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反思例谈数学概念导入教学中的“操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反思例谈数学概念导入教学中的“操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操作”,包括外在的活动操作与内在的智力操作.在数学概念导入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经历复杂而丰富的认知过程,获得数学概念的丰富表象,促进对数学概念的表征. 本文阐述数学概念导入教学中“操作”的设计:在“直线、射线、线段”概念导入教学中实施动手动脑式的“操作”; 在“相交线”概念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式的“操作”; 在概率定义的导入教学中实施分组实验活动式的“操作”.

[关键词] 操作;数学概念教学;概念导入

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进行心理建构,只有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才能达成理解. 而这一建构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图式阶段. 李善良先生在其著作《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中指出: 数学概念教学的“线性渐进模式”共由五个阶段组成,即操作阶段、表象阶段、定义阶段、运用阶段、体系阶段. 可见,数学概念形成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操作”. 那么,为什么要在数学概念形成教学的开始先让学生“操作”?“操作”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在数学概念的导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这正是笔者要阐述的问题.

“操作”泛指数学活动,如动手操作、猜想、回忆、计算、推理等,“操作”,包括外在的活动操作与内在的智力操作,而不是仅指学生的肢体动作,学生通过“操作”,为理性的抽象概括提供感性基础. 应当注意的是,在概念学习中不存在单独的内部操作和单独的外部操作,外部操作是在已有的内部操作基础上进行的,而内部操作又是由外部操作内化而来的.

学生要构造自己理解的数学概念,关键是一种思想上的飞跃,即皮亚杰提出的“反省抽象”. 为了形成反省,必须将自己的实践性活动变为思考的对象,即被反省的基础是“操作”过程,缺少了“操作”,反省无法落实;“操作”达不到一定数量,过程的各种状态和性质在心理上不易引起注意. 因此,学生“操作”的直接目的是现场积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经验,或是对自己已具有的相对模糊的经验进行强化,增强体验使之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为进一步的抽象概括提供对象和素材. 学生通过“操作”,经历复杂而丰富的认知过程,把外在的动作物化出来,又通过自己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思维动作,达到内外合一,从而获得数学概念的丰富表象,促进对数学概念的表征.

在数学概念导入的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下面列举笔者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 提出问题

问题: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每一步的结果,再让学生写出经过探索得到的结论.

动画演示:分别演示一根木条钉一个钉子和一根木条钉两个钉子的情境.

2. 模型建立

画图:①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几条?

②经过A,B两点呢?

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结果.

3. 模型解释

通过实验和探索,得到:

①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是学习几何知识的主要学习形式. ”通过“操作”,让学生感知具体的“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2个钉子”的事实,通过画图,让学生经历把钉子抽象成点、把木条抽象成直线的过程,从而获得直线的性质. 通过上述“操作”,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归纳得到直线的性质,实现概念理解和结论由来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自然深化,也就提升了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感悟.

笔者认为,几何教学不容忽视的是:应该引导学生多操作、勤画图,画“美”图,让画图美术、实验操作与推理论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引导学生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帮助学生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特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上课开始,老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操作”,即如图1,两堵墙围成一个角∠AOB,现给你一个木头制作的大量角器,但不能进入围墙,你如何用这个量角器去测量这个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学生是熟悉的,但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不能进入围墙用量角器去测量∠AOB的大小,只能在围墙外测量,于是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自觉地尝试着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学生的“操作”,老师请有不同思考的同学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不同的想法就出来了:如图2,有的说,反向延长射线OB得到OC,因为∠BOC是一平角,所以只要测量出∠AOC的度数,就可知道∠AOB的度数;也有的说,反向延长射线OA得到OD,同样,只要测量出∠BOD的大小,就可知道∠AOB的大小;还有的说,反向延长射线OB得到OC,反向延长射线OA得到OD,∠COD的大小就是∠AOB的大小. 通过学生的“操作”,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等概念的基本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初成雏形.

以上学生在探究如何测量∠AOB的大小过程中,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添作辅助线,这样的“操作”,为真正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等数学概念积累了感性经验,也正是这样的“操作”,下面构建的邻补角、对顶角及“对顶角相等”等数学概念在认知结构中才会有所依托,才会巩固.

例3?摇?摇在概率定义的导入教学中实施分组实验活动式的“操作”.

环节1:上课开始,教师播放两位同学抛硬币游戏的录像.

录像内容为:学生小明将壹元钱的硬币往空中一投,然后宣布:“正面!”不满足于一次的尝试,他又投了一次,“正面!”,学生王敏静静地注视他投了一次又一次的“正面,正面,……,正面!”,居然连续100次投了“正面”,这时,王敏同学似乎有些不相信,忍不住一把抓住壹元硬币,仔细检查其两面,发现与其他壹元硬币没什么两样. 然后,她也将这枚硬币往空中一投,居然还是“正面”. 她若有所思地说:“怎么会这样?正面和反面应该有相同的机会出现啊!”

此时,多数同学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在暗自发笑.

环节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将录像关掉,问全班同学:为什么这个片段会使你发笑?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连续投出100个正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真的不可能吗?

学生乙:是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学生丙:如果像录像中那样连续投掷100次都是正面,我会感到惊讶. 一般来说,平均起来,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应该是一样多啊!

全班大多数学生齐声说“对”.

师:好!请你们来检验自己的观点.

环节3: 分组实验活动.

按照兴趣相近、特长互补,每组皆有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者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组(每4个人一组,一人抛,一人观察,一人记录,一人检查)做实验:把一枚硬币抛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再填写下表:

环节4:全班交流.

每个组将自己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其中有一组陈述了自己的假设和观点:“出现正面的平均次数恰好是投掷次数的一半.”

最后由一个同学用计算器把每个组的数据加起来,并除以小组个数,得到平均数,得到各组出现正面的平均比例为49.2%,很接近50%.

环节5: 得到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 在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借助于个别实例很快地进入概念定义,没有让学生“操作”, 这种教学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失去由操作到定义的中介环节,难以真正完成概念的抽象,那么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没有理解数学概念时就机械地背诵定义,强记忆弱迁移和强记忆负迁移在所难免. 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操作”, 同时,教师在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时,要注意取材于学生所熟悉的背景材料之中,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水平,而材料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