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英国早期工业城市兴起的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英国是世界上首先开始城市化的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开始兴起。近代工业城市,不少都脱胎于古代、中世纪乃至近代早期的城镇,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罗马、法兰西等欧洲大陆文明的影响。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外来古典文明与英国本土工业文明融合的历程。本文将以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为例,对近代英国工业城市兴起的因素加以探讨,从一个侧面揭示欧洲大陆文明与英国本土工业文明的交融历程。
首先,罗马及法兰西文明为英国早期城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石。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英国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罗马征服不列颠的同时,也开始了罗马人推行的英国城镇化进程。罗马不列颠时期,英国大约建立了25座城镇。罗马城市化历程始于公元69年,止于2世纪中叶,①科尔切斯特、林肯、格洛斯特、约克、巴斯等成为罗马殖民城镇的代表。这些城镇的基本格局是:城镇中心有一个广场,广场上分布着神庙、大会堂、公共浴池、戏院、竞技场等公共建筑。由于罗马文明的影响,英国其他城镇在兴起过程中也借鉴了罗马城镇的格局,也因此打上了罗马文明的烙印。如曼彻斯特起源于罗马不列颠统治时期一处要塞,其建城目的在于维持柴郡和约克郡的统治,早期的城镇规划布局就带有明显的罗马特色。法国诺曼公爵征服英国后,这里开始出现市集。14世纪,来自欧洲大陆弗兰德尔的织工来此定居,奠定了这里的纺织业基础,到16世纪时,曼彻斯特成为亚麻业和毛纺织业中心。由于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的工匠大量聚集,曼彻斯特城市公共建筑带有明显的法兰西文明特色。1421年建造的曼彻斯特大教堂就是一所哥特式建筑,中心广场、市政厅以及居民住宅也多按照法兰西风格建造。利兹的建城是在诺曼征服之后,12世纪中期,作为农业领地的利兹开始建立起各类教堂、磨坊等,一座西斯特式的柯克斯托尔修道院集中反映了法兰西的建筑风格。16世纪后,随着牧羊业及羊毛加工业的发展,利兹成为毛纺织业的中心城镇。由此看来,英国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外来先进文明的影响,罗马文明、法兰西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促成英国城市兴起的要素。
其次,英国的自然资源及发达的手工业为英国早期工业城市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前工业化时期,一些拥有独特自然资源的乡村地区,以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这些地区中原本的贸易中心逐渐聚集了手工业生产,形成了初步的手工业城镇。工业化开始后,早期手工业城镇就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坐落在广袤的兰开夏平原上,在16世纪就成为亚麻业和毛纺织业生产的中心。工业化之后,棉纺织业逐渐成为其支柱产业,因为当地气候湿润,水中富含石灰岩,因此“这里比英国其他任何地方都适于纺织棉花这种纤维”。①而且,曼彻斯特附近的河谷地区水流落差大,有利于安装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由此,一大批纺纱厂和织布厂在工业化时期建立起来,曼彻斯特成为全国棉纺织的中心。又如地处约克郡西莱丁地区的利兹属于山地,其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牧草生长,因而为羊毛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利兹还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对毛纺织业关键的漂洗工序意义重大,众多漂洗的磨坊在艾尔河岸聚集,逐渐形成居民定居点。1470年,利兹还只是被描述为“靠近罗斯维尔市的某处”,到1536年时就成为呢绒生产与贸易中心,与布莱德福德市不相上下。②到18世纪早期,利兹已发展成为约克郡毛纺织工业区的中心。而伯明翰的兴起,则源于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16世纪初,伯明翰还只是一座人口不足500人的小镇。由于靠近煤、铁资源丰富的“黑乡”,采矿、冶金等行业开始兴起,五金制造业也发展起来。16世纪后期,城里已“到处回响着锤子和铁钻的声音,居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铁匠”。1683年一份壁炉税报表则显示城市中已有多达202座炼冶场。③工业化开始后,伯明翰转而成为全国五金制造业的中心。由此可见,独特的自然资源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工业化时期这些城市成为相关工业种类的中心奠定了基础。
