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展高职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展高职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及高职教育中教学质量偏低问题的分析,提出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作风、愿望、需求等对症下药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提高措施

一、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早在2002年国家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指出:“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目前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让更多的学生通过高职教育的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理论水平、较强操作能力的,工作在生产现场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对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比较懒散、无心向学,学校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的出现,与开展高职教育的目的不相适应,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如何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的特点,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一方面,高职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且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产生心理矛盾,在一些复杂问题面前容易表现出幼稚或片面的行为,影响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办学条件等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激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包袱,对就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缺乏正确的认识。

传统的人才观、教育观,认为读高职与读技工学校一样,是一般的操作工,对现代企业生产设备、生产管理的复杂性缺乏认识;且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加上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读硕士、博士才是人才。自认为读高职是低人一等,没面子,不良的心理负担造成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进而影响学习。

2.本身的基础薄弱。

高职的学生来源广泛,存在地区的差别性,即使是同一地区,其录取也是定在第四五批,分数不高,有的学校为争生源而“不夺手段”。同时,有的院校为了完成录取任务,文理兼招,进入高校后,因课程紧,在教与学方面和中学有明显的差别,好多课程一下子无法适应,难题没有及时解决,囫囵吞枣,造成“消化不良”,积重难返而失去信心。

3.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存在过低或过高的现象。

定位过高的学生,目空一切,认为高职的学习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他们盲目乐观,甚至看不起周围勤奋好学的学生,即使受挫,不愿意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容易产生苦闷、自卑、自我放弃的心理;而定位过低的人,对自我能力过分怀疑,缺乏自信,压抑自我积极性的发挥,自卑感严重,容易当“逃兵”。可见,心态不良会影响学习。

4.社会因素的影响。

高校连续扩招,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用人单位苛刻的招工条件及在招工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社会上以文凭档次的高低而非职业技能确定人们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社会鄙视、冷落职业教育等。学生认为,完成了高职的学业,出路在哪?社会上那么多本科生尚且在找米下锅,自己该怎么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办学条件欠缺。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办好高职教育,不仅在硬件上要达到要求,而且在软环境上也要达到一定的条件。目前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办和民办的院校,存在不少缺陷,如一些院校的实验设备落后、短缺,教师的学历不高且缺乏实践经验等,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教学质量。

三、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措施

针对当前影响高职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作风、愿望、需求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为“高职”正名。

2002年,当时朱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2006年教育部更指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新人才观念,社会上逐步形成重视职业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氛围。同时,多介绍一些社会就业方面的信息,如我国目前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奇缺,深圳的人才市场招聘高级技工的待遇与硕士生相近等,让学生感到读高职同样有出路,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另外,让学生清楚认识到: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大锅饭”的现象被打破,有真才实学的英雄终归有用武之地,那些滥竽充数,靠关系和钱财混进企事业单位的南郭先生终究会因不学无术而逃之夭夭,使学生从不良的社会现象中走出来,认清形势,高瞻远瞩,明确掌握技术的重要意义,从而启动勤奋学习的动力。

2.重视师生关系的建设。

教学活动能否进行,教学效果如何?这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传统的“师道尊严”,抑制着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随着知识的大爆炸,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多媒体的普及,学生有更多的途径接触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且有的知识是相当超前的。因而,提倡师生之间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多接触、多了解,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等发表的《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报告中,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七项原则,其首项就是鼓励师生之间的接触,认为课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值得我们借鉴。教师经常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思想沟通,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敢于对教师说心里话,教师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检查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职院校是否有生命力,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要求,关键在于院校的教师队伍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应有广泛的基础理论,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能根据专业发展、应用的需要,提供必需的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开发的能力。通过建立、引进竞争机制,开展短期培训,挂职锻炼,奖励先进等制度;鼓励教师开公开课,撰写学术论文等,以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另外,针对理论学时少,教学任务重的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对比综合知识的能力;通过理清教材内容的脉络,从纷繁的知识中抓住基础知识,突出重点;通过前后知识的相关联系和区别,达到掌握教材的目的。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学生提出严要求是应该的,但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总有优、良、中、差之分,且各人的环境不同,智商不一样,有的理论强些,有的想象力丰富些,有的动手能力强些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若以同一要求来对待他们,那么,学习好的同学因常得高分而容易产生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的思想;学习差的同学因常遭挫折而缺乏自信,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思想。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优秀的同学要求高些,让他们仍能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需继续努力;学习差的同学要求低些,让他们能看到自己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并适时表扬这些进步,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现阶段进入高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上辈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他们缺乏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易于形成自高自大、自私、孤僻等心理。因而,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座谈会,并鼓励学生组织文娱、艺术、体育等活动,不仅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活动能力,而且通过活动,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思想素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锻炼的机会。

6.加强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

高职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制约着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因而,建立实训中心、校企联办工厂,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加实践,尤其是到工厂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开拓视野,改革创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得心应手地溶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四、结语

办好高职教育,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教师应根据社会形势、行业特色,在全面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开展有特色的教育,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完成育人的任务。这样的高职教育才会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何金针.打开教学新视窗[M].北京:九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