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霾”色不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风光,千里阴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这首在网络上流行一时的调侃版《沁园春・雪》曾让人会心一笑,但笑过之后,也让人深思。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致大多数人谈“霾”色变。“雾霾”也成为2013年度热词之一。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减缓雾霾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成了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构成,它使大气变得混浊,空气能见度降低。
雾与霾在能见度、相对湿度、颜色等方面都有不同。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正在增多。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常常相伴而生,产生雾霾的条件一般有三点:1.水平方向对流减弱。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使城市低空的垂直运动受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多。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等,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直接导致能见度降低。
雾霾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一旦出现,不仅影响交通安全,更对健康不利。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是雾霾影响健康的主要“元凶”,它们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此外,由于太阳中的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将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
无论是较早步入工业化进程的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都曾或正在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面对这一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如何实现有效治理,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
美国――建立污染控制区
1943年7月26日,美国洛杉矶遭遇“毒雾”侵袭。浓烈的烟气笼罩着市区,不断有市民感觉眼睛刺痛、咽喉不适,空气能见度极低。
政府最初认为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作祟,但当减少相关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硫排放后,情况仍未好转。随后又成立“洛杉矶空气污染控制区”,对产生二氧化硫的炼油厂、排放烟尘的工厂、排放氮氧化物的电厂以及农民的焚烧炉、动物粪便处理厂等加以严格管控,效果仍不明显。
此后近10年间,毒雾的“幽灵”一直没有离去。污染严重时,洛杉矶甚至一年约200天都烟雾弥漫,彻底沦为“烟雾城”。经过漫长的治理,直到上世纪末,洛杉矶烟雾问题才基本得到解决,一级污染天数由1977年的121天降到1998年的54天,并在1999年达到0天,此时已距烟雾产生时近60年。
德国――限排减排、软硬兼施
德国工业发达,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备受瞩目。40多年前,穿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泛着恶臭,两岸森林饱受酸雨之害。而今,包括莱茵河流域在内的德国多数地区空气开始变得清新,这与德国实施“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密不可分。
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设定严格标准,“欧4”和“欧5”标准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实施,致使成员国各级政府通过技术手段在汽车减排上发挥的空间不大,主要还是依靠限制排放的“硬措施”。
此外,德国还采取了一些“软措施”,如呼吁民众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多搭乘公共交通以及骑车出行等。
如今在德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已十分洁净,不过也有个别城市或地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时会超出欧盟标准。一旦超标,当地州政府须与市区政府合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出台系列应对措施。
日本――推进环境立法
1970年7月18日下午,在东京立正中学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43名学生突发呕吐、咽喉疼痛和眼睛刺痛等症状,被送往医院检查后,最终认定起因为工厂和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氧化剂与高湿度条件下生成的硫酸混合物反应而引起的烟雾污染。以这一事件为契机,日本各地开始光化学雾空气警报。
日本的生态与城市生活环境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因此日本内阁一直希望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从1970年11月一直延续至次年5月的日本第六十四次临时国会专门审议并通过了有关公害的14项法案,被称为“公害国会”,成为从制度上治理公害问题的象征性事件。其中《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对工厂的生产活动以及建筑物拆除时产生的煤烟、挥发性有机物和粉尘的排放做了具体规定,并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限值标准等。
巴西――建立共同参与的环保机制
上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巴西奇迹”,但环境却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为改变这一状况,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修改宪法,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刑事和民事范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执法和惩处;建立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及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环保官监察制度和环保许可证制度。1991年,巴西正式成立环境部,成为内阁中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强有力部门。
近年来,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环境问题。如墨西哥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成效,还有一些国家则在不断摸索适合本国的治理方法。
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由于城市供暖系统建设不完善,市郊居民为生活条件所迫,为了取暖自行焚烧木头、煤炭甚至废旧轮胎等,产生了大量有害的空气颗粒物,造成严重雾霾污染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健康。
与此类似,伊朗7000多万人口中,约有1200万生活在首都德黑兰,该市空气中各类污染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严重超标。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应对,如雾霾严重时放假、首都中心城区实行进出许可证制度等,但效果并不理想。由此看来,治霾工作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
了解一些有关雾霾的知识,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雾霾天气,即使十面“霾”伏,也能做到谈“霾”不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