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危山兵马俑坑出土立俑制作工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危山兵马俑坑出土立俑制作工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002年底,山东章丘市危山风景区内发现汉代陪葬兵马俑坑。在对兵马俑坑出土陶俑进行修复过程中,经过对俑体内部结构和制成材料的仔细观察、检测研究,明晰了立俑的制作工艺。立俑制法多采用合范法,少数部位结合雕塑,制作工艺包括前期准备,陶俑各部位的合范制作以及分装套合、细部修整等,入窑焙烧过程和最后的表面涂饰彩绘工艺。

1 前言

危山位于山东章丘市西部,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海拔高度约205米,其南侧可遥见泰沂山系北侧的一些山丘,四周为山前平原。2002年11月,对危山风景区内进行植树绿化时,发现了汉代陪葬坑,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危山汉代陪葬兵马俑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兵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支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兵马车俑自南向北排列,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兵、车、马队列的形式。坑内各种遗物达数百件,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此外还发现有建鼓、璧、磐、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质遗物。所有发现的陶质品均有彩绘,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发掘出土的人物俑从功能上分为骑兵俑、步兵俑、击鼓俑和御车俑。从形体上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俑均为骑俑,高度为55~58厘米;中型俑可分为骑俑、立俑两类;小型俑均为立俑,高度约40~45厘米,分布在队列前部及后部步兵方阵。从彩绘情况看,一般大、中型的俑彩绘细致,除白彩底外,还用红、黑两色绘出衣服,有的面部饰粉红色彩。小型俑一般以白彩为主,有的在衣领、袖口绘红彩。在服饰上,小型立俑的衣领和袖口均为单层衣,头饰平巾帻。大、中形俑均为双层衣,大部分有冠。

本文所研究的立俑即是中型御车立俑和小型步兵立俑。立俑主要分布于以下三个方位:陪葬坑南侧,即队列前部的4个站立兵俑和东西两侧各10个站立兵俑,共有24个立俑均面向骑兵队列;战车车厢内的御车立俑;陪葬坑北侧由100个陶俑组成的步兵方阵,这些步兵俑在陶俑中形体最小,高度大致在40厘米以上,身前摆放着盾牌。这120多件立俑,按照体型主要分为两类,较大立俑的高度55厘米左右,较小立俑的高度为40~45厘米。

这些立俑材料一般是泥质灰陶。在制作前先对陶土原料进行淘洗沉淀,然后采用模制的方法制作成型。模制则是先将陶俑分成头、躯干、双腿、手等部分,分别用模具制成后,在未干前用粘泥将它们全粘接一起,经过细部修整后即成俑体初型。当俑体晾干后再入窑以1 000℃以上的高温焙烧。出窑后最后一道工序是彩绘,由于陶俑多为模制,少数结合手塑,彩绘成为立俑面貌各异的关键环节。

2 立俑俑体制作前期工艺

立俑的制成材料一般是泥质灰陶,里面夹杂的杂质极少。从俑体表面和断面可以看出泥质非常细腻,显然采用特定的粘土经过淘洗制成。从陶窑分布方位和窑址内有较厚的原生土层可以断定陶土原料应取自附近。在危山北坡的中部和西侧各有一条南北向的大冲沟,可为取水之用。水源充足可以保证陶土的淘洗、泥胎的成型等陶俑制作以及制俑工匠的日常生活供应。陶土经过多次淘洗,细腻的粘土经过沉淀而形成粘泥,杂质被淘汰出来,可以保证俑体材料密度、硬度的均匀性,避免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杂质存在而受热不均从而导致俑体产生扭曲变形。

