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秦兵马俑“失色”之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秦兵马俑“失色”之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6月底,一些媒体披露,由于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享誉海内外的陕西秦始皇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如不加以保护,百年后,兵马俑将变成煤堆。此消息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在国内外引发了极大反响。但随后,来自方方面面的情况表明,这一消息产生于文字翻译时的失误、非专业人员的猜测和部分媒体的渲染,兵马俑并未遭受严重污染。其后,这场风波才渐趋平静。 然而,受此风波影响,秦兵马俑却再度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据统计,2005年7月份,到秦兵马俑参观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增长二成左右。而自秦兵马俑发掘30多年来,先后已有8 000多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慕名前来参 观 。许多人既为兵马俑的恢弘壮观所倾倒,同时也心存一个强烈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色彩绚丽的多彩兵马俑变成了如今这般单调枯燥的灰蒙蒙色调?

秦俑原本色彩绚丽

秦兵马俑雕塑是秦代雕塑发展到一个炉火纯青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在全世界,至今尚未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雄美的陶俑。而且,秦俑千人千面,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秦俑方阵中,你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雷同的陶俑。但让许多观者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兵马俑都呈灰色,远远望去,灰蒙蒙的颇显单调。“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兵马俑当年在出土时,并非现在这般颜色。”曾在1974~1976年间参与试掘秦俑1号坑的老杨回忆说,“虽然大部分兵马俑的彩绘在出土时已经脱落,只是残存了一些色彩残迹,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兵马俑在出土时仍保留着黑色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褐色的铠甲、红色的甲带等等,色彩完整而绚丽。但是,让人万分痛惜的是,这些通体彩绘的兵马俑出土后一接触到空气,绚丽的色彩在五六分钟内便消失殆尽,而那些出土时还残存有部分色彩的陶俑,残彩随后也大部分慢慢剥落了。” 尽管当时的文物保护手段根本无法有效保护兵马俑身上的 彩绘或残存的色彩,但当时上级对秦俑考古队的指令是:尽快把俑坑内的兵马俑全部挖掘出土。于是,发掘工作继续展开,一件件兵马俑继续出土。由于条件所限,文保工作者当时只能采用极原始的手段来保护兵马俑,雨天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冬天时则用草席来遮挡。直到1976年,在文物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呼吁下,发掘工作才停了下来,秦俑坑开始回填建馆。而这时,已发掘出的俑身上的残彩早已“随风而逝”了。 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秦俑考古队原队长袁仲一先生对不同兵种、不同个体的武士俑的服装颜色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秦军三大兵种步兵、车兵、骑兵的铠甲由政府统一发放,同一兵种、地位相同的士兵穿的铠甲的形制和颜色比较一致,铠甲片为统一的褐色,甲带均为红色。但是,由于秦国实行的是征兵制,平民在服兵役期间的服装除铠甲统一发放外,其余衣服皆由士兵自备,由士兵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所以,兵俑铠甲内的上衣、下衣和护腿、围领、袖口的颜色则互不相同,异彩纷呈。 “根据我对出土兵俑身上色彩的分类统计,秦兵马俑在入坑时,除铠甲外,服装以绿、红、紫、蓝四色为主,其中绿色最多,白、黑色很少,未发现一件黄色。而且,秦人很注意上下衣及袖口、领口的色彩对比和搭配。秦俑在入坑时,有的着绿色上衣,下穿天蓝或粉紫或红色的裤子;有的着红色上衣,下穿深蓝色或浅绿色的裤子;绿色长衣,镶着朱红色的领子和袖口;红色长衣,则镶着绿色或粉紫或天蓝色的边。由于俑衣颜色的搭配采用强烈、鲜艳的对比色,所以可以想象,兵马俑方阵的本来色调是何等的明快、热烈和生机盎然呀……”袁仲一先生无限感慨地说。

秦俑为何“黯然失色

是什么原因使色彩绚丽的兵马俑失去了原本的光彩了呢?从1990年开始,秦俑博物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作开展了长期的秦兵马俑彩绘保护研究。经中德专家多年的大量实验和模拟,终于确定了秦俑彩绘底层和褐色有机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彩绘颜料大多是天然矿物颜料。而且,专家们判定,秦俑彩绘颜料粘和剂为动物胶。 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吴永祺介绍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了秦俑彩绘损坏的主要原因:颜料颗粒之间及彩绘和层次之间粘附力很微弱,特别是底层(生漆)对失水非常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底层剧烈收缩,引起起翘卷曲,从而造成整个彩绘层脱离陶体。” 袁仲一先生则从另外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秦俑“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一是由于遭水浸泡。秦俑陪葬坑在建成后,骊山几次出现山洪,俑坑内数度大量进水,致使秦俑遭受长时间浸泡。二是由于惨遭火焚。据史载,项羽入关时曾攻入秦始皇陵,“燔其宫室营宇”,陵内的许多建筑物包括兵马俑陪葬坑曾被项羽的军队放大火焚烧。三是由于自然侵蚀。兵马俑埋藏地下至今已2 200余年,长期遭受重土覆压和自然侵蚀。正是由于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秦俑身上原来鲜艳的彩绘层绝大部分脱落。而那些没有被水浸火焚的兵马俑,出土时身上保留的色彩比较多,但出土后一接触空气,很快便发生氧化,绝大部分也逐渐失去了色彩。袁先生说:“紫外线对色彩影响最大,文物一出土,光线一照,彩塑马上起翘氧化。因为文物在地下成百上千年,它已经适应了地下的那种环境。一出土,马上打破了原来的平衡,于是便发生各种快速的变化。” 而对于秦俑的保护来说,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可供借鉴。

