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境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境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实验考核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探讨情境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实验考核中的效果及推广,使用自编案例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实验考核,通过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理论知识和团队协作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此方法优于传统的考核方法。可见,情境模式考核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为护生走向临床,构建新型的护理观开辟了一条捷径。

关键词:情境模式;护生;基础护理实验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26-02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任何教育都不能缺少考试[1]。传统的护生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操作技能考核的模式是:教师把平时上课所教二十几项操作项目做成签儿,考试时学生根据自己所抽签内容进行表演,教师在一旁打分。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护生对所学知识应用刻板,照搬书本,根本不去评估病人,准备物品模式化;其次在操作过程中无视病人的存在,根本没有护患沟通或语言程序化等,培养出的护生多属于“高分低能”,与现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极不适应[2]。护生到临床实习后进入角色慢,适应能力差。因此,修定并完善基础护理实验考核方法势在必行。2011年开始,我校护理技能实验室采取情境模式考核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案例和评分标准,并对2009级护理本科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一、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2009级学生每班60人,把全班学生分成10组,每组6名学生(可根据主考教师的人数定,监考教师数与每组学生数相同),各组学生再抽签拿到不同的考试案例和顺序(同一组学生考题一样,抽签决定病人由谁扮演)。本届学生已经完成基础护理实验课的全部课程及理论知识,马上要进入临床实习。

2.方法。(1)案例编制。情境模式的案例来自于临床,教师把采集来的病例进行加工整理,案例必须有比较明显的考点,需从“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理论知识(包括对病情的分析能力分清轻重缓急)和团队协作”5个方面设计。情境再现:病人牛翠花,女,65岁,因外出被车撞伤头部,被他人送往医院,入院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继而昏迷,腹部膨隆,无尿,又突发心脏骤停。此案例的考点:①病人清醒时如何与病人沟通,包括称谓、安慰及说服家属的配合等;②病人呕吐及昏迷时应该采取的;③心肺复苏时畅通气道的方法(不能排除颈椎损伤,不应用仰面托颈法);④技术操作部分包括氧气吸入、静脉穿刺、导尿术、心肺复苏术等(分清轻重缓急)。(2)评判标准。基本素质5分:护士服干净整洁,燕帽、口罩齐全,举止大方,有抢救意识;团队协作能力5分:指挥得当,分工合理,有条不紊,配合默契;与病人沟通能力10分: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普通话,称谓得当,知道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清醒病人沟通,而非模式化;理论知识掌握20分:明了抢救过程中的轻重缓急,知道先进行心肺复苏及畅通气道方法的选择;心脏骤停复苏标准(20分);建立静脉通路,常规使用药物及速度(20分);氧气吸入,必要时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20分);为病人留置导尿及注意事项(20分);为病人床上更单,能考虑到翻身时保护脊柱(轴线翻身)(20分);技能操作部分60分: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准备以上五个操作的物品,每个同学操作一个项目。每个操作项目的满分是60分。

二、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喜欢这种考核方法。这种考试模式之所以很受同学们青睐,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平时所学非常零散,通过这样的考试,把我们的零散知识串起来,还知道好多事情不是你个人能力范围,而是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才行。”通过追踪调查,经过情境模式考试分数较高者,分配到临床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单独值班,独当一面,适应能力强。

三、结论

当前国内许多护理教育改革家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护理人才。就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状况,除了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外,在教育和培养护生的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护理观,挖掘护生的潜能,培养护生的能力,增强自主行为,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也是摆在护理教育者面前的课题。我们从2007和2008届两届护生基础护理操作考核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护生对知识的应用缺乏灵活性:传统考试模式中近80%护生为病人服务时,操作前解释均以应试型模式出现,解释不区别对象的情况,照搬教师课堂所用语言,模式化,刻板、生硬,例如输液前解释,对病人不管昏迷与否,不管有无意识,不分年龄性别,没有称谓,一律是“询问病人是否去厕所……”;而在情境模式中,75%的学生解释时称呼病人“牛大姨,牛大妈,或直呼其名牛翠花,20%的学生解释说如果病人意识没有恢复可以不用解释,5%学生直接没有解释。

其次,在传统考试过程中有部分护生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缺乏应变能力一成不变,而在新模式中,学生能综合考虑到病人情况,如为病人更单时能考虑到病人是否有脊椎损伤而进行轴线翻身。

第三,服务过程中沟通与交流不够,护生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没有整体观只完成操作,表现为操作中不注意询问病人的感觉,或只告诉病人忍耐一会儿,不交代为什么,而在这种情境中,操作前中后学生们都能顾及病人的感受,而不断地与病人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

新型考试模式――情境模式调动了学生们的感官和情绪,营造了与病人沟通的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临床思维和应变潜能[3],新型考试模式给学生们构建了新型的护理观:新的护理观要求在护理过程中,把患者视为一个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任建胜.素质教育与考试[J].教育研究,1998,(7):64-68.

[2]李雨昕.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9,6(07):83-84.

[3]唐泓源.病案教学法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1,15(5):297.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临床需求型考核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类别:一般课题,课题号Y1266――44。

作者简介:王俊娥(1967-),女,副主任护师,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