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2)06_0507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2.06.33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精确评价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1]。同时DSA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一些风险及并发症,且多数患者对DSA缺乏了解,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2],护理是此项检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系统的、又重视个体感受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使患者达到最佳舒适状态;护理程序是建立在人、环境、健康、护理这四个基本概念之上,护理程序一般分为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这五个步骤。评价指标主要是患者的舒适度,即最愉快状态。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心身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3]。自2010年1月起,本科对住院的56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行DSA患者56例。男23例,女33例,年龄49~81(72.3±12.8)岁。其中脑梗死32例,脑后循环供血不足21例,紧张性疼痛3例。排除有意识障碍、精神病史及失语交流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法右侧股动脉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1.2效果评价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定患者心理感受、躯体症状和抑郁症状。分别于手术通知日及术后第三天对患者进行测评,由1位医生和1位护士用统一指导语作解释,患者阅读后填写,量表当场收回。出院前1日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率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内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5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出现1例皮下血肿,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SAS(58.9±13.5;47.3±12.7)、SDS(56.7±11.6;43.9±13.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

3.1心理舒适:DSA是一项有创检查,与其他检查相比,病人对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加上它作为一个“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应激因素,或多或少地都会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造成影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儿茶酚胺及TXA2等缩血管物质的释放,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5]。因此临床上对行DSA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可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本组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陪伴患者,与患者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心理宣泄的机会;2)护理人员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对患者讲解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脑血管的解剖结构以及脑血管造影的目的、必要性、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及时告知患者DSA结果及下一步治疗方案,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减轻其心理压力;3)用耐心解释、疏导、鼓励及诱导等心理疗法,使患者学会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重自身的仪表风范,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对患者在相关专业理论上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降低或消除其心理压力;4)让患者和已做完DSA检查的患者进行交流,初步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感受及术后体会,消除患者疑虑、紧张情绪,解除心理障碍,思想放松。本组56例患者在术前存在轻度抑郁、焦虑症状,在实施系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术前、术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环境舒适: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及温、湿度适宜、光线和通风良好、安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室安静,床单位之间用布帘遮挡,使患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干燥、舒适,患者被服、衣裤定期更换;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0~24℃)和相对湿度(50%~60%),通风l~2次/天,30分/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合理安排治疗操作及护理活动时间,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3.3生理舒适:

3.3.1一般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同时嘱患者术前更衣、术前禁食6h、禁饮4h,糖尿病患者勿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术前排空大小便。术前在患者左侧下肢建立静脉留置针,术前30分钟给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1g肌内注射,测量血压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术后对比。

3.3.2术前准备:①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胸片、心超等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②术前1天行碘剂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及会备皮,备皮范围为脐以下,双上1/3处。③术前训练: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平卧位,术后卧床24h,术前1天训练患者床上翻身、排大小便等。④术前准备好对比剂、肝素、0.9%氯化钠注射液、各种急救药品,同时准备好造影导管、导丝、导管鞘等手术用品。

3.3.3术中护理:①协助患者去枕仰卧位,充分暴露插管部位,给予心电监护。指导患者术中配合医生,包括术中右下肢体严格制动,造影时听从医生指示,保持头位固定,以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告知患者术中造影剂注射时可能出现口干、头部发热等症状,几秒钟即过,属正常现象,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等。②操作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了解患者有何不适。③对于紧张或伴情感障碍患者,术中多说些鼓励患者的话以适当转移其注意力,使患者术中舒适。

3.3.4术后护理:术后右下肢制动24h,老龄患者可出现腰背酸胀、疼痛等症状,难以配合,甚至出现烦躁、失眠等,不利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除加强对患者的解释工作外,肢体制动6h以后,应指导并协助病人适当变换,翻身时保持穿刺侧髋关节伸直,小腿适当弯曲,健侧下肢活动不受限,先向穿刺侧翻身,再向健侧翻身,交替更换。患者舒适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5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①术毕拔鞘后患者返回病房,沙袋压迫伤口6h,右下肢制动24h;给予床边多参数24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②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利于造影剂排泄,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③术后定时对照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其自觉症状。④DSA术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脑血管痉挛、血管夹层、血栓形成、脑梗死/出血、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并发症,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头痛、肌力下降及下肢肿痛等。其中局部皮下血肿、皮肤瘀斑,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6]。皮下血肿和伤口渗血与拔出动脉鞘手法,患肢过早活动、沙袋挪位、烦躁及腹压增加等有关。本组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局部皮下小血肿,可能与患者过早活动有关,经过局部热敷治疗后,血肿逐渐吸收。反复宣教保持右下肢制动、卧床24小时,清楚保持的目的,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因素;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瘙痒、渗血,有渗血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本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未出现其它并发症。争取有效的家庭、社会支持,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家庭关系、经济情况,在可能的范围尽可能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动员社会支持系统,鼓励亲属、朋友来访,适当增加探视时间,指导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精神上多支持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满足其在社会关系上舒适的需要;协调好同室患者间的关系,同时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同室病友多接触,多交流沟通,减少疾病带来的不适感觉,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经过有效的舒适护理本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8.2%。

参考文献

[1]马先军,董万利,邵凤扬.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形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37-39.

[2]侯佳娴.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告知及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8):131.

[3]贺彬.舒适护理在骨科便秘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92-493.

[4]何芳,袁艳蓉,倪兰英,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干部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6):576-577.

[5]陈娓,李予文,娄百玉,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163-164.

[6]KaufmannTJ,HustonJ,MandrekarJN,plicationsofdiagnosticcerebralangiography:evaluationof19826consecutivepatients[J].Radiology,2007,243(3):812-819.

(收稿日期:2012_8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