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对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轴》的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对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轴》的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万壑松风图轴》是李唐的代表作,此画采取中景构图,当观看此图时,坚实峻峭的山峰、蓊郁的松林所带来的幽深、迂回、清凉的感触瞬间震撼观者的心灵,假如我们能置身于这样一个深壑遍野、流水迂回曲折的清凉世界里,伴随着松林的蓊郁之气,我们定可以做到俗事皆忘、心旷神怡。

【关键词】重文轻武 宋徽宗 斧劈 蓊郁之气

一、作者简介

李唐(约1066-1150左右),字古,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人,两宋(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青年时期喜好诗书,擅长绘画,精于人物画、山水画,早年以卖画为主要经济来源。

也许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次宋徽宗赵佶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为皇家画院招聘画师,应试画者多以“酒家”为作画重点,辅之以小桥、流水、竹林、野渡等,唯独一名叫李唐的画家“敢于难处夺天工”、独辟蹊径,以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苍翠竹林为主,就在这片竹林里有一面随风而舞的“酒”帘,徽宗皇帝看后觉得此画从构图上讲以“虚”入手,留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龙颜大悦,遂钦点为第一名。“靖康之变”(公元1126-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以及大量皇族、嫔妃、显贵共计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并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后,李唐历经国破家亡之痛、流离颠沛之苦,逃至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并再次以卖画为生。南宋恢复画院之后,李唐经人推荐再入皇家画院任“画院待诏”。

李唐晚年画风大变,变繁琐为简练,用笔峻峭劲挺,尤擅“斧劈”皴法(开后人马远之“大斧劈”皴法门),由于李唐的艺术造诣和影响,他已成为南宋皇家画院的实际领导者和南宋王朝的一代宗师。

二、《万壑松风图轴》所处时代背景

首先,自赵宋王朝建立伊始便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限制武将实力、重用文人,加之百姓希望安定生活的心理,“天不变道亦不变”(语出《汉书・董仲舒传》)的封建理念,使得宋代初期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等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得以实施。正是这些举措的贯彻实施,使得宋代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商业不断兴盛、百姓生活不断提高,宋代坚实的经济基础由此而来,既然有了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那么相应的文学形式,如:理学、古文运动等,相应的艺术形,如:南戏、宋剧、绘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工艺等就顺理成章、合乎情理的发展起来。

其次,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偃武修文”(语出《尚书・武成》)的王朝,这样的政治氛围,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方面都会得到仕人的拥戴,促进“仕”这一阶层的发展壮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最为精粹的传统正是由他们所继承并创造的,具体而言,宋代是我国古代花鸟画、山水画取得长足进步、突破性进展的时期,特别是山水画,“师法自然”却又“超乎自然”,这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一座高峰,而且这一时期形成的关于山水画的审美、技法、意境等方面已经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标志之一。

再次,自开国太祖以来,历代君主都有文学、艺术的喜好。例如前文提到的宋徽宗赵佶,他虽无德于政治,却在书画等艺术上取得很深的造诣。“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语出《东观汉记・马廖传》),这是由于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的喜好,直接促成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与宫廷绘画的发展与鼎盛。

综合几种原因,宋代的文学、艺术全面发展,李唐《万壑松风图轴》得以出现,这便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三、技法的运用与意境的表现

《万壑松风图轴》是李唐的代表作,此画采取中景构图,当观看此图时,坚实峻峭的山峰、蓊郁的松林所带来的幽深、迂回、清凉的感触瞬间震撼观者的心灵,假如我们能置身于这样一个深壑遍野、流水迂回曲折的清凉世界里,伴随着松林的蓊郁之气,我们定可以做到俗事皆忘、心旷神怡。

图中巍然挺立的主峰,峻峭、劲挺,气势不俗,塑造山峰不俗气质的技法便是“斧劈皴”(唐・李思训所创之法,此法运用多曲折顿挫,有如刀砍斧劈,故称“斧劈皴”),李唐运用这种技法将山石表面的质地坚硬、棱角分明表现的尽善尽美;此外,《万壑松风图轴》是一幅水墨山水,水墨的效果加之“斧劈皴”的技法更突出了主峰的苍劲挺拔;再者,作者更强调“斧劈皴”的视觉效果,如果仔细去看、认真去品这张画,山石的纹路、肌理让作者用“斧劈皴”表现得十分详尽。这正是“斧劈皴”视觉效果的体现。

如果整体观察《万壑松风图轴》的话,我们会发现,在画面上方峻峭的主峰与画面下方蓊郁的松林之间有一层轻薄的雾气横向贯穿画面,这是山水画中的一种气韵,南朝谢赫“六法”当中的一法便是“气韵生动”,当然“气韵生动”恐怕是所有画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了,刚才提到的“轻雾”是横向贯穿画面的“气”,而画中下方从密林中潺潺流出的泉水则是一种纵向贯穿画面的“气”,画面下方曲曲折折隐入山林之间的小路也可以看成纵向贯穿画面的“气”,也就是这几种“气”加之蓊郁的松林、峻峭的山峰和一些其他无以言喻的美构成了整张画所营造的幽深、脱俗、清凉的意境。

宋代的山水画是在继承五代时期的北方山水的前提下发展而来的,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同时也是师法百家、师法自然的典型代表。《万壑松风图轴》是这一时期众多传世名画当中的一幅,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时代特点以及在技法上的运用、继承、突破,是我们今人继承、学习古人传统必不可少的教材。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国美学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山水(上、下) 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