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配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其实质就是学前教育不应当把重点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应当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字经》开门见山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言,这里的“习”可以认为是最初的学习。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幼儿期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关键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幼儿德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把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道德品质的过程。如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依据十几年的班级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有效结合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针对这种现象,老师们常常要根据班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我发现我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我利用音乐活动《人人叫我好儿童》、《客人来了》,通过有感情地歌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结合社会教学《学做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朋友》等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在语言课上,我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说长辈们的辛劳及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再比如:我班上的幼儿在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方面做得不好,我就利用童话故事《萝卜回来了》、《小白兔过桥》、《帮助朋友》等,让幼儿从故事中吸取营养,从故事中去分清是非、辨别好坏。另外我还抓住契机,结合节日进行教育。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意义,根据不同节日的名称和含义,我分别创设相应的活动进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妇女节培养幼儿尊敬妈妈、关心妈妈、懂得感恩的品行;利用国庆节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期可塑性大。学习的波动性也很大,往往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更不是一两次活动就可以巩固的。因此,行为习惯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与练习的机会,方能生效。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们要求各班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小超市”、“宝宝商店”、“小医院”、“小巧手”等,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在活动区参加活动,使他们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逐渐巩固礼貌用语,学会热情地接待客人;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关心帮助他人,主动为他人服务等一些优良的品德行为。这样,幼儿的良好行为经过多次重复,自然而然地、习以为常地形成与习得。

3寓养成教育的内容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有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长期细致反复地进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在杜威看来,儿童从未成年状态发展到成年状态,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儿童的习惯与道德也是在生活与适应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条件去促进儿童的习惯与品性的形成,而不能阻碍其生长。可见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渗透性是儿童养成教育的一个显着特点,如在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中要求幼儿早上入园向老师问好,离园时要说再见,这个习惯的培养就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促使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与建构才得以培养起来的。再如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可以在喝水、进餐、游戏中反复进行。从中可看出,日常生活是幼儿开展养成教育的最佳实践场所,具有范围大、机会多、反应快、幼儿无心理负担,以及针对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的诸多优点。

4教师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幼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因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儿童有重要影响。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给幼儿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在教师的潜移默化长期熏陶下,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并以此来检验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儿童常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都是这样的”。教师要求儿童将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同时也在要求自己去捡,一改过去教师站立不动,却对幼儿行为指手画脚的“严师形象”;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时,教师也常常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谢谢”的反应;在街上偶遇幼儿家长,教师热情地向家长打招呼等等这些都看似微不足道却十分重要的教师表率行为会直接作用于幼儿。

5家园密切合作,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学前儿童养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忽视。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吃、穿方面关注较多,但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问题却忽略不见,甚至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如一位家长在孩子的书被别人撕坏后教育孩子:“他撕了你的书,你也要撕他的书。”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召开家长会、交流家教理念、创办德育小报等一系列的家园活动策略,极大地转变了家长的思想及做法。从教唆幼儿打架到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从一味顺从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到主动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6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效保障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健康成长?我深刻认识到要以教科研带动教育教学。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专长,对养成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探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应多与幼儿互动交流,多掌握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偏食挑食、乱丢垃圾、游戏后不知整理等,教师都应该十分关注,进而开展以此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注意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研究,提高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并在实际养成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更好地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美)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儿童异常心理学.孟,等,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