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用留白,收获无限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用留白,收获无限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留白,是中国画的独有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余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提问、朗读、评价、结尾等环节运用留白艺术,让语文课堂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收获阅读的无限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留白;精彩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42-02

[作者简介]薛晶晶(1986―),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石庄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江苏省如皋市“先进工作者”。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方法,通过计白当黑、虚实相映的手法,创造出“无画处成妙境,无声处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善用留白,那么同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舒缓有致的错落美和虚实相生的和谐美,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收获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导入留白,激发兴趣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先声夺人”的教学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融入阅读教学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如能结合文本内容,故意设置一些留白,让学生去填补、去想象,那将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知识的大门,使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发展。例如笔者教学苏教版语文《石榴》一课时,在导入环节作了留白。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吃过石榴吗?

生:(齐)见过,吃过。

师:谁能把你见过的石榴说一说?

生1:石榴红红的。

生2:石榴籽亮晶晶的,很甜。

生3:石榴上部露出一个小嘴儿的样子。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知道石榴是怎样长成这个样子的吗?它开始是怎样的,后来是怎样变化的呢?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多一点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即将要学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提高阅读效果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入环节设置留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且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尽快深入文本铺就了一条大道。

二、提问留白,引导探究

提问是语文课堂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问可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提高阅读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问题提出以后马上就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不深刻。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能巧妙留白,那么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对文本的解读也会更加精彩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金蝉脱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蝉脱壳的神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知道大家对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那么,你们见过蝉吗?蝉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分别是什么样子呢?”在这里,教师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教师在这儿有意的留白引起了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但是凭借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显然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的,只有真正沉入文本,去阅读、去探究,才能对蝉脱壳的过程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提问环节,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有意地停留,并没有马上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厚积薄发”,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目的。

三、朗读留白,产生共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缺少朗读的语文教学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很难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朗读起来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能将朗读留白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就可以有效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学生产生共鸣以后,朗读起来就会更入境、更入味。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虎门硝烟》一课时,其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地跳啊,叫啊……”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段话,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马上投入朗读中,乍一听,学生读得都很投入,也很有劲,可是仔细一品,就会发现学生的朗读里缺少“情感”。为了使学生的朗读更入味、更有感情,笔者向学生简述了鸦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把学生带到了那个充满屈辱的年代……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去倾听、去体会老百姓心中的呐喊,这样的朗读留白很容易就拉近了文本与历史的距离,学生体会到了那种悲愤情感,并通过朗读自然地展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蕴藏着深切的情感,而朗读是学生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朗读留白艺术,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提高朗读质量。

四、评价留白,生成精彩

教师的评价语言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你读得真好”“你的见解非常独到”等,如果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有意运用留白艺术,那么语文课堂将会生成不一样的精彩。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最大的麦穗》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沉入文本,与苏格拉底对话,读完以后说说自己有什么阅读感受,有学生说:“我知道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处都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针对这位学生的发言,笔者是这样评价的:“你理解得很透彻,语言精练、用词准确,老师很欣赏你,那么,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感悟或者需要补充的?”在这儿,教师有意识进行停留,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发言,又有学生说:“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很特别,他用实际的例子教会弟子们做人的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评价留白,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尝试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五、结尾留白,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让学生掌握所有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如能根据课文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巧妙留白,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同时还可以充实文本内容,彰显语文教学的无限精彩。

如苏教版语文《第八次》这篇课文,文中主要描写了布鲁斯王子连打了七次败仗以后,几乎丧失了战斗的信心,后来从蜘蛛结网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最后反败为胜的事情。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说道:“布鲁斯王子重整旗鼓,四处奔走,召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和他一起起来反抗,但是,对于跟随他打了几次败仗的将士们来说,布鲁斯王子的理由能够劝动他们吗?大家会相信他吗?想象一下布鲁斯王子是如何说服将士们和他一起战斗的?”在教师有意识的留白下,学生思维的大门被打开,想象力空前高涨,纷纷表达了布鲁斯王子在劝说过程中的种种可能,这样不仅充实了文本内容,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针对文本的特点,教师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学生的思绪被带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与战争的时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拓展想象中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业学.“留白”教学艺术的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2] 赵行梅.“留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意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 肖楚贤.语文教学的“留白”技法[J].现代教育科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