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哲学的和谐社会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哲学的和谐社会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教的贵生、重生乃至长生不死的生命理念及其实践方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道教以这套生命哲学观念来构想社会生活,形成了它的独具特色的和谐社会观。道教的和谐社会理想广泛涉及到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体生命的身与心的关系。本文拟从道教的生命哲学理念出发,探讨道教的和谐社会观,以期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人生、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确保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1、人与天和道教贵生重生,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要告诫人们放弃先入为主的私见和偏见,将自己献身于自然的冷静观察,以求增进对自然的整体的了解。道教所珍视的“生”,除了人的生命以外,还广泛地涉及一切非人类的生命存在乃至土地、河流、动植物等自然存在,把它们统统视为与人的生命同等的生命活体。它把这种最普遍意义上的“重生”与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太平’是为了‘生’,为了‘生’才要求‘太平’,只有普遍‘重生’,国家也才可能‘太平’。正如(《太平经》)卷九十三所说:‘凡物而安之,故独得常吉而长生也’。[3]在道教看来,自然界里的阴阳不调和,天气地气不正,风雨时节乖错,各种灾害不断发生,万物纷纷死伤,都是天下不太平的衰恶现象。

“助天生物,助地养形,助帝王化民”,这表明,泛爱万物、善待万物,使人与万物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在道教那里是作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来看待的。道教的社会政治理想,不仅把道德关怀对象扩大到宇宙间的所有存在物,而且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命一样,都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对道教来说,人和自然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道,正是道化生了自然万物和人,在道的面前人和自然无疑是同胞兄弟,手足之情,人千万不要以万物主宰者自居,自认为无所不能,任意宰割自然,这样就背离了道,就要受惩罚。”[6]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性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就表明,人与一切非人类的存在在具有道性这一点上都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权利,有着同等的内在价值,因而人没有任何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殊地位,不应该只把万物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万物的生命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应该是道德关怀的对象。“在接近大自然时,如能摆脱道德的标准和成见,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种种标准,在人的世界之外,是毫无意义的。庄子有很多寓言说明这个道理。”[2]57这就是道家和道教所秉持的“道通为一”与“齐物”的道理。唐末五代道士谭峭指出:“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

鸟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礼也;羊脆浮,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万物之中,五常百行无所不有也,而教之为网罟,使之务田渔。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8]305这说明,人类对动物所实施的残害行为,是以其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依据的。人类自以为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价值而动物没有,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具有高于动物的特权,可以任意主宰、控制各种动物的生死。事实上,动物世界也有自身的道德价值,只不过动物的这些道德价值的表现形式与人类不一样,所以人不应该以自己的唯一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宇宙万物,更不应该把自己作为整个宇宙的中心而把一切非人类的存在物都当成自己的手段。只有摈弃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互相依赖,互利共存的有机整体,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才能真正实现最普遍的生命关怀。可见,道教的社会政治理想,关注于“天人之际”,从“天人一体”的有机整体宇宙论出发,把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存发展作为社会政治理想的一部分,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局限。