制作俑体的陶范发现极少,均为烧制温度较高的夹砂陶。陶俑一般是合范制作而成,因而范模的制作是制俑的关键基础。陶范是用当地一种质地细腻的粘土,经过淘洗再沉淀而成的粘泥做成,只有当制范的泥质细致到一定程度时,才适于雕刻繁缛复杂、丰富多变的花纹图案。陶范材料与陶俑相差不大,仅仅是在里面加入石英砂,调和而成以减少陶范烧制成型过程中的收缩率和变形程度,提高陶范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陶范制作时,由工匠先以手塑的方式做出若干种形态不同的立俑,然后制范工匠根据立俑的表情形态在其外面贴附夹砂粘泥做出范模,经过细部修整以后入窑烧制而成。当然也可能以手塑的方式直接做出范模,但是这种需要特别熟练的技艺,而且很难保证陶俑身体各部位比例恰当合适,因此使用手塑直接做模的几率很小。

3 立俑俑体制作具体过程

大部分陶俑在出土时基本上都已破碎,这为我们观察其制造工艺提供了方便。在清理和修复陶俑的过程中,经过一件件的仔细观察,发现由于参加制作俑的工匠并非唯一,而各人的做法并不完全相同,使用模具也有多套,最后成型的立俑在面部、躯体和服饰都有较大的区别。立俑制作大体上有个共同的规律,即头、躯干上部、腰部和双腿分别是单独使用两块合范制作,然后组装套合一起;之后对粘接缝隙和范缝进行第二次复泥以加固修饰和刻画细部。连带手腕的双手应是独立雕刻而成。立俑的上肢部分插接兵器而贯穿躯体前后的孔洞和双手插入前臂的孔洞,应是在躯干上部成型后以减泥的方式雕塑而成。就俑的整体来说,制造方法是塑模结合,以合范模制为主。现将各部分制作以及最后的组装套合、细部修整过程分别作以介绍。

3.1 立俑俑头的制作过程

俑头都是用合范法制作而成。将俑头分为前后大致相等的两半,分别用单片模制作,在模内铺细泥,用手按压使之与模密合,俑头内壁的按压指纹清晰可辨。然后将两片单模相合粘结在一起成为头的大型,把模去掉后,俑头面部的大型即成。在损坏的俑头中,几乎都在合模线处有裂缝出现,或者从此处开裂。具有相同工艺的中、大型骑俑,更是明显地由合模线处裂开。

面部的模较之后脑部分的模要宽很多,但是前后方向的厚度要小。由于俑头均佩戴平巾帻,将耳朵遮挡起来,因此耳朵不可见。这样也就在制模和脱模时节省了突出双耳所产生的额外环节,节省了制作俑胎的时间和精力。合模线多数位于耳前部位,少数亦有在耳的中部者。合模线比较整齐,并无交错结构痕迹。―些俑头出土时,合模缝处已裂开。

俑头的胎壁有厚有薄。薄者,面部仅0.6~0.8厘米厚,脑壳部分0.6~1.0厘米厚,头顶部分0.6~0.8厘米厚。厚者,面部1.0~1.5厘米厚,脑壳部分1.0~1.3厘米,头顶部分1.0~1.3厘米厚。薄者为一次复泥,泥质较细,厚者是先铺一层细泥,经过按压待其与模密合后再粘附一层薄夹砂粗泥,以加固胎壁,胎壁内侧可见到遗有手抹的指纹。

俑头借助于模制成初胎后,要进一步贴接上脖颈,并进行面部五官的细部刻画等。俑头的脖颈,大部分都是用两片模和脑壳一起拓出,因此用此法制作脖颈都是空心颈,也有少数在俑头脱模之后用手塑成型。俑头细部的雕饰,重点是面部五官和头顶的平巾帻。平巾帻头顶边缘部分向外稍微延伸,在后脑部位处飘起。五官在模制基础上再经过精心雕刻、修饰,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有的俑鼻子、嘴、眉毛阴线雕刻不太明显,表现了温和的表情;有的采用大胆夸张的手法,在额头水平向贴接泥块,把额头塑成高凸起的效果;有的眉毛雕成凸起状,双眉紧锁,更是增加了立俑的威严,借以显示人物性格的粗犷豪放。

