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全自动热清洗牙科手机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全自动热清洗牙科手机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比较手工、超声波、和全自动清洗三种常用牙科手机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 牙科新手机150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手工、超声波和全自动热清洗,经高温、高压消毒,随机分配给固定的10位医师使用,12个月后测试手机的物理性能。结果 全自动热清洗组手机在清洁度、紧密性和维修率等方面均优于手工和超声清洗组(P均

[关键词]全自动热清洗; 牙科手机;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8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85-01

口腔治疗中高速手机要接触患者的粘膜组织,手机在停止转动的刹那间产生负压,使口腔中分泌物、血液碎片等回吸到手机内部,当再次使用时这些残留物可射入病人口中造成交叉感染[1]。本文为提高手机清洗效果,对目前牙科常用手机清洗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寻找效果可靠、经济可行的手机清洗方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超声清洗机(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台,全自动热清洗机(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1台,牙科手机(日本NSK)150只,注油机(上海医诚实业有限公司)1台,高温高压消毒机(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8台,3M低泡多酶清洗液(3M公司)10瓶,手机清洗剂(咸阳荷立医疗器材有限公司)10瓶。

1.2 方法

1.2.1 清洗方法

150只新手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只。三组手机清洗均由同一名护士操作,每一只手机都严格按照口腔卫生操作流程进行,该护士对本研究不知情。

1.2.1.1 A组手机采用手机清洗剂进行手工清洗,用流动水对手机外表面进行刷洗,用手机清洗剂直接对准手机尾部进气孔加压喷射冲洗。之后用注油机注油养护,塑封标记,三次预真空高温高压灭菌消毒。

1.2.1.2 B组手机采用超声波清洗,用流动水对手机外表面进行刷洗,加入1:400的3M低泡多酶清洗液,加盖定时10分钟进行超声波振荡清洗,之后养护、消毒、灭菌程序与A组相同。

1.2.1.3 C组手机采用全自动热清洗,用流动水对手机外表面刷洗后的手机插入全自动热清洗机专用插座,冷水冲洗;加入清洗剂并加热到45℃清洗;清水漂洗,并加热到67℃漂洗10分钟,全程用时40分钟,进行养护、消毒、灭菌程序和A组相同。

150只手机由10位固定医师随机使用,12个月后对三组手机做如下检测。

1.2.2 清洁度

打开手机头密封盖,检查轴承及周围的污染情况,0度为轴承及周围无污染物,手机头内部光洁如新;1度为轻度污染,即可见少量污染物,经手机剂清洗后轴承及周围光洁如新;2度为中度污染,即可见较多污染物,经手机剂清洗后轴承及周围仍有少量污染物存在;3度为重度污染,可见大量污染物及锈斑存在,经手机剂清洗后仍有大量污染物存在。

1.2.3 紧密情况

车针与机身连接紧密,车针运转顺畅、无上锈、无打滑视为正常范围。

1.2.4 维修情况

记录12个月内三组手机的维修情况。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0.0方差分析。

2 结果

经测试三组手机车针与机身连接的情况均在正常范围。

手机清洁度和维修率测试结果见表1。

表1三组手机清洁度和维修率比较支(%)

注:三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l0.0方差分析P均

3 讨论

清洗是消毒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控制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牙科手机的结构和治疗操作的特殊性,如不彻底清洗,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目前,对牙科手机的清洗常用的方法有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以及全自动热清洗等。手工清洗清洗效果有限,只能洗净表面,无法彻底清洗手机内部。超声波清洗可以清洗手工不能达到的一些细小沟纹,比手工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良好。但这2种方法都只能清洗手机表面污垢,对于内部复杂的管道系统很难奏效[2]。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通过程序设定机械清洗方式,使清洗、消毒和干燥一步完成。它可使器械的外部和内腔的清洗都达到最佳清洗效果[3]。另外全自动热清洗还具有操作简单、封密性好、维修率低,大大减少手机使用成本,洗涤中无污水飞溅,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等优点。

综上所述:全自动热清洗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效果又明显优于手工清洗效果。因此全自动热清机更适合口腔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萍,廖瑞珍等.口腔科手机使用后的清洗与清毒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1(16):11-13.

[2] 成晋玉.牙科手机清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12):730.

[3] 邢军,胡伟平,袁峰,等.热清洗对牙科手机损耗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4):392 3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