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突破反垄断困境的现实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突破反垄断困境的现实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想突破目前反垄断执法的困境,虽然需要专家学者的振臂高呼,更需要相关部门一步一个脚印地严格执法,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及时查处,厘清认识误区,完善法规细则,加强行业协会自律,提高公众反垄断意识,从而夯实执法基础,进一步改善执法环境。

前不久,在大连达沃斯夏季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与中移动副总经理李正茂激辩电信垄断,一个问得尖锐,一个答得还算得体,特别是张维迎断然声称中国移动“事实上存在垄断”的发言,激起现场观众一阵阵喝彩。

在网上,网友们也多对张维迎的说法表示赞同,有人甚至大呼解气,这些支持的背后,透露出消费者多年来对移动运营商收费的不满。但现实中,一个经济学家痛快淋漓的呵斥,是很难对目前的反垄断困境带来多少改变的。

反垄断之所以面临困境,首要原因是国内现行的反垄断法内容比较笼统,缺少细则。

一位多年从事反垄断法业务的官员坦言,反垄断法的出台虽然是我国法制完善的重要标志,但它仍然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细化。“法律定得太理想”,这位官员说。比如,违法所得是法律规定必不可少的证据,否则案件就无法办下去。但现实中,有会计资料不全的困扰,有混在利润中难以离析的麻烦,很难执行下去。

反垄断遭遇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环境不理想,行业协会沦为“垄断推手”。

近年来,反垄断调查中不时出现行业协会的身影。7月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公布了12起垄断案件,涉及建筑材料、建设工程检测、二手车交易、保险、旅游、供气等行业。其中竟然有9起是有关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的,占所有案件的75%。如此高的占比,不得不让人惊愕。前几年,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中,行业协会还只是幕后推手,而近期查处的上海老凤祥等涉嫌价格垄断案件中,行业协会已跳到了台前。发改委反垄断局调查二处处长徐新宇说,“黄金案的时候,我们去跟协会会长谈,上来就一拍桌子,他给我拍桌子,不是我给他一拍桌子。”

反垄断不容易还因为执法对象都是大企业,不是世界500强,就是国内NO.1,最小也是地方龙头企业,查处时遇到的阻力比较大。

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实力大小问题,有时候还与整个国家政策及政经格局密切关联。比如,之前之所以对那些世界500强企业有些明显垄断的行为无人问津,很大程度上是不少人担心这会不利于改革开放大局。同理,目前部分行业比如电信、能源、交通等领域被大型国企垄断,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是现行经济基本制度的必然产物。因此,虽然不少人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三家企业事实上垄断电信市场造成的高收费不满,但这个三足鼎立的格局短期内估计很难改变。正因为如此,相关部门虽然多次表态一直在关注,但始终没有在这些领域“痛下杀手”。

反垄断陷入困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众及企业管理者对该法缺少了解,需要加强宣传。

中国是一个缺少反垄断传统的国家,反垄断法也刚实施不久,市场主体似乎无从领略反垄断法的规定及其强制性。执法人员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工商局依法去查案,可相关人员却认为是“工商局来捣乱”;制定市场垄断合谋,行业协会却自以为是“行业自律”。取证一直都是各国反垄断执法面临的难点。但在上半年的奶粉业反垄断案件中,有关涉案人员大大方方地拿出违法关键证据,“襟怀坦白”令人诧异。不是这些人多么配合执法,而是他们对反垄断法知之甚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违法。

值得欣慰的是,反垄断执法越来越严。特别是2013年,从年初的液晶面板、白酒,到近期的奶粉、黄金等,国家先后对这些行业巨头发起反垄断调查,让2013年变成了“反垄断元年”。

即使如此,反垄断执法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客观地说,要想突破目前反垄断执法的困境,虽然需要专家学者的振臂高呼,更需要相关部门一步一个脚印地严格执法,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及时查处,厘清认识误区,完善法规细则,加强行业协会自律,提高公众反垄断意识,从而夯实执法基础,进一步改善执法环境。

正如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所言:“保持《反垄断法》的持续威慑力关键还在于有效的执法。一部法律的威慑力由查处的概率和处罚的力度两个因素决定,《反垄断法》规定的处罚是比较重的,因此,保持威慑力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并有力查处垄断行为,使垄断行为无可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