3.2 立俑躯干的制作过程

立俑躯干大致可以以双臂肘部的水平面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躯干下面部分从衣服下摆处再次分界,露出双腿。

较小的俑肩宽为11.5~13.5厘米,胸部前后的厚度为6.5~7.5厘米左右,穿单层上衣,衣服紧贴身体,因此躯干各部位显得比较精干瘦小。双肩与肘部比较圆滑,肩部、上臂接近于弧形向下延伸,前臂与上臂成垂直方向向前伸出。前臂前部缺失,在中部成一横向截面,截面接近于圆形,直径约4~5厘米。截面中间预留一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以备插入俑手,圆孔深度约2~3厘米。右手手肘内侧靠近腹部有一孔洞贯穿身体,为插入兵器之用。孔洞呈现不规则椭圆形,前面最大径约4厘米左右。后背处孔洞在后肘弯处出露,低于前面孔洞约5厘米左右,呈现不规则圆形,最大径约1厘米左右。由于衣服紧贴身体,腰部显得比较瘦圆,因此左手手肘与腹部之间亦有凹坑出现。躯干下部战裙由腰部向外微微展开至膝盖处,左右方向呈“八”字形,后面内敛微向前凹成弧形。战裙分单层和双层,穿双层者内层下垂较多,战裙下摆在最下端的截面为近似长方形或左右方向为最大径的椭圆形。露出双腿高度大约为5~7厘米,双腿形状无明显左右特征,极有可能是根据同一套模具制作。

较大的俑肩宽15厘米左右,胸部前后的厚度为8~9厘米左右,穿双层上衣,衣服宽松,尤其是前臂部分的袖口更是宽松,竖直下垂约5~7厘米,成双层褶皱,胸口的衣服褶皱棱角分明。躯干各部位显得比较宽阔,肩宽臂长,躯干也相应增大。肩部与上臂接近于45度,上臂和下臂竖直向下,前臂与上臂垂直方向向前伸出。俑手前臂之间结合紧密。躯干下部的战裙与小型俑的类似,只是内敛和展开不充分,露出双腿的高度大约为6~9厘米。

根据立俑俑体的身体形态和特征可以看出,较小的俑躯干上部由于前后厚度较小,所有俑大部分多是实心,只是结合不太紧密,也有少部分为空心,空腔的空间很小。较大的俑则相反,由于前后厚度较大,所有大部分多是空心,只是空腔内空间也很小,未见实心,保存完整的俑情况不明。俑体躯干上部都是采用合范法制作,而且所有部位在制作时并不考虑躯体和前臂上的孔洞。前后分开,分别用单片模制作,在模内铺细泥,用手按压使之与模密合,内壁指抹纹清晰可辨,然后将两片单模相合紧密粘结在一起,把模去掉后,俑体躯干上部初胎即成。俑体躯干下部和双腿,由于前后厚度较小,所以不论俑体大小均是实心,实心俑体相对比较牢固。俑体躯干下部亦是采用躯干前后方向合范法制作,部分俑从腰部可以看见明显的合范线。露出的腿仅是小腿部分,腿和脚应是采用左右方向合范法制作。

3.3 立俑手部的处理作法

俑手的制作都是采用捏塑、雕刻相结合的方法,很难看出使用了模具来制作。手的姿势很多,有的手掌稍微弯曲;有的半握拳,指尖与手掌并未闭合;有的仅仅露出半个手掌,连大拇指都藏在袖内;有的紧握拳,指尖与手掌完全闭合呈环状,中间圆孔直径约1厘米左右,应是插入兵器之便。较小的俑,手腕后端留有约2厘米左右的长度为方便插接入前臂圆孔,腕部直径1~2厘米,前臂圆孔直径与腕部直径相差较大,腕部插入前臂圆孔后,留有很大余地,因此很多俑手极易从前臂脱离。较大的俑,手腕腕部直径较大,约1.5~2.0厘米,前臂圆孔直径与腕部直径相差很小,腕部插入前臂圆孔后,二者结合很紧密,俑手基本上不会从前臂脱离。

