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没有书,我不想活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没有书,我不想活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国人爱读书。公园草坪上,地铁车厢内,机场候机厅里,都不难见到德国人读书的身影。他们不仅是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还乐于尝试各种方式分享书籍。

调查发现,德国全民阅读的背后,不仅有良好的读书环境,更有整个德国社会对激发下一代阅读兴趣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德国人对读书的热爱代代传承。

全民读书成风气?

一半德国人表示:“没有书,我也不想活了。”

这是德国书业协会2015年的一项调查结果。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德国人爱读书一点儿不假。不仅平日常见低头阅读的人,碰上法兰克福书展、莱比锡书展等大型图书展会,那场面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带着女儿参观法兰克福书展的比朔夫聊起书来有说不完的话:“对我来说,没有书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我家里已经摆满了书,客厅、书房、走廊……到处都是。”

年逾70的维尔科姆-维默尔家里有“好几屋子书”。2014年在法兰克福书展见到他时,他刚买了一本芬兰小说,打算一周内读完。他认为,读书的意义之一在于获取知识,小说虽是虚构,但知识性不亚于纪实作品。“书中的一些小人物帮助人了解社会”。

听作者说书、与书友聊书的读书会也是德国人乐于参加的活动。东部城市莱比锡每年书展期间都会举办欧洲最大的读书节,数千场读书会、报告、对话等围绕书籍展开,整座城市沉浸在书香和琅琅读书声之中。

书籍还是德国人送礼的首选之一。每逢圣诞节临近,书店的生意便异常红火。德国书业协会调查显示,尽管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普及,仍有83%的德国人坚持读书,三分之一读者每年阅读量超过18本。

阅读设施接地气?

便利的读书环境是德国人读书多的原因之一。雅努什――科尔恰克图书馆是柏林潘口区7家公立图书馆之一,位于一个大型地铁站旁。

馆内约10万册各类图书整齐摆放在一排排开放的书架上,人们无须任何证件就能进馆看书。看累了,可以坐在窗边的沙发上休息。一旁的桌椅也为读者阅读、做笔记提供了方便。

那里,看到不少人挎着类似超市购物用的提篮从架上挑选书籍。他们中有白发老者,有青年学生,少年儿童也不在少数。

如果要借书,只需花10欧元年费办理一张借书卡,大学生半价,中小学生免费。这张卡在柏林数十家公立图书馆通用。德国图书馆联合会网站数据显示,其会员有近1万家。这些图书馆每年举办活动超过35.1万场,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访客71.8万人次。

德国还散布着大约6000家大小书店。这些书店有的开在社区街角,温馨舒适;有的开在闹市高楼,以大见长。

我日前在柏林市中心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杜斯曼文化商店见到格里克时,她正在书海中遨游,体验“灵感被激发的感觉”。

她告诉我,自己喜欢买书,也喜欢分享书籍,会把一些看过的书送到二手书店,这样别人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去。

遍布德国各地的公共书亭也是格里克们分享图书的重要场所。这些书亭由书架、公用电话亭等改造而成。人们把想分享的书放到里面,看中哪本可以随便拿走。德国还有很多图书交换网站,图书提供者可以获得积分,再用积分在那里“买”书。

兴趣培养幼龄起?

德国人为什么爱看书?不少德国人对我提及“传统”。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习惯。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通过朗读故事等方法将孩子带进书的世界。

整个德国社会非常注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全德共有上万名提供朗读服务的志愿者,一些家长会自发捐款为班级设立图书角,书展上也总能见到老师把课堂搬来,带同学们体验读书的乐趣……

据雅努什――科尔恰克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几乎每天都有专为孩子们举办的活动,如图画书放映、故事朗读、图书馆使用介绍等。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机构是图书馆的合作伙伴。

德国出版社和书店同样重视从小培养未来读者。不少书店会在开学之际,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提供包含书籍和课程表在内的“阅读包”。

德国阅读基金会开展的“阅读起步――阅读的三个里程碑”项目得到德国政府的资助。该项目分别通过儿科医生、图书馆和学校为1岁、3岁和6岁儿童发放相应的阅读礼包,礼包中除了适合相应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书籍外还附有家长指南,指导父母更科学地为孩子朗读故事。此外,阅读基金会还通过举办朗读日、赠送书籍等活动唤起人们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基金会说,对个人而言,没有阅读能力,成功的学业和事业就无从谈起。而国民阅读成风将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