再次,陆地与海洋的交通条件是英国早期工业城市兴起的重要原因。工业化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打破,工业生产的目标,不再是为了满足本地市场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的需要。这样,那些能为原料及商品运输提供便捷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区,很快就发展成为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中心。由此,工业城市一般位于水路或陆路的交通要道。例如,曼彻斯特位于厄威尔河东岸,梅德洛克和厄克河亦在这里交汇,便利的水路运输可以带来廉价的煤炭供应,更是可以连接港口城市利物浦,进口大量原棉。而纺织好的棉纱则被运离和分配到其他城市进行织布和染色,最后再以布料的形式被运回到曼彻斯特,进行包装和再销售。④曼彻斯特由此成为英格兰西北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伯明翰五金制造业的兴盛则得益于其发达的公路系统,使其能获得充足的工业原料,包括斯塔福德郡南部的铁、伍斯特郡东部的煤以及沃里克郡东北用以制作木炭的丰富木材资源。⑤伯明翰还是整个西米德兰五金制造工业区的主要货物集散地,不仅为近处南斯塔福德的钢铁厂提供重要市场,还是西南和西北更远地区产品的销售市场。⑥而利兹位于公路网络的中心,便利的交通使它还可以连接起工业城市与产品销售市场。利兹不仅是呢绒业中心,还是周边广大乡村地区初级毛织品的深加工中心,和除伦敦外英国最大的呢绒交易中心。可见,工业城市一般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运输条件,通过便捷的水路与陆路运输网,工业生产所需原料能够方便地运进,而加工出来的产品也能够便捷地进入到外部流通市场,这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工业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最后,蒸汽机的应用是英国手工业城镇向工业城市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前工业化时期的手工业城镇,尽管已成为区域性的生产与贸易中心,但城市人口与规模并不大。工业化来临后,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兴起,这些城镇由于人口与生产的高度集中而一跃成为近代工业生产的中心,由此完成了向工业城市的转变。曼彻斯特在工业化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生产的中心,源于水利机械以及蒸汽机的应用。早期的棉纺厂多建在郊外的河流岸边,以便使用水流落差来带动水轮机的运转。蒸汽机的发明使工业生产摆脱了对水力的依赖,工厂逐渐迁往城市中心区,以获取充足劳动力以及通往原料产地、销售市场的便利条件。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1794年时为3家,而到1821年时则已不少于66家。①曼彻斯特成为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地处艾尔河畔的利兹,其毛纺织业在前工业化时期已闻名。但工业化之前它与其被看作是一个大的制造中心,倒不如说是一个商业中心。②工业化开始后,毛纺织业由于引入机器生产而实现了机械化,棉纺织业也开始兴起,各类纺织厂在利兹纷纷建立起起来,利兹由此成为重要的纺织业城市。作为五金制造业代表的伯明翰,在前工业化时代以作坊和小工场为主。进入19世纪后,在锻造和鼓风等工序上开始运用蒸汽动力,冶铁和黄铜制造业在1830年左右也开始较大规模地使用蒸汽动力并扩大生产规模。蒸汽动力对伯明翰的兴起主要发挥间接作用:“黑乡”冶铁和采矿业中引入蒸汽引擎和蒸汽泵,为伯明翰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充足的原料和能源,促使伯明翰在工业化中得以扩大五金制造业的规模,一大批小工厂建立起来,伯明翰由此被誉为“全世界五金制造业最伟大的杂志”。由此观之,工业化时期动力机器尤其是蒸汽机的运用,促进了英国手工业城镇的转型,由此成为近代工业城市兴起的关键性因素。
总之,英国早期工业城市的兴起,既受到罗马与法兰西等域外文明的影响,也得益于英国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交通条件,同时,更有赖于科技与商业的推动,因此,英国早期城市化既是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交融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