用泥条盘筑法或者将泥块搓成手腕和手掌,然后把腕部和手掌粘接在一起。手指很细,一般直径为0.4~0.7厘米,应是用泥条捏塑而成,然后与手掌相粘接。较大俑的手可能是在组装套合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俑手插接入前臂孔洞内,因此俑手与前臂结合紧密。而较小的俑,应是在俑体和俑手分别入窑烧制成型后,最后把俑手的长柄插接入前臂圆孔内,用杂物塞实,日久天长杂物腐烂,二者之间的缝隙变大,因此俑手易从前臂脱离。俑手是在安装到俑身上以前修饰的,细部刻画比较精致,刻画出指甲、关节、手纹走向以及筋骨和皮肉的关系。手掌和指肚用细泥抹光显得肌肉丰满,指节刻得筋骨嶙峋。拇指翘起者,把虎口削成硬直的三角形凹窝以显示筋肉绷紧;伸掌者,骨节平缓,半握拳者,骨节隆突。俑手的雕刻做到了“皮肉明备,骨节暗全”,合乎解剖原理。

3.4 立俑俑体的组装套合

立俑俑体的组装套合是在俑体躯干各个部位晾干后由下而上逐段叠接而成的。立俑无论俑体大小,采取的组装套合工艺基本相同。

俑体双腿明显比俑体躯干下部小,可以推断在俑腿的上端应有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相应在俑体躯干下部的对应部位亦有圆形或椭圆形凹坑,突起高度和俑体下部凹陷深度可能较大。晾干后的俑腿插入俑体下部后,首先校正两腿高度以适合俑体,不至于出现两腿高度不等的情况,然后在俑腿上端和俑体躯干下部的凹坑内涂抹粘泥,连接后稍稍用力按压使两者紧密结合,最后在两腿间塞泥,使两腿连接起来。这种方式应该是俑腿比较牢固的连接组装办法,因为迄今为止很少有俑腿从俑体躯干下部分离的现象。

俑体躯干下部上端是俑体的腰腹部位,直径较小,而上部是胸腔部位,直径和厚度都较大。俑体躯干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方式也是采用躯干下部上端有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相应在俑体躯干下部躯干上部的对应部位亦有圆形或椭圆形凹坑的方式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位于两肘之间的水平面之上,腰部上移进入胸腔约1厘米左右。连接处微微突起,被恰当处理成了上衣和下身战裙之间的连接褶皱。俑体躯干上部和下部的组装套合方法与前面提到的俑腿与躯干下部的方法应该相同。体型较大的立俑因为着装不同,上衣两袖下垂较多,而且上衣与下身衣服分界不明显没有褶皱的原因,合范线适当下移处理。

在立俑的损坏方式中,俑头从躯干上脱落是最为常见的情况,由此可以大致看出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躯干的脖颈部位一般是做封闭处理,这是由于俑体前后的厚度较小,同时也增大了躯干之间的连接力。俑头与脖颈之间的横截面近似于环形,而且俑头厚度较薄,这样在粘接时俑头与躯干的连接部位相应也就很少。使用粘泥将两者粘接时,由于接触面积有限,而且俑头的体积、重量较大,因此俑头与躯干之间的粘接很难达到躯干部分一样的牢固。脖颈可能在粘接俑头后在表面二次复泥,将肩部、脖颈和俑头连接在一起以增加俑头与躯干之间的连接强度。

3.5 立俑俑体的细部修整

立俑俑体的各部位组装套合以后,在细部还存在很多细微变形和需要修饰的地方。立俑俑体的细部修整主要包括面部修饰、躯干上部插接兵器孔洞的制作、前臂前端双手手腕插接孔洞的制作、合范线的表面处理、衣服纹饰的处理等。

