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观园园林雕塑艺术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观园园林雕塑艺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合理的规划理念

《红楼梦》中大观园园林设计艺术,首先就是它的地址选择问题。这是一个首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园林雕塑的整体效果。那么,在这部小说中,曹雪芹把大观园的地址选在了荣国府的北侧,它的最初意图是为了让贾妃回家看望亲人时更为方便和省力。同时,它又把会芳园的水引到了大观园内,并在北侧地势较高的情况下,水源可以流到园内各个地方。此外,大观园里的园林地址规划又充分利用了南北地势高低的差异性,从而让整个大观园的山庄与水馆形成了一种高低错落有致、明暗搭配有序、山水布局合理的园林风景。因此,我们说,大观园里的园林雕塑艺术在建园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地址选择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了园中已有的地形条件,把一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对造园有益的元素。这种园林选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会影响到整座园林艺术意境的营造情况,也会决定着整座园林的观赏价值高低。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是在城中,并没有多少自然景物来进行衬托,然而,作者曹雪芹却充分利用了园内一些现成的树木山石、亭榭栏杆以及活水,让整个大观园显得富有情趣与生机。这样的园林雕塑手法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建造成本,还可以提供更为便捷的建造条件,最终让整个大观园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表现的更富艺术特色。当然,这种选址手法对于我们现代的园林设计来说,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我们可以考虑到自然景物所处的自然条件,并尽可能地运用较少的时间与精力去营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园林风景。

二、巧妙的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塑造中的造景手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般来说,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如果设计师设计的到位,就可以使得原本显得有些平淡无奇的园林景观更添风采,能够构成一组更为生动有趣的风景画面。那么,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他运用了多种园林造景手法。这些手法可谓变化多端又不失巧妙之处。具体来说,大观园的园林布局有一个对称的中轴线,在这条线上,曹雪芹设计了很多景观,能够更好地突出其中建造的园子。其中,作家还安排了翠嶂大假山和沁芳亭桥两个次要的景观,并在这条中轴线上逐步突出一些园林景观,最终在凸碧山庄那里达到设计的最高点,把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到位。其次,曹雪芹在设计园林时,还运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当我们一进大观园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座翠嶂大假山,它使人一下子就进入了一个全园的景色氛围中,这是一种典型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通过这个假山的石洞,我们可以看到隐蔽的小路、清澈的小河与楼台亭阁等,从而让这个入园口与园内的空间很好地区分开来。作家还营造了一个萝港石,让人在游览园内景色时不会感到单调乏味,让人获得一种美的心灵感受。除了这种障景法,曹雪芹还在《红楼梦》里运用了借景法,主要就是凸碧山庄和凹晶馆,它们让整个大观园看起来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其中,凸碧山庄有一个茂盛的植物园,凹晶馆则仿若仙境,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作家还运用了藕香榭和芦雪庭两种对景,让人看到了一幅中国山水画的美妙景色。而大观园中的滴翠亭则属于点景,它便于人观看远方的景色,让人在狭小的水面上也可以有景色可以观看到。另外,《红楼梦》中的造景手法还运用了疏与密的对比手法。南部以植物与河流占据多数,而北部则以高山流水为特色。这些不同的造景手法已经让整个大观园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充满了各种景色,寓有形或无形于一体,整个园林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丰富的空间变化

大观园中的园林塑造艺术,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感。因此,当贾政、宝玉等人在大观园中进行浏览时,各处的景色都是变化各异的。作家运用了多种造园手法。比如说刚进入到大观园园门的时候,作家就对园林的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处理,让人通过假山之后获得了一种豁然开放的美好享受。人们在经过园内的亭桥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满眼的绿色,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的境界中去。到处都是高大宏伟的别墅,还有一些景色别致的建筑物。当人们行走在其中的时候,会感到园林景色会随着园内空间的变化而丰富多样。

