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治疗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治疗结石病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胆总管巨大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各1例病例,分别运用胆结石处方,泌尿系统结石处方随症加减,再配以针灸等辅助治疗。结果 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到医院B超复查:结石消失,又做CT;结石已清除,体征正常。泌尿系统结石B超复查:结石消失,康复正常。结论 利用中药治疗,有开发前途,效果好、安全可靠、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石病;中药;治疗

关于结石目前治疗方法,有体外震波碎石,但体弱者不能接受,开刀取石对人体损害大,虽恢复快,易复发,在临床屡见不鲜,因各地区技术、设备、条件不一样,位于肝胆管内泥沙样结石就难以取净,经手术清除部分梗阻结石,但肝胆管内有残留结石者不易再次手术。 利用中药治疗,有开发前途,效果好、安全可靠、成本低,患者承受得起,对结石再生有杜绝作用,所谓治本绝源。

1 临床资料

1.1 胆总管巨大结石 孙某某,女,40岁。 病史:15年前患胆囊结石,作胆囊切除手术,于2008年开始右上腹部时有闷、胀、痛感,既而逐渐加重,走路干活发作剧烈绞痛,稍事休息渐缓解。于2009年春病情加重,痛连右肩及背,时有恶心呕吐,经当地卫生院治疗,时好时坏,近期伴寒热往来,转至市医院,经B超检查: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看见2.6cm×1.7cm强光团,经治疗不见好转,动员手术,因其不愿作第二次手术,于8月12日来我院。检查:痛苦面容,巩膜发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体温39.2℃。查体:上腹部剑突中线及右侧可摸到粗条状压痛。拒按。右侧腹直肌紧张,且2d小便不通,坐卧不安,匍匐在床,手不可及,临床症状,符合夏柯氏三联症。诊断:结石并发胆管感染。中医辨症:肝胆湿热蕴结,热结膀胱。

治疗:马上行导尿术,导出约1000ml深黄色尿,给予抗菌素抗感染,大叶金钱草100~150g.海金沙50g、鸡内金30g、石苇50g、川牛藤15g、车前子15g、路路通15g、乌梅15g、虎杖15g、青皮15g、陈皮15g、焦山楂15g、郁金15g、枳壳15g、大黄15g、香附15g,茵陈蒿100g。水煎服3次/d,早空腹服,中午、晚上皆饭后1h服。针灸:肝俞、胆俞、胃俞、足三里穴,晚6时许症状缓解。8月3日,在县中医院经专家会诊,B超复查:胆总管扩张1.7cm,肝胆管内泥沙结石,胆总管内见2.5cm、1.5cm强光团,血白细胞增高,定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感染,采取标本同治,禁食,4d后,嘱其少进半流质食物,起床活动,1w后已无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体温正常,每餐进食粥饭一碗,步行一里路,以利结石下移,中药3次/d口服,服药20min后,腹部有轻微地下坠痛串气感,30min后消失,8月16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帮助清扫室内卫生,到医院B超复查:结石消失,又做CT;结石已清除,已上班工作,体征正常。

1.2 泌尿系统结石病例 李某,男,5l岁。于2009年5月初诊。 病史:间断性血尿半年,平时稍有尿频,于2007年8月开始,有阵发性尿涩痛,甚至点滴,多于劳累后出现,腰痛引小腹在医院尿常规检查:上皮细胞O-1,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少许,蛋白﹢﹢,B超检查:右肾区有lcm、O.5cm的致密阴影,诊为右肾结石。检查:发育营养良好,无痛苦表情,舌质红,苔薄黄,脉虚稍数。辨症:肾虚,膀胱湿热蕴结--石淋。治疗处方:党参25g、生黄芪50g、云苓15g、大叶金钱草100g、鸡内金20g、海金沙50g、川牛膝15g、王不留行15g、大黄15g、三棱8g、莪术8g、石韦50g、木香15g、翟麦25g、扁蓄25g、白芍15g、泽泻15g、甘草log、车前子15g,茅根50g。水煎服之3次/d皆饭前服。服药1w后在排尿时排出小石块先后8,9块,最大有半个米粒大,排尿同时伴有轻微血尿及尿痛,继续服药至3个疗程,未发现血尿,无膀胱刺激症,劳累后未出现症状。B超复查:结石消失,康复正常。

2讨论

2.1 胆总管巨大结石药理 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有化石作用。金钱草主治胆管、泌尿结石,能促使肝细胞胆汁分泌,使肝胆管内胆汁量增多,内压增高,使胆道括约肌松驰而排出胆汁促使结石移动,根据病情可用200g无副作用,配海金沙作为更增强。石苇扩张胆管、尿管,路路通能使胆道通畅,乌梅、虎杖、陈皮、香附促使胆囊舒张收缩功能增强,枳壳松驰胆道括约肌,川牛膝引石下移,大黄能抑菌抗病毒保肝,致泻成份刺激胆汁分泌亢进,胆囊收缩,导致奥狄氏括约肌扩张开放,增加肠蠕动,以利排出结石,郁金疏肝理气,使肝脏正常疏泄。

2.2 泌尿系统结石 中医属石淋、沙淋、血淋范畴,常以腰腹部绞痛、排尿困难、血尿为主。病因病机:多食肥甘酒热、脾肾受损、湿热耗伤正气或膀胱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结石,小者为沙,大者为石,留积于肾、输尿管所致。结石内阻输尿管道,影响正气气机,血液之流通,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湿热蓄积,气血热结,而出现腰痛如折,腹痛隐隐,小便频数,短涩,点滴刺痛,欲出又止,血尿等症状[1]。治法:攻补兼施,补益气血.清热利湿,化石散结。服药期间,若腰腹阵发性绞痛,痛点下移或小腹拘急下坠,是结石松动之征兆,应继续服药,乘胜追击之,直至结石排出为止。湿热重:黄柏15g、公英50g; 腰腹及尿道涩痛:元胡15g、甘草15g;血尿:茅根50g、地龙15g;阴虚:生地50g、石斛20g;阳虚:淫羊藿15g、菟丝子15g。方中以党参、黄芪、云苓为君药,大补元气,扶脾和胃、补气生血,扶正兼行水,使气化有源,升降正常,湿热之邪无以依附,从膀胱下注而去。金钱草、内金化石溶石,使结石基质发生改变,三棱、莪术、牛膝活血攻下,有利于结石下移。扁蓄、车前子、泽泻、王不留行利水通淋,促使水液代谢,使尿量增加,增强排石力量;木香、白芍理气止痛,又能扩张输尿管,石苇通淋扩张输尿管,甘草治尿道涩痛,使尿道通畅,地龙有通络利尿止血扩张尿道平滑肌功效[2]。

参考文献:

[1]张怀清,李群林,汤一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05.

[2]安立文,于英君,安瑞华,等.排石冲剂对尿结石形成促进物与抑制物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1997.04.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