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常规稻粤禾丝苗在博罗县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常规稻粤禾丝苗在博罗县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常规稻粤禾丝苗在博罗县示范表现情况,得出该品种丰产性较好,米质好,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等优良特性,适合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尤其在稻瘟病高发地区,将替代易感病的水稻品种。同时总结出与该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粤禾丝苗;示范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49

粤禾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品种来源为粤农丝苗/粤银丝苗。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4026)。2015年被确定为惠州市水稻主推品种之一。近2a在博罗县进行示范种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8~130d,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4~115d。大田表F为丰产性较好,米质好,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等优良特性。现将其示范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引种示范表现

1.1 产量表现

博罗县近2a引进常规稻新品种粤禾丝苗在公庄镇、泰美镇、观音阁镇和横河镇多地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得到充分表现,粤禾丝苗平均每667m2产量为475.3kg,比对照品种金农丝苗438.1kg增产8.5%。

1.2 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科高89.9~92.9cm,穗长21.5~22.5cm,每667m2有效穗16.7~18.7万穗,每穗总粒数122~150粒,结实率85.8%~86.0%,千粒重22.1~22.8g。

1.3 品质

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2级和省标优质2级,整精米率64.5%~70.6%,垩白粒率3%~9%,垩白度0.7%~1.2%,胶稠度58~60mm,直链淀粉15.2%~16.7%,长宽比3.2,食味品质79~83分。

1.4 抗性表现

大田表现为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尤其在稻瘟病高发地区,将替代易感病的黄华占和合丰占成为博罗县水稻生产的主导品种。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浸种催芽

浸种前1周选晴天将种子晒6~8h,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凉透心,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也可杀死部分附着在稻壳上的病菌。清水选种,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选用饱满的稻种,以培育出整齐健壮秧苗。然后浸种催芽,待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

2.2 适时播种和移植

早造于3月初播,秧期25d;晚造于7月10日前后,秧期15d;叶龄为3.5叶移植。早造于4月4日前,晚造于8月5日前完成移植。

2.3 培育壮秧

塑料软盘育秧一般采取浆播湿育的方法。按常规水田浆播育苗的做法,秧田施足基肥,耙烂耙平。播种后秧田灌沟水,保持秧畦湿润。秧田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含氮量15%以上)25kg作基肥,2叶1心期每667m2施尿素3kg和氯化钾3kg作断奶肥,移栽前3~4d每667m2施尿素7kg作送嫁肥。抛秧前2d排水,促使畦面干爽,易于起秧和抛秧。移栽前3d喷施送嫁药。

2.4 合理密植

中等地力稻田,早造一般每667m2插植或抛植1.7~1.8万科(穴),晚造每667m2插植或抛植1.8~2.0万科(穴)。高地力稻田密度可小些,低地力稻田密度可高些。采取抛秧移植的,要保证秧苗分布均匀。

2.5 大田肥水管理

2.5.1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或各种作物茎杆1500kg做基肥,每667m2施30kg优质复合肥(氮:磷:钾比为15:15:15)或每667m2施碳铵30~35kg、过磷酸钙35kg再加硫酸锌1kg于起耙前全层施下。

2.5.2 前期管理

指从抛秧(插植)后到够苗期。要求移植后禾苗早生快发稳长,适时够苗。前期用肥上要求禾苗早生、稳长、适时够苗。

水分管理:以泥皮水抛秧或浅水插秧,薄水促分蘖,移植后如遇阴雨天气,可排水以露田为主,以增加土壤氧气,促新根和分蘖。

2.5.3 中期管理

主要以壮蘖壮茎,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并创造条件施分化肥,促大穗多粒,增加每穗粒数为目标。用肥上:以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施用时间及用量要因稻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在抛植30~35d后每667m2施尿素5kg加氯化钾8kg。

水分管理:当苗数达到够苗的80%时,开始采取多露轻晒的方式露晒田,以促进根系深扎,防止倒伏,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

2.5.4 后期管理

指从剑叶全出至黄熟期。本期应注意避免施肥过量出现禾苗贪青,导致有机物转化困难,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用肥上:可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150g兑水75kg喷施,若叶色较为黄的,可追施尿素2kg。

水分管理: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

2.6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

农业防治: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及时清除遭受病虫危害的植株,减少田间病虫基数;水稻收获后及时翻犁稻田,冬季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破坏病虫害越冬场所,降低来年病虫害基数和病虫害发生率。

化学防治: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在水稻生长期间,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施药后保持田间3~6cm水层3~5d。

2.6.1 纹枯病

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期至始穗期防治最好。一般当水稻分蘖末期到拔节期丛发病率10%~15%、孕穗期丛发病率15%~20%时,就喷药防治。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或丙环唑乳油60mL,或5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40g,或50%乙唑醇10mL,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或30%爱苗乳油20mL,或12.5%纹霉清300mL,加水50~75kg粗喷雾。

2.6.2 稻瘟病

该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发病,可使叶片大量枯死,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孕穗抽穗期发病、节瘟、穗颈瘟严重发生,可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药剂防治:常发区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d喷药预防苗瘟。在苗期或分蘖期,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要及时喷药。重点防治穗颈瘟。每667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g或40%富士1号乳油100mL,加水50kg喷雾。三环唑是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效果不佳,应在发病前用药。叶瘟要在发病初期用药,穗颈瘟要在破口初期用药。

2.6.3 白叶枯病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草和病谷,细菌经水流传播到秧田,引起秧苗发病。孕穗、抽穗阶段最易感病。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下,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瘪谷增多,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荮剂防治:在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特别是出现急性型病斑、气候有利于发病时,要立即施药防治。发现一点治一片,发现一片治全田。每667m2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g,加水50kg喷雾。

2.6.4 稻飞虱

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迅速,造成严重灾害。一般为害损失10%~20%,严重为害损失40%~60%,甚至绝收。在防治上,前期防治白背飞虱,后期以防治褐飞虱为主。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成虫迁入期和低龄若虫盛期。当田间百丛虫量达到l000~1500头,且以低龄若虫为主时,每667m2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100g、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或25%噻虫嗪水分散剂4~8g,加水40~50kg喷雾。

2.6.5 稻纵卷叶螟

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防治方法: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目前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必须掌握虫情、苗情和天气特点,抓紧幼虫在进入3龄以前(即叶尖初卷)施药。每667m2用25%杀虫双水剂200~250mL,或40%毒死蜱乳油150~200mL,或1%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10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g,加水50~60kg喷雾。当虫量较大或世代重叠严重,1次尚不能有效控制其楹κ保过5~7d再用药1次。施药时间以早、晚为好,如遇阴雨天必须在雨停后抓紧用药。

2.6.6 三化螟

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药剂防治:在卵盛孵期至幼虫造成枯心或白穗前用药。若盛孵期与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相遇,必须用药。每667m2用杀虫单粉剂100~150g,或48%乐斯本50~60mL,或40%乙酰甲胺乳油100mL,兑水40kg喷雾。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植保手册.水稻病虫防治分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钟旭华,黄农荣,胡学应.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