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对话成为幸福的智慧之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对话成为幸福的智慧之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缘起:乱花渐欲迷人眼

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更新,必然带来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听名师的课,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听专家的报告,确实能受到很大的启发。但是,理念不等同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就对话而言,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以往的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只要学生记住了结论,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失去了学习过程的体验,更不用说是“动态生成”了。而今,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师生互动的声浪(“是不是?”“是!”“对不对”“对!”“好不好”“好!”……)一阵高过一阵,掌声此起彼伏,这种热闹其实是对对话的误解。

以下是笔者随堂听课中节录的一个片断:

教师出示一道分数问题:有2400袋大米,运走 后,还剩多少袋?

师:(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同桌讨论怎样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这样列式“2400-2400× ”,“2400× ”算出运走的,再用2400减去运走的,就得剩下的。(教师在学生陈述的同时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师:跟他想得一样的请举手。

举手学生过半。

师:还可以怎么解答?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2400×(1- )”。

教师板书算式后问:你们知道这种解法的第一步求的什么?

生3:“1- ”是剩下的分率,知道了剩下的分率,再用2400去乘就能求出剩下的袋数。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区别是什么?

生4:第一种解法是先求运走的,再求剩下的;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剩下的分率,再求剩下的袋数。

师:好,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5:我还有第三种解法,用“2400÷8×3”,先用“2400÷8”求出一份是多少,再“×3”求出剩下的袋数。

师:你们觉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生6:我用方程解,设还剩x袋,列方程“x+2400× =2400”,“2400× ”是运走的袋数,再用x加运走的袋数就等于总袋数。

师(对其他学生状):你们认为怎么样?

生7:行,但是用方程解答有点繁琐,我不喜欢。

师:列方程解答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能用算术方法去解答,就比较方便。

评析:山重水复疑无路

以上记录的是一段非常普通的课堂场景,如果我们把视野聚焦到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应上,我们会发现,不管是解决问题的教学还是其他数学内容的学习,类似于这样的表现层出不穷、普遍存在。

初品这一对话过程,学生循着教师的要求阐述一种又一种解法,比较两种主要解法的不同,评价其他解法的是否可行,这样的过程是放之课堂皆可用的。但细品这股“流淌在师生之间的意义溪流”,却让人隐约感到其中的浅薄与苍白。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这样写道:“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带着这样的理解重新审视以上的课堂对话,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呢?对于有机会阐述了自己解法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回答后,除了得到了一个“对与错”的评价,获得了新的感悟与超越吗?对于课堂上众多的“倾听者”来说,与发言者有同样想法的,除了知道自己想得对,还获得了什么?没有想到这些解法的,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匆匆过客”,是否就真的理解明晰了呢?

再品以上的对话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师预设全面的问题串中,没有深入的引导,没有充分的辨别,因此,学生也不可能有进一步的明晰与提升,这就造成课堂流程完整但教学效率低下。

策略:柳暗花明定逢春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听完学生5的解法后,能够追问一下为什么用“2400÷8”,“8”从何而来?为什么接着又“×3”,“3”又从何而来?也许发言者就能自己悟出“3”是总共的8份中去掉运走的5份得来的,列式为“2400÷8×(8-5)”更合适,让其他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联系分数的意义,用“归一”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面对学生1和学生2的解法,教师能够结合之前呈现的线段图,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比较,并追问学生发言中模糊的地方,那么他们对这两种解法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如果学生在阐述方程解法时,教师能够追问一下列出方程的依据,他们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一定会更充分。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呢?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对话”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思维的过程,改进数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好像踏上一次幸福的智慧之旅。

感悟:这边风景恰独好

1.拨云见日,突出已生成。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交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情况的反馈,教师要有效运用“生成资源”加以智慧型引领,重视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增强学习的指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数学对话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必须更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哪些学生对于当前的知识点掌握较好,哪些学生一知半解,哪些学生可谓收获颇少。从实际出发,分层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心里要有多把尺子,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让优秀的更优秀,使后进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是引导学生交流的最理想目标。

2.去伪存真,提升再生成。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的交流都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见解或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由此可见,作为课堂上的主导,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用心倾听阐述,智慧的引导与深入。教师的深刻领悟是学生深入理解的前提,教师的透彻把握是学生充分认知的前提,让我们在数学课堂对话的溪流中,用“充分”与“深刻”导航,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领学生驶向收获的彼岸。

3.润物无痕,激励“自我”唤醒。

教育实施有两条渠道――即教育者的施教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但当前的教育,往往只重视“施教”,而不重视“自我教育”。其实只有关注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施教的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师的引导应该重在激励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当学生大胆交流,提出不同见解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抓住转瞬即逝的可贵教学资源,生成课堂教学的亮点。正如伏尔泰所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引起观点撞击、心灵碰撞和情感交融,学生才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存在的价值、精神的愉悦、成长的幸福。

总之,新课程呼唤生成性的课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增强资源意识,擦亮慧眼,洗耳恭听,及时捕捉教学资源,巧妙利用,让我们少一点形式的追求,多一点理性的思考,让这课堂的生命之水――生成资源,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演绎出别样精彩,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就是一次次幸福的智慧之旅,相信那时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