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思维能力二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思维能力二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为了求解这个问题,笔者曾进行过多次的尝试和探讨,但都没有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是最近在学习一些有关教学改革的资料时,偶尔读到一两篇介绍培养思维能力的经验之谈,并因地制宜地付之于教学实践,才有所“领悟”。

一、以趣激情,诱发想象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与其学习活动本身有联系的,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其听课的反映,才能促使其展开想象,深入思考,达到教学的目的,即所谓的“心中有喜,则其进自不能已”。例如,有位教师讲授《白扬礼赞》一文,在引入课文时,他先把关白杨树的一首诗写在黑板上:“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教师接着有表情地朗诵开了,他那丰富的感情,抒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嗓音,竟然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朗诵起来。朗诵完毕,教者有意识地提问:“诗中所赞美的佳树是指哪一种树?大家见过这种佳树吗?”学生思考片刻,便竞相答问,有的说:“樟树”,有的说“桉树”,有的说“白杨树”……经过对照诗句考究,最后大家一致认定是白杨树。这样以趣激情引入课文,不仅能使学生增强求知欲,而且能激发学生顿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急着去阅读思考。

讲课应富有“趣味性”,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地猎取一些离奇古怪或低级趣味的笑料,以致把学生逗得哄堂大笑,而应该把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把知识寓于趣味之中。

二、设问激疑,启迪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打开学生思考器官钥匙,诱发学生质疑问难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巧布疑阵、激发意向,给学生指导思考的方面找答案的蹊径。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白杨礼赞》一文的第五自然段时,他先把关键性词“笔直的干”“丫枝一律向上”“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等板在黑板上,然后有意识地激发启迪,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去想象白杨树的内在气质,即由“形”到“神”,把问题引向深入:

师:“笔直的干”突出白杨树的怎样言格?

生1:正直!

生2:伟岸!

师:“丫枝一律向上”突出了白杨什么性格?

生1:奋力向上!

生2:力争上游!

……

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回答也很有创意,但也有个别学生并没有回答,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另有所思,顿生疑窦。有个学生提出疑问:“椰树和白杨树相比,不也是参天耸立吗?”这么一问,使大家的思维更活跃了,满堂议论纷纷,于是教者便抓住这一转机,因势诱导,激发学生围绕着“谁美”的问题,深入思考,做到“声入心通”。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白杨树的外部特点象征了北方农民坚持抗战的精神,它的“神美!”

――椰树生长在南方亚热带地区,也和贵族化的楠木一样,在这点上是不值得赞美的。

――椰“美”在“形”,杨“美”在“神”,只有白杨树能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和革命意志。

这些议论尽管不那么“标准”,但它是学生通过思维想象而取得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