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茶具漫话之十四 平和“素三彩”与“交趾香合”(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茶具漫话之十四 平和“素三彩”与“交趾香合”(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98年10月一1999年2月。由日本国里千家茶道资料馆、MOA美术馆、朝日新闻社和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筹办的《交趾香合一福建省出土遗物和日本的传世品特别展》,先后在日本国京都里千家茶道资料馆和热海市MOA美术馆内隆重举办。这是继1994年在日本举办的《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窑出土天目与日本传世天日展》之后。再次举办的福建古代茶具展览。展览受到了日本茶道、考古界及新闻媒体的广泛瞩目和欢迎。开幕式当天,作为展览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日本茶道、考古界学者云集京都,举行有关交趾瓷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福建发现生产交趾香合的窑址,意义重大,破解了交趾香合产地不明的历史悬案,为中日茶文化交流续写了新的篇章。

消失的平和外销瓷

闽南九龙江上游,有一处山明水秀气候宜人的瓜果之乡――平和县。它是福建特种名茶“平和奇兰”的产地,还是明清时期烧制贸易瓷器的重要产地。明・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7年)《平和县志》云,瓷器“精者出南胜官寮,粗者出赤草埔山隔”;明・万历(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漳州府志》也称“瓷器出南胜者。殊胜它邑,不胜工巧,犹可玩”,但是,平和南胜的这些瓷器,400年后竟在神州大地销声匿迹。究其原因,窃以为产品悉数外销,或至今仍埋在地下,未见天日。

当时外销的条件是存在的。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景德镇瓷业因原料危机。招致窑工造反,斗争如火如荼。景德窑瓷业生产为此几近歇业。而从17世纪80年代就与中国进行大宗瓷器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此时急于寻找能代替景德镇的外销瓷生产基地。瓷业发达、海外交通便利的闽南漳州成了首选目标。公元1621年~公元1632年间,东印度公司3次派员赴漳州收购瓷器,动辄上万件。此间也不乏日本商人前来定烧瓷器。平和县的南胜、五寨地处九龙江上游,其瓷器产品可沿花山溪直下漳州月港,从这里远销世界各国。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平和南胜等处窑口正是明清时期销往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吴须手”、“吴须赤绘”、“克拉克瓷”、“汕头器”等著名贸易瓷的重要产地。

田坑窑重现“素三彩

1992年春,平和南胜村民林添元在该镇法华村田坑一座俗称“内窑”的小山丘作业时。在山坡、路旁发现大批烧瓷模具:匣钵、陶范、支钉及烧残瓷器标本。一处遗物分布范围达1000平方米的明代废弃窑址被发现了。

1997年秋,省考古队正式发掘田坑窑。在325.8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包括残窑炉、储土坑、工作台面、建筑基址、石护基以及附属磨坊遗址等遗迹多处,还有大量窑具、成品和半成品瓷器标本。

田坑窑出土的这一大批半成品瓷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清一色的未施釉小瓷盒(口径2.3~5.6厘米)。盒子形态各异,器身刻划或模印各种精美的动、植物纹样,根据某些成品盒施“黄、绿、紫”三色釉。初步认定,这些瓷盒釉色可能属于明清时期烧制的“素三彩”器系列。

关于“素三彩”,一般是指明清两代景德镇民窑生产的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的瓷器新器种,其工艺受唐、宋三彩的影响,至明・正德年问(公元1506年~公元1522年)已烧制得极为精致。素三彩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色彩中不用红色,一般用白、蓝、绿、黄等颜色,统称“素色”。其二,此类瓷器装饰工艺是先用高温烧成素瓷,然后再在胎上浇釉作底色,待釉水干后,再剔出花纹、图案。填以所需彩釉,再经二次入窑,以低温烧成。

传世的明、清素三彩器(或称“华南三彩”)较为罕见,其精品有碗、钵、炉等,仅见于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少数收藏单位。平和田坑窑出土素三彩瓷盒,印证了史志关于南胜生产瓷器的记载,填补了明清时代福建生产此类瓷器的空白。但是,此类素三彩盒究竟作何用途、为何国内不见。这些都是令人费解的问题。

揭开“交趾瓷”之谜团

事情竟有这般凑巧。1997年春天,日本京都里千家茶道资料馆学艺部长、古陶瓷专家赤沼多佳女士一行在闽南的一次学术考察活动中,看到平和田坑窑出土的素三彩瓷盒标本。她认真考察之后,大喜过望,声称田坑窑出土的素三彩瓷盒,与17世纪开始风靡日本国被称为“交趾香合”一类茶道具,无论在胎质、造型、纹饰、釉色诸方面均有相似之处,说明平和南胜的田坑可能是此类“交趾瓷”的产地之一。

交趾即今越南北部的HANOI的古地名,古时贸易船携带包含素三彩在内的陶瓷器运销日本。故称“交趾烧”、“交趾瓷”、“交趾香合”,“绿、黄、紫釉的组合产生鲜烈的色彩,且造型多样化是其引人之处”(富山佐藤美术馆《交趾烧展――本多弘氏收藏》特展图录)。除了日本,交趾烧还行销东南亚各地。日本多弘氏收藏的120件交趾烧精品中。多半在印尼的sulawesi岛出土,据说在该岛交趾烧香合是用来装槟榔的容器。在日本。关于交趾烧的产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平和田坑出土交趾烧香合的消息传到日本,引起日本茶道陶瓷界人士极大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窑址情况,日本东洋陶瓷学会理事长犹崎彰一先生率团专程赴平和考察了南胜、五寨窑。日本最大的茶道流派、里千家十五世家元千宗室先生专此致函福建省博物馆馆长。信中说。“……在(日本)茶道美术中包含有许多诸如绘画、书法、金工、陶瓷器等在内的中国美术,在陶瓷器内,有被称作‘交趾瓷器’的作品,是在贵国称作‘素三彩’的一种。其器种主要为香合,也就是盛香的小盒,既是盛香的容器又是观赏的对象。自17世纪初起,一直为茶道界所重视,并且在日本传存的交趾瓷不多,现存只有小花瓶和文房用具等。而在17世纪的日本,将越南北部称为交趾,即考虑是把交趾这一地名作为素三彩作品的种类、名称使用,其原委至今不明。再进一步推测是由于将地名作为‘素三彩’名称使用,以至于交趾瓷器的窑址不明。在一般见解中甚至有认为是越南或泰国产的倾向。处于这种情况下,在贵国福建省内明确了交趾瓷器之窑址,对以茶道史与茶道美术为研究主题的茶道资料馆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喜讯,希望能够将这一新发现加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向日本介绍。”

千宗室先生还热情资助了1997秋福建省考古队对平和田坑窑的科学发掘,并与日本热海市MOA美术馆一道热情邀请福建省博物馆把出土的田坑窑素三彩香合在日本举办展览。为筹办好此次展览,茶道资料馆顾问林屋晴三先生和赤沼多佳女士以及MOA美术馆的高柳熏先生等日本朋友风尘仆仆,多次来往于京都、福州之间,终于促成了1998年金秋的“交趾香合”在日本的展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