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满园开出五色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满园开出五色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写作常被学生视为畏途,教学写作更令教师纠结。于是,作文“速成”技巧方略应运而生,背范作、写套作等方法大行其道。其实,作文要想写出风采,直至写出风格,就应该走出消极模仿的怪圈,引来积极借鉴的活水。

关键词:作文教学 消极模仿 积极借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71-02

作者简介:缪红燕(1976―),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江苏省茶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作文教学。

一、消极模仿――利少弊多的招式

不少高中语文教师面对高考“天下第一大题”“天下第一难题”的作文,常有应对乏术、喟然慨叹的困扰。尤其是当学生就直截了当的方法,甚至捷径求问的时候,教师不是闪烁其词、坐而论道,就是搬出优秀作文,“解剖麻雀”,试图“借鸡生蛋”,旁敲侧击,其结果不是令学生不知就里,就是让学生陷入窠臼。笔者执教高三年级,面对的作文还经常是形象干瘪、语言平淡、结构混乱。经常奢望,一夜之间,呈现眼前的尽是美文佳作,句句锦绣,字字珠玑。于是笔者急功近利,试图寻求一方改变学生“怕作文、榨作文”现象的灵丹妙药,先是广集美文,引领学生诵读、默记其中语句、片段甚或素材;同时,在要求学生口诵心记的基础上,还规定学生准备摘抄本,将自己觉得美好的内容抄录下来,以备后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作文确实有了改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言生动了,句式整饬了,语意含蓄了,文采斐然了。

然而,一次以“尊严”为题的作文,全班六十篇作文竟有近十篇出现了相同的内容:“盈盈月光,我选一束最亮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凄凄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要的――尊严。”见此情景,笔者先是眼前一亮,接着便是心头一紧:学生作文为了追求语言包装,已经只求形式优美,夺人眼球,而罔顾内容的充实和准确了。看来笔者已误引学生进入了消极模仿的误区。如此一来,学生只要背诵若干排比句、哲理小故事,学会几种模式做模板,考试时就可以按照话题和模板进行组合。长此以往,确实将贻害无穷。

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是高三作文复习备考中,像笔者一样,确实曾有不少老师本想(其实学生也希望)找出学生可操作的方法,现在反而自落窠臼,弄巧成拙。为今之法,只有认真重温并切实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殷殷教诲:“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二、积极体验――切实有效的路径

既然文章是七彩生活的呈现,是个性生命的展示,那么,教师就不应该用千人一面的模板来固化它,用急功近利的心态来催熟它。但是,作文教无定法,并非表示无法可依。写好作文的基本方法就是――积极体验,灵动借鉴。在此后的反思和实践中,笔者发现,以下措施,可资探讨。

(一)走进文学名著形象,体验生命仪态万方

教师在讲学文学名著时应该更多提倡“模拟情境,设身处地;复原形象,将心比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或惊或喜,或叹或悲,或感或悟。只有这样,从教学的一般目标和终极意义而言才能一箭多雕,既实现了阅读目标,又培养了鉴赏能力,同时又增加了生命体验,实化、活化、优化、个性化了写作素材,更多的还是形成了切实的生命联想与参照,从而为写好一生的人生华章奠定基础。

于是,笔者就江苏考纲规定的名著阅读篇目――《雷雨》《家》《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入手,结合文科加试的训练,让学生结合自身阅读体验,畅谈阅读体会。一个自然而有趣的现象是,女生说起《红楼》侃侃而谈,男生提起《三国》头头是道。笔者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据此写阅读小品,于是,《黛玉,你往哪里去》《宝钗,情商高人》《最苦的香菱》《生为诸葛亮》等浸润着学生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生情怀的习作出现在笔者眼前。这再次说明,在写作时,能动的体验永远优于被动的灌输,积极的积淀永远优于消极的累积,个性的释放永远优于共性的规范,典型形象的参照与反思永远优于一般说教的引领和示范,优秀的作品应该永远熔铸着作者独特的体验和取向。

(二)走进现实生活田园,激发认知主体意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鲜活的现实生活,关注身边人、身边事,以一双明亮敏锐的眼、一颗积极善感的心观察生活田园,体察世态人情。当学生以生活主人的身份去关注一切事物,即使是一片叶、一棵草、一朵花、一线光,以一颗热爱的心去关注所有人,从身边亲友、师长哪怕是陌生人的举手投足中看到形、感到情、悟到理,然后让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意中所愿、胸中所集聚合、撞击、整序,最后自然流露笔端,将会凝结成内容饱满、情感充溢的好文章。

比如在以“承受”为题的写作训练中,笔者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从“承受”主体入手,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全方位扫描搜索。从身边的人,到社会的事,各级人士,各种现象。比如高三学生承受着高考的压力,身边的父母承受着供子女上学的压力,老师承受着社会家长评价的压力;有些贫苦的孩子承受着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压力,有些家庭富裕的孩子承受着太多的溺爱和过高的期望,残疾的孩子承受着周围人的同情与歧视,乱世的百姓承受着战乱的离散与痛苦;武则天承受着一世的骂名,苏武承受着流放的孤苦,史铁生承受着灵与肉的煎熬,哲人尼采曾承受世人的误解等。在此激发与牵引下,有学生想到了教材中学过的小说的发展史,认为小说的历史发展承受了世人的漠视,当代又承受了时人狂热的追捧;还有学生想到了中国承办奥运承受的巨大压力,中国遭受灾害承受的苦难;还有学生想到了菊傲霜、梅傲雪承受的考验与孤独。这样,交上来的“修正版”作文,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时不时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偶或间有生动的妙语在闪光。思维发散开来,就挣脱了雷同的桎梏。

(三)走出被动套用误区,学会灵活合理借鉴

“文无定法”“ 法到极处是无法”,在作文教学中,毕竟少不了结构章法、表达技巧的训练。而这些,在写作的初始阶段,还是需要在某种学习和揣摩中实现,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借鉴的。但借鉴绝不是机械套用,而是灵活能动地化他山之石,攻我之璞玉;化班级建制“一二一”“方阵”式的整齐划一,为学生个体有套路、有章法的“散打”演练。

例如,由于一段时间特别注重“自由写作”,部分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出现了“意识流”倾向。原先,课前笔者总是挑选集体针对性强的“范文”进行统一矫正,结果出现了更多起先“勉强停靠”,然后“偏离航线”的现象。后来,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针对自身问题,自主寻找既适合自身特点,又具有借鉴、矫正作用的优秀习作,在语文课上向班级师生推荐。这样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借鉴的对象,同时又利于保持自身的习作特点,从而避免了被动套用的窘境。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满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作文训练,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拥有想说的话,真正能写出想说的话,才能扔掉“模式作文”这把“万能钥匙”,从而最终走出自己的作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