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钱理群相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北大曾有一道动人的风景,那就是由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开设的鲁迅专题研究,这一本来仅属于专业范畴的课堂却几乎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传奇。遗憾的是,我没有聆听过钱理群先生的讲课,只从书本上间接地感受过那种课堂上的氛围与熏染。幸运的是,钱先生的课堂演讲大多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版了,既有《话说周氏兄弟――钱理群演讲录之一》《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演讲录之二》,还有就是收录在《我的精神自传》一书中的《我的回顾与反思》,可作为他的演讲录之三。但这些毕竟都是文字的东西,距离那些现场的气氛与形象甚远。后来读钱理群先生的学生郑勇的一篇文章,才于记述中一睹了钱先生的风采:“老钱在北大开过不止一轮的鲁迅、周作人、曹禺专题课。在北大,中文系老师讲课的风格各异,但极少见像老钱那么感情投入者。由于激动,眼镜一会儿摘下,一会儿戴上,一会儿拿在手里挥舞,一副眼镜无意间变成了他的道具。他写板书时,粉笔好像赶不上他的思路,在黑板上显得踉踉跄跄,免不了会一段一段地折断;他擦黑板时,似乎不愿耽搁太多的时间,黑板擦和衣服一起用;讲到兴头上,汗水在脑门上亮晶晶的,就像他急匆匆地赶路或者吃了辣椒后的满头大汗。来不及找手帕,就用手抹,白色的粉笔灰沾在脸上,变成花脸。即使在冬天,他也能讲得一头大汗,脱了外套还热,就再脱毛衣。下了课,一边和意犹未尽的学生聊天,一边一件一件地把毛衣和外套穿回去。如果是讲他所热爱的鲁迅,有时你能看到他眼中湿润、闪亮的泪光,就像他头上闪亮的汗珠。每当这个时刻,上百人的教室里,除了老钱的讲课声之外,寂静得只能听到呼吸声。”
读完钱先生的著作,再读这样生动的记述文字,我真有些羡慕那些有幸聆听过他的课程的北大学生和那些校外的“精神流浪汉”。钱理群先生的北大课堂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学生的喜爱,这与他以自己真诚热切的生命状态投入是分不开的,这位经历坎坷并以研究鲁迅闻名的学者,早在自己人生还处于困境之中时,就在阅读鲁迅时暗暗期待能够在北大的讲台讲解鲁迅。后来他终于如愿,他是把自己的讲课看作是一种生命的精神体验。在《与鲁迅相遇》中,他就谈到自己的讲课是“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生命运动过程,是一种精神的交流与互动,是对师生内在的创造力的激发”。
退休后离开了北大讲台的钱理群并没有如其他老人一样安享晚年,而是以更大的生命激情投入到新的领域之中。由此,他相比从前更加关注中学的教育问题,出版了《中学语文教育门外谈》等著作,与几位同仁一起编选了给中学生使用的《新语文读本》;他还关注西部和农村的现实问题,关注民间知识者的生存与发展,等等,而这些在以前反而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顾及的。不在北大的讲堂上演讲,我们又还能在那里与那个充满热情的钱理群相遇,还能再一睹他传奇的精神风采,直到读了他的《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之后,我才发现,离开北大讲台的钱理群,还在继续着那种与我们不断相遇的精神交流,这册书中所收录的演讲是他退休后几年在各种场合所举行的讲座,其内容既有关于大学教育的,也有对刚刚发生的四川大地震进行思考的;既有关于年轻人读书做学问的,也有关注农村和西部建设发展的认识;既有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也有关于学术承传的思考,当然,更是有他所一直钟爱的鲁迅研究 。
在《致青年朋友》这本书中,收录了钱理群先生的50封书信,令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些书信几乎全部是写给年轻朋友们的。他们大多是求学的学生,有中学生、大学生,也有研究生,他们有探讨阅读心得的,有倾诉人生困境的,有进行学术商榷的,有谈论社会认识的,也有寻求帮助的,等等。我发现,钱理群先生对这些远方的来信都给予热情和认真的回复,那种平等交流和探讨的精神洋溢在他的字里行间,毫无距离遥远的导师气和名士气。在这些书信中,我认识了一个亲切和蔼的钱理群。
但我相信,无论怎样,那些曾经在课堂里,在讲座上,在书信中,能够与钱理群先生相遇并进行精神交流的,还是太少了。而更多的朋友,和我一样,都是从他的著作中与他相遇的,记得第一次阅读钱理群先生是因为自己对鲁迅的喜爱,买到了一册他所撰写的《心灵的探索》。这是钱理群先生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一本自己的关于鲁迅研究的著作,因为这本著作融入了他对鲁迅生命的精神感受与体验,在那里,鲁迅与他是平等的,是两个生命的个体在对话,在交流,在碰撞。后来,我又陆续地阅读了钱理群先生所撰写的《周作人传》《走进当代的鲁迅》《1948:天地玄黄》《生命的沉湖》等等,只要是见到钱理群先生的著作,我都会认真去阅读,即使是重新再版的著作,我也多会去翻一翻进行重温的。因为我喜欢他对于学术的真诚与热切,喜欢他文字中的峻急与开脱,喜欢他对于社会问题的忧患与承担,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知识分子身上所缺少的。而我更觉得与钱理群先生相遇,他的那册《我的精神自传》则是极为关键的,这本书反思与回顾了他追求学术以来许多重要的思想洞见,提纲挈领,对于认识和了解一个精神与思想上的钱理群实在是大有益处,许多重要的思想命题在这里又进行了重新咀嚼、自省和反思。因此,重新与钱理群相遇,则仿佛是在与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钱理群相遇。
(《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本文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