四、别致的山水塑造

在这个大观园中,曹雪芹还设计了一些曲折自然的河流水系。这是因为古典园林中如果缺乏了水的参与,将会使得整个大观园显得毫无生机。因此,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描述了很多诸如“池”“、清流”“、清溪”“、河”等水源。虽然说整个大观园中并没有一个中心大水池,但是,在这个大观园的东北角有一个相对宽阔的水面,它与后面的大主山相互搭配,让整个大观园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山水园林格局。事实上,水是园林塑造艺术中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园林是否具有灵气与活力,是把园内各个景点串联起来的重要条件。曹雪芹在园内把一些活水引入进来,然后在凹晶馆前设置了一个较大的静水面,并向南引流出一股水的支流,并在怡红院的后院与水的主流汇合,流出大观园。这些河流的形状都是造型各异、独具特色的,有些水面形状较为蜿蜒曲折,有些河流两岸的土壤勾勒较为特殊:忽然突出水面,忽然陷入河边。这些不规则的水面把大观园内的省亲别墅围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小岛,并成为了大观园中的主要园林景色。在大观园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水面布局,这就是水流从花溆萝港石洞的假山上倾斜而下,让人们在游览这座园林时,先闻其声,后观其景,这就让整个园林的西北角显得更为有活力。还有一处水流的设计,作家主要运用了河流的走向,让整个园林内的水系表现出忽隐忽现的韵律,并因为一些植物景色的植入而让大观园显得有声有色,并暗喻了黛玉爱哭的性格特点。除了这些水的设计以外,曹雪芹在园林中还巧妙布置了一些石山。其中,主要有翠嶂大假山和花溆的萝港石洞,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让园内的不同景色可以得到有效的分割,并可以让游人把园内景色尽收眼底。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另外,曹雪芹还在大观园里设计了一个萝港石洞,它让人体会到一种世外桃源的美好意境,整个石洞的景色非常优美。土山则位于大观园的北部地区,让大观园看起来山水层叠有致。

五、多样的建筑院落

《红楼梦》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行为举止都与大观园是紧密相关的。因此,这座大观园并不是一座简单的园林,而是为整部小说营造了一个故事开展与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我们可以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园林描绘开启了一个艺术典范。其中,有很多建筑物,形态各异,比如说,滴翠亭、藕香榭等。这些园林建筑物与周边的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园林景色,更突出了园林的主题,让整个大观园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美好景象。这些建筑物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整体联系在一起。在大观园中最为著名的建筑物就是怡红院,它的匾额为“怡红快绿”,实际上分别代表了芭蕉与竹子等。大观园中的每一个院落都有着很多爬满石头的香草类植物,它们散发着一股香味。在秋爽斋院内种植的梧桐树,是用来歌颂封建时期皇恩的浩荡。这些多种多样的建筑物都充分反映了大观园最终建造的含义,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物,而是一个融汇了周围很多景色与植物于一体的建筑物,它体现了建筑与景色相互交融的美好景象。

六、独特的意境营造

《红楼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写是非常全面且细致的,充分展示了我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雕塑艺术的浑厚气息。事实上,这些园林设计的过程都有一个较好的立意作为前提条件。这种艺术手法是古人在进行书法与绘画创作时总结出来的一个道理。它实际上对于园林艺术的创作也是可行的。大观园里的园林布局、景色构成等,都离不开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意图。小说中的大观园原本是为了贾元春省亲而建,其中包含了大观楼、含芳阁、缀锦阁等建筑,显示出一种皇家园林的气派。然而,它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座私人园林,很多花草树木、池塘河流等都体现了文人园林的艺术特质,让人们身处大观园时,可以感到一种清新雅逸、返璞归真的艺术氛围与园林意境。我国园林艺术把意境作为园林设计好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意境主要是借助于人物的诗词表述,还通过对联,匾额来传达,最后就是根据园林景色设计与塑造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大观园中的园林塑造可以被看作是小说中各种各样人物性格的外在承载物。当人们身处大观园时,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一种人园合一的美好意境。

七、结语

曹雪芹《红楼梦》的创作时期正处于清朝的私家园林发展到鼎盛时期的阶段。曹家曾经是一个名门望族,也积累了江南园林的很多艺术风格。因此,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构建大观园时,就将他自己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深刻理解表现在作品中,让人看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温婉特色与磅礴气势并存的独特园林艺术。即使对于我们现代园林设计来说,仍然具有不可多得的艺术借鉴与参考价值。

作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