2、人与人和道教哲学乃是一种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落实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既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中的生态伦理关怀,追求泛爱万物、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和共生,也强调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公正,平等,追求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都能得到实现。正如卿希泰先生所言:“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道家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赋予‘道’以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的意义,并从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将‘道’分为‘天道’与‘人道’‘,天道’指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道’指人事的规律和法则,包括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认为二者乃是完全一致、密不可分的。而且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因素,处理好前者的关系对处理后者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9]道教对宇宙万物的生态关怀和对社会成员的人际关怀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正如《太平经》所说“天乃无不覆,无不生,无大无小,皆受命生焉,故为天。……不负一物,故为天也。”[4]219人和万物的生存权利都是天赋的,天“不负一物”,天对待人和万物一律平等。道教的这个理论落实到社会群体,便是人人皆有平等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公共准则,即“相生相养之道”。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生相养之道”,其核心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生存权利和物质利益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问题。《道德经》指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44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9章),提醒道行人要有“道”的智慧和眼光,效法“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道”。这就是说,要懂得利益均沾之道,亦即‘中和之道’。要明白‘大成若缺’,有所‘缺’才能够实现‘大成’。要实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千万不要实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教主张得利者效法天道,为的是让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机会,实现人人平等而又公平的平均主义原则。保障人人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关键在于物资生活资料分配上的公正和平等,对此,道教强调“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足也”[4]247;“众万二千物皆生中和地中,滋生长大……当入口者,皆令民食之,用其温饱,长大形容,子孙相承,……是天使奉职之神,调和平均,使各从其愿,不夺其所安”[4]615—616;“皆食天仓,衣司农,寒温易服,亦阳尊阴卑,粗细糜物金银彩帛珠玉之宝,各令平均,无有横赐,但为有功者尔。”[4]579可见“天道”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平均的,无有偏私。道教关于“平均”、“均食”的社会政治理想,其实正是《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77章)以及“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道德经》第27章)思想的具体化。此外,道教的社会公平思想还以“承负”说警示人们不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债务和祸患,也涉及到了社会生活中男女性别之间的公平,反对歧视妇女和残杀女婴,说明道教的天道“平等”、“均平”的理想,和它的“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在禀道而生的普遍平等这一思想,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3、身与心和道教的政治理想,不仅追求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公平和平等,还追求个体生命存在的身与心的和谐健康发展。道教追求个体生命的身心和谐,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人的生命价值和如何处理生命与名利财利欲望的关系问题。“现代人忙忙碌碌,劳心劳力,疲惫不堪,身心健康遭受摧残,这种摧残不完全来自外部环境,主要矛盾在于人自我物欲的无限制膨胀。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结果精神家园丢失,惶惶不可终日,科学技术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未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道教人生价值观给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启发人知道生命的价值意义在于归真返朴,回到自然,过一种合理节欲、清静无为、有利身心的生活,将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人的生命存在,首先表现为一个现实的身体的存在,有了一个现实的身体的存在,则必有一定的欲求,有了欲求则必定诉诸一定的满足对象。然而,可欲的对象总是有限度的,而人的欲求是无止境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止境的欲望满足,必然会对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此其一;可欲的对象既能满足人的需要,也可能反过来损害人的生命,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12章);《阴符经》也说:“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人需要万物以资养生命,但若不能把握好合理的度,万物反过来“盗”取人的生命的健康甚至促其早亡。此其二。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生命认知,老子发出了如下感慨:“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第13章)这句话,并非厌弃生命的悲观主义,而是说,身体或生命是最宝贵的,而人身的许多祸患的根源也在于“身”,有“身”则有所欲求,然而世人往往因求生太厚、太过反而伤生害身,也往往因把许多身外的东西如名利权势、物质享乐视为生命的唯一价值所在,“人为物役”,反过来丧失生命的本真的价值。“道教的人生哲学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尊道贵德,唯道是求。为了求道,人们首先就应按照‘道法自然’的思想,在生活方式上,恪守‘归真返璞’、‘知足常乐’的人生宗旨,做到恬淡无欲、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个人私欲而精神不安,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顺应自然的高尚情操,以崇尚节俭为荣,以攀比奢侈为耻,明确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不让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来扰乱个人内心的安宁”[9]。这就表明,道教主张的生命价值,是在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满足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精神生命的质量,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身外之物并非生命价值的内在组成部分。为了使人保持本有的素朴无欲的自然本性,不为外物所累,道教一贯主张少私寡欲,在物持欲望的追求上要适度,知足知止。

“人之在世,贪生而恶死,皆自厚养其身,恐至灭亡也。鞠育身命必须饮食衣服,此亦天然自合之理。所以在物欲的满足上,适时、适中、适宜是至关重要的。“使人饮食不失其时,滋味不越其宜,适其中道,不令乖分伤性,则四肢调畅,五脏安和,不生疾患,长寿保终,岂不为百骸理乎?世人总是趋向于以名利财富权势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而道教的主张恰恰与世俗的追求相反。“正言若反”,道教以其独有的方式向人们指明了生命价值所在,唤醒人们排除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纷扰,复归生命本有的纯朴至真的状态。道教向往不为物欲所累的精神自由,追求高雅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理想的人生应具有超远而充实的生命内涵,“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为嗜欲所牵,不为名利所累,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自由,提升生命的境界。

总之,道教的理想社会蓝图,把人生与社会置于整体宇宙之中来加以定位和思考,强调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公平的生存权利以及个体生命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体现出一种最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关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是一种广大高明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宇宙整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这种古老的生命哲学,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重新反思和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寻求每个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无疑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