在没有掌握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的情况下,为了不使弥足珍贵的兵马俑继续遭受损坏,秦俑坑基本不再进行大的挖掘。秦俑最大的1号坑在发掘后又大部分进行了回填,2号坑和3号坑只是试掘。据考古勘查,秦俑1~3号俑坑内共埋藏有近8 000件兵马俑,然而由于保护技术所限,3 000多件已发掘的兵马俑已重新回填。目前 ,陈列展出的兵马俑只有1 000多件。“等什么时候我们拥有完善的保护技术了,才可以把绝大部分至今仍埋在土里的秦始皇的‘地下兵团’全部发掘出来。”吴馆长说。

秦俑何日本色再现

秦俑彩绘对研究秦代军人的服饰和服装来源、秦代科学技术和雕塑艺术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秦兵马俑彩绘保护一直是秦俑文物保护工作的中心。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秦兵马俑博物馆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攻关科研,成立了专项课题组―――兵马俑彩绘保护科研小组,并积极与中外科研单位及其文保专家开展合作,努力寻求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的突破。 1990年以来,科研小组成员和德国专家合作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和直接实验,试用了几十种加固剂和十多种保护方法。经过大量实验,2003年,彩绘兵马俑保护难题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专家们终于成功获得了彩绘的两套有效保护方法:一套是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保护方法,另一套是单体渗透、电子束幅照固化加固保护方法。 彩绘保护方法取得阶段性突破的主要证明是,1999年,对秦俑2号坑新出土的10件通体彩绘武士俑按上述方法保护获得成功。2号坑先后出土的这10件跪射武士俑,彩绘颜色前所未有地大面积完好保存,彩绘颜色也让人称绝。这些武士俑的发髻及发带上主要为赭石色或朱砂红,面部为粉红色,领部为粉绿色,手为粉白色或深红色,衣袍为粉绿色,腿部为粉绿色或深红色,脚面为粉白色,而且其整个形体的比例大小如同真人,纤细的缕缕发丝也酷似真人一般。 在按照专家们研究摸索出的两套彩绘保护方法进行严格保护后,到目前为止,这10件武士俑身上的彩绘一直保存完好,彩绘色调稳定、自然,颜色鲜艳。后来,这一保护方法又在4件百戏俑上推广应用,也效果良好。 彩俑的保护成功,不但真实再现了当年秦兵马俑的风采,而且为研究秦代彩绘工艺、服饰颜色、颜料成分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03年,这一成果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技术鉴定,认为“在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领域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秦俑馆吴馆长表示,在新技术进一步完善之前,还不会全面应用到新出土的兵马俑身上。据了解,要采用这种彩绘保护新技术来保护彩俑,需要相当高昂的代价。在彩俑出土4分半钟的时间内,彩俑剥离泥层和清洁污垢都要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彩色漆层随泥土而剥离。然后,要将彩俑迅速移送到恒温恒湿环境,开始一点一点地对陶俑进行修复。专业人员先将固化溶液涂抹到附着在俑身的泥土上,让溶液逐渐渗透到生漆层,然后再用很小的手术刀和极细的毛笔将彩绘表面的泥土一点一点地剥离。由于彩绘与粘在俑身表面的泥土的附着力比彩绘与陶俑表面的附着力还大,专业人员既要剥离彩绘表面的泥土,又要保证彩色不从陶俑上脱落,所以,只能用笔和刀加倍小心地一粒一粒剥离陶俑表面的泥土,往往一天只能做1寸左右,这样做完一件俑,需要整整一年时间。 在进一步研究完善目前已有的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的同时,为了多方法解决秦俑彩绘蜕变、脱落和霉变等问题,2005年3月,秦俑馆与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沙漠研究所四方接触,准备联合启动“秦俑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研究课题,继续寻求和探索秦俑彩绘保护的新思路、新技术。

随着秦俑彩绘保护新思路、新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新矛盾、新问题的逐步解决,越来越多的秦俑可以放心出土并得到有效保护。到那时,广大观者将有机会一睹更加让人惊叹的秦兵马俑的本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