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这些匠人,还能走多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这些匠人,还能走多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手艺,手工的艺术。纯手工艺,精工细作,一丝不苟,这是手艺人给传统文化的一份承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有一天,铁匠、木匠、篾匠、弹棉花匠、传统造纸工、木杆秤匠人、磨刀工……这些行当的守护者都将老去,而他们的手艺却无人继承。

钟表匠

曾经,手表是一个“新鲜玩意”,随着计时产品的多样化,钟表已不再是唯一的计时工具。街头时常可遇的钟表修理匠,现在似乎越来越少。传统的钟表匠会接过手表,取下老花镜,用修表专用放大镜卡紧右眼眶,然后用发夹大小的镊子夹起一颗微不可见的零件放入表盘,不多时,这块手表就校准完毕。

木匠

木匠,是指使用刨子、凿子、锯子、墨斗等传统手工工具制作木制品的人。木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木匠这种职业。木匠是一种比较苦累的技术活,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下等职业,但木匠却撑起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木匠这个职业开始走向消亡。

铁匠

几十年前,中国农村随处可以看到铁匠铺,铁匠抡圆了铁锤敲打铁砧的“叮当叮当”的声音不绝于耳。铁匠铺以及铁匠曾是农村农具直接的来源,但是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即使是偏远山区也都能用上小型机械,农村劳动力已得到极大解放,大多农民进城当了工人,打制的农具渐渐没有了市场,铁匠的身影渐行渐远。

篾匠

篾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篾匠手艺人都已另谋职业,除了一些喜好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外,目前基本上没有传人,篾匠艺人几乎断代――这个行业已日薄西山。

弹棉花匠

早前的农村,每到冬季就能听到“咚咚咚”清脆的手工弹棉花声,艺人腰绑弹弓、手握木槌、敲打牛筋把棉花弹松,然后经过整形、拉线、平压等多道工序,做成御寒的棉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崛起,机器代替了手工,况且各种云丝被、空调被、羽绒被、毛毯等涤纶纤维制品相继出现,古老的手工弹棉花技艺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想再见到,恐怕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才能寻到弹棉花匠的影子了。

传统造纸工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传统造纸以旧麻纤维和废纸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切碎、抄纸等10多道手工程序,造出白净、柔韧、光滑的纸张。

大工业时代,机械造纸逐渐取代传统造纸,造纸工们纷纷转行,年轻一代有的嫌脏嫌累不愿干,传统造纸术濒临失传。但不少造纸工还在坚持造纸,想把从蔡伦传承下来的中国最古老的伟大发明继续传承下去。

糖人制作师

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这个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

爆米花小贩

爆米花,无数人的童年。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爆米花小贩来,大家都捧着一笸箩玉米粒或是大米去排队,爆米花机转啊转啊,“砰”地一声,爆米花的香气就弥漫了开来,小伙伴们都开心地跑上前去品尝新鲜出炉的美味。如今只有很少的一些人会使用它,现代青年熟悉并会使用的已寥寥无几,童年的记忆,也只能变成了回忆。

手工铸锅人

以前手工铸锅受大家欢迎,手工铸锅人能将用坏了的铝壶、铝锅等下角料,熔铸成一口新锅,十份经济实惠。以前人们做饭用的锅,基本上都是用手工铸的,小时候家里的铝罐子都被收集起来去铸锅了。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手工铸锅行业正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有的年轻人觉得这个手艺吃力不讨好,样式和功能多样化的锅也层出不穷,手工铸锅行业即将面临消失。

木杆秤匠人

秤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纯手工木杆秤看似结构简单,但工序十分繁琐,刨圆、打磨、定位、钻孔、装秤纽、打秤星等数十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把整杆秤给报废掉。如今工艺要求高的手工木秤逐渐被电子计量器具取代,年轻一代大多都不识秤花,更别提制作了,手工木杆秤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磨刀工

“磨剪子戗菜刀”――从前大街小巷少不了的行当,如今几近绝迹。“磨刀不用看,全凭一身汗”,道出磨刀是个体力活。脏、累、苦,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此等行当。据老师傅介绍,磨刀一般有四个步骤,开口(初磨)、粗磨、细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