虽然立俑俑体大部分是以合范法制作,然而在成型过程中,立俑的各细小部位会发生细微变形,连接组装的缝隙表面也是需要再次修饰才能达到统一的修饰效果。俑头部位平巾帻的厚薄、额头和眉骨的突起、眼睛的若隐若现、鼻梁的高低、嘴巴的大小、下颚的微微前翘都是经过二次修整的效果。立俑面部表情的恬静自然、庄重严肃、悲郁肃穆、生动活泼都通过细部修饰而淋漓尽致得到呈现。衣角、褶纹、衣领采用浅浮雕的技法,衣襟、袖口的纹饰做成浅浮雕的效果,风格简洁、单纯。较小俑的衣服效果以平滑为主,衣服折纹比较模糊,折角不明显,很少有阴线雕刻,而较大俑的衣服折纹均比较明晰,折角明显,阴线雕刻较深,线条较粗,呈现出庄重肃穆的形态。

躯干上部插接兵器孔洞和前臂前端双手手腕插接孔洞的制作应是使用锐利工具掏挖而成。孔洞的内表面、前臂前端的截面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使用工具刮削修整的痕迹,孔洞边缘亦是非常尖锐,根本不可能是在模制过程形成。合范处的细部修整也是在缝隙处通过二次覆加粘泥,使用工具修整才能够使俑体的整体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最后,整个立俑的表面都要经过抹光或者压光处理,以保证俑体表面光滑平整。

俑体的整体制法虽系模制为主,局部结合雕塑,但是经过细部雕饰,模制意味已很淡薄,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容。加上制作俑体的模子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因而陶俑形象丰富多姿。即使是使用同一套范制作的俑体,必须加以仔细分辨,才能够看出细微之处的差别。

4 立俑俑体烧制成形过程

待立俑俑体的胎质完全阴干后即可放到窑里焙烧。在危山半山腰发现烧制陶俑的陶窑三座,窑内及周围发现的残破陶俑与一号坑基本一致,说明危山兵马俑是在这几座陶窑内烧制的。窑整体为半地下土式拱顶结构,由操作间、火塘、窑床、烟囱等部分组成。其中两座陶窑共用一个烧火操作间,操作间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火塘口呈拱形顶,外侧有竖直烟道,坑壁内斜,东北角有一台阶便于添柴烧火。从操作间、火塘、窑床及烟囱等各部分观察,窑的各部分结构与整体结构都是非常合理有效的。焙烧燃料系木柴,火膛、窑床较大,火膛能够吞吐大量的木柴,可谓木柴风大火焰高。窑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均匀性,充分反复利用火温,使其将器物烧结。窑内被点燃后,均须四种火势:微火、中火、大火和猛火。从兵马俑坑发掘出来的立俑许多突出的各部位局部观察,未见猛火焙烧过的“黑色硬伤”,大部分陶俑没有发现开裂现象,可以断定窑床上的火焰不是来自从下往上直冲陶俑的立式火焰,而是当时流行的半倒焰式陶窑,只有这样的半倒焰陶窑,才会降低兵马俑变形开裂的几率。

立俑的陶质几乎是清一色的灰陶,而且颜色纯正,应是普遍采用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较高达1 000℃ 以上。陶俑胎体烧成后,即堵塞出烟口,再用水喷淋窑床,使窑内转变为还原气氛,俑体还原为灰色。窑温的不同导致了俑体表面的色差和质地的差别。为了烧好陶俑,工匠除了在火候上严格把握外,在制作工艺上也为烧制创造了条件,即尽量减少俑体泥胎厚度,如将俑头做成空心,躯干上部贯穿躯干的孔洞和前臂前端的孔洞可以在入窑烧制过程通火透气,避免俑体受热膨胀和后期收缩过程中形体改变,保证俑体烧制质量。泥胎干燥程度,窑炉中火位选择,点火预热时间,升温快慢,烧成温度极限,保温、冷却时间都决定了立俑的烧成质量。

