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隶书波画形态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隶书波画形态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波画是隶书中最为关键的笔画,产生隶书的飞动之势。而其特有的一波三折的曲线美,流畅如水的波动美、飞动如雁尾的姿态美,与自然中很多意象不谋而合,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善于从自然中感悟意象对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隶书;波画;意象;山川;俯仰

文字是先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的,“《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汉字起源与八卦有直接关系,许慎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i创造符号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易也者,象也。”《周易》的八卦就是象的组合,如“卦象图理”八卦通过阴阳二爻的变易组合,代表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

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同时写出的字形要像某某物这才生动形象,蔡邕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草木,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形势的产生根源于自然,自然之形态是启发书家创作灵感之源泉,要每见万类,悉数象之。隶书中的波画也是相当富有象形特征,造化之生成来源于万物的变动,其屈伸飞动之姿是受虫鱼鸟兽的影响,如波画起笔如蚕头,收笔如雁尾。

1、波画与龙

龙是华夏子孙根深蒂固的形象。钟繇《隶势》云:“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成公绥《隶书体》:“或若龙盘游,蜿蜒轩翥。卫恒《古文势》云:“矫然突出,若龙腾于川。”宋玉《神女赋》云:“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李善注“毛苌诗传曰:婉,美貌。”用游龙在云里翱翔之姿来形容神女步行之态,突出神女身姿的曲线美,这与书势中用“龙”意象形容曲线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波画一波三折特富有曲线美。

丛文俊《书法史鉴》云:“篆,指类于图案纹饰的字形体态,……排列有序;引,指线条的粗细匀一,用笔直曲引书有如画线。”而横波画,蔡邕《篆势》云:“横鳞,竖勒之规。”ii横波画也有鳞状即波浪形,龙鳞排列是有规律的,而篆引也有秩序排列,用龙鳞来形容篆书的整齐排列的静态美。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众色炫耀,照烂龙鳞。”是用龙鳞的光彩来喻云梦土地色彩的丰富性,耀人眼目。由此可见横波画是特有动态、秩序、曲线美。龙之意象在赋和书势形容中都在运用,只是赋中多用龙来作静态描写,而书势中却偏于动态描写如强调书法线条的弯曲度,而用于静态描写是强调章法的秩序感。

2、波画与燕

索靖《草书势》云:“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索靖所描写的草书为章草,而章草是从隶书因快速书写而成,但保留隶书特有的特征即波画。用“玄熊对踞于山岳”形容章草线条的雄强,粗重而蕴含劲力,索靖的《出师颂》也突出雄强之气。差池是参差不齐,用群燕飞舞之姿来形容章草章法的错落有致,章草其结体侧,大小不同。

飞白书也多为飞动之势,飞白书是从隶书转化而来的,其笔也为曲势,保留隶书特有的波画,丛文俊云:“其体创自蔡邕,本为‘八分之轻者’,即枯笔隶书;后来便施于篆楷行草。其字体势飞动,兼具笔法的枯白之美,故名。”iii刘劭《飞白书势铭》云:“韩卢接飞,宋鹊游逝。”对白书,“宋鹊游逝”也是用来形容飞白书的飞动之势,“差池燕起,振迅鸿归。”

3、波画与自然山川意象

波画之运笔轨迹一波而三折犹如水波一样流畅,“S”线条舒展流畅、韵律感强。波画如云纹其形态丰富、生动,如“S”云纹线条延伸在上下左右并勾勒出欢快的节奏,赋予线条生命力,显出大气、和谐的韵律美。追其源是受云的影响,云,《说文》:“山川气也。”云气与仙山犹如孪生子,人们赋予其神的光环,在仙境中富于代表性的是“云气”,汉人认为气是生命之源,宇宙因气应运而生。故如云纹般的波画广泛运用于隶书装饰中,成为隶书最为漂亮的一画。

波画如水波一样优美。宋玉《神女赋》云:“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李善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iv用水波成澜的态势来形容看帷幕的气势。杨雄《羽猎赋》云:“涣若天星之罗,浩如涛水之波。”由此可见,汉赋是特别借助于水波来描述事物,而在隶书中其特有的波画之美,水波是汉代文化艺术用来抒情达意的媒体。山川江河意象在书法还是文学中都是用来形容波动优美的气势。

4、波画俯仰之势

在古代书论中,“势”是相当重要的书法术语,它贯穿于历代书论的始终。丛文俊云:“唐以前的‘势’具有‘形而上’的特点,唐以后的‘势’具有‘形而下’的特点。”形而下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形而上就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原则。看来形而下的特点更接近于自然事物的特征,而形而上则是自然事物的意象。

崔瑗《草书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又云:“旁点邪附,似蜩螗枝。”崔瑗在此处所论的是章草,章草是从隶书演化而来,保留有隶书的波画特征,如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等,波画是有俯仰之势。

俯与仰在波画中是先抑后扬。一俯是受命,一仰是趾高气扬、驰骋疆场。俯仰(低昂回翔)观隐藏的美学思想,曾于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则旷达,毅则严重。严重则处事沉着,可以托负重任;旷达则风度闲雅,可以寄托百里之命。波画中的毅可看作是蚕头,弘可看作是波画的雁尾。波画是凝重美与飞动美的统一体。波画其气势飞动,含蓄蕴藉。形神飞动,气韵流转。

综上所述,波画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如听风、看云、观水、飞天等等。水波特有的韵律美对很多书家都有刺激作用,如黄庭坚“观长年荡浆而书法大进”,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书法大进,雷太简闻江涛澎湃之声而悟出书法特有的波动、气势美而有书写的欲望,雷太简《江声帖》云:“近刺雅州,昼卧郡阁,因闻平羌江瀑涨声,想其波涛,番番迅,掀高下,蹶逐奔走之状,无物可寄其情,邃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出笔下矣!”由此可见只要善于观察生活,其艺术养料会连绵不断地为艺术家所感悟从而创造出精品。

注释:

i 许慎.说文解字叙[A].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4.

ii 蔡邕.九势[A].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

iii 丛文俊.书法史鉴[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8.

iv 萧统著,(唐)李善注.昭明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88.

【参考文献】

[1]丛文俊.书法史鉴――古人眼中的书法和我们的认识[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附考异,全1册)[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