田期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处理调查20个点,每点调查2丛,共调查40丛,调查虫口数,计算百丛虫量。在秧田期调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采取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0株,计算病株率,大田期采取平行10点取样,每点调查50丛,计算病丛率。播种后10d,调查各处理出苗数,计算出苗率。

1.5.3药效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A试验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种处理能有较地控制白背飞虱为害,防治效果在100%;20%丁硫克百威乳油2种处理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在82.76%以上。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种处理能有效控制第三代白背飞虱,对第四代白背飞虱控制效果逐渐下降,而20%丁硫克百威乳油2种处理对第三代白背飞虱防效差,不能控制其为害,对第四代白背飞虱的防治没有效果。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种处理在2011年水稻白背飞虱迁入期推迟的情况下,药剂拌种能有效地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为害,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效果较差,不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为害。

2.2 B试验防治效果

60%吡虫啉种衣剂经多点试验,秧田期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达到100%,对第二代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控虫效果明显。

60%吡虫啉种衣剂多点试验结果,秧田期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为100%,分蘖末期的防治效果为90%以上,成熟期防治效果在84%以上。

2.3 药剂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用60%吡虫啉种衣剂拌种,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有所下降,每kg稻种用50mL药剂拌种,种子发芽率仅比对照下降2.75%,按常规用量可以放心使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拌种没有药害。

3 讨论

3.1 A试验和B试验结果表明,60%吡虫啉种衣剂拌种,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且对水稻生产安全,建议每kg稻种用15mL药剂进行拌种。

3.2 20%丁硫克百威乳油拌种,对水稻生产安全,对水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控制效果较差,生产中不宜推广使用。

3.3 2011年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比历年同期推迟15d,常年白背飞虱迁入期为5月中下旬,水稻生育期处于秧田后期,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染高峰期,而2011年迁入期是6月中下旬,水稻处于分蘖期,白背飞虱的推迟迁入,药剂拌种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国辉,光,邹寿发,等。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为害趋势分析[J].植物保护,2010,36(2):235-238.

[2]曹杨,潘峰,周倩,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应用昆虫学报,2011,48(5):1314―1320.

作者简介:魏梅枚(1973-),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