5 立俑俑体表面涂饰彩绘

陶俑从窑中取出后,表面涂饰彩绘是最后一道重要工序。通过对所有出土立俑的观察,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立俑表面残留最多的颜料是通体涂饰的白色颜料层,而且这层白色颜料是最贴近俑体表面的颜料层。因此,在使用颜料对陶俑进行细部涂饰彩绘以前,陶俑俑体表面应首先通体涂饰白色颜料层。

表面涂饰白色颜料层是起着固彩和腻子的作用。因为陶俑在制作泥胎时,表面都是经过抹光、压光处理的,出窑后绝大多数陶俑表面细腻光滑,加之俑体彩绘颜料基本是天然无机矿物原料,如朱砂、石青、石绿、磷灰石、雌黄等,这些颜料溶液的粘性很小,如果直接涂饰在这些细腻光滑的陶俑表面,晾干后彩绘就容易剥落。因此,工匠在彩绘这些陶俑的过程中,首先在陶体表面施一层白色颜料,然后在白色颜料层之上再进行彩绘,因为白色颜料层具有很强的粘附力,与陶体表面有很大的亲合力,一般不容易剥落,其上的其他彩绘层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长期保存。与此同时,涂饰这层白色颜料层也是彩绘工艺的需要,因为陶俑在制作泥胚时,虽然经过压光、抹光处理,但是经过入窑烧制后,陶俑表面的滑涩程度、毛细孔的分布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如果直接在陶俑表面施彩,这样就会因陶体表面的不规整和吸水程度的差异,导致彩绘层面凹凸不平,从而影响彩绘的整体效果。如果先在表面涂饰一层白色颜料,就会使陶体变得滑涩相宜、吸水适度,然后就会运笔自如,效果良好。从出土陶俑表面残留较多的白色颜料就可以看出其性质的稳定性。

待俑体表面的白色颜料层稍微干燥后,就可以在白色颜料层上绘制其他部位的图案了。颜色种类较少,以红色为主,少量紫、黑和赭等。陶俑颜料层的厚度不一,在面部、手、胸部和双臂内侧厚度较大,其目的是为了着重塑造俑的面部表情和形态特征。通过彩绘既达到了求真写实的目的,也弥补了陶塑环节上的某些不足,使之从个体观察栩栩如生,从整体上看则庄重严整。颜料成分基本都是天然无机矿物原料,如朱砂、铅白、赭石等,而白色颜料应是白垩成分。绘制图案应是使用类似于软毛笔的工具,而且笔尖较细。绘制图案完全晾干后,整个立俑就制作完成。

6 结论

根据对出土立俑的表面观察和在修复过程中对立俑内部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立俑制法多为模制,少数部位结合手塑。制作前期的准备工序包括陶土的淘洗沉淀、范模的制作,陶俑分成头、躯干上部、躯干下部、双腿、手等部分,分别用模具制成后,在未干前用粘泥将它们全粘接在一起,经过对俑体面部、合范线、衣服褶皱和躯干上部孔洞和前臂前端孔洞进行细部修整后即成俑体初型。当俑体晾干后,再入窑以高温焙烧,出窑后在俑体表面根据俑体形态特征涂饰彩绘即完成立俑的制作。

参考文献:

[1]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 张炯炯.略论徐州西汉彩绘兵马俑的雕塑艺术[J].雕塑,2001,(3):38-39.

[3] 王守功,崔大庸.山东发现大型兵马俑坑[J].走向世界,2003,(1):66-69.

[4] 熊煜.秦汉陶俑发展的文化动因[J].中国陶瓷,2006,(12):56-57.

[5] 张玉,刘照建.徐州地区西汉陶俑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2,(11):44-47.

[6]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