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聊城 运河绕“水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闸口遍布运河聊城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就是东昌”这里的东昌指的就是现在的聊城一带。大运河聊城段是会通河的一部分,元二十六年开凿东平安山至临清的运河河道,上接济州河、下通卫河,史书记载“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诏赐名会通河”。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全长近百公里,并连接南北交通命脉,像一条急速运转的水上高速公路,为聊城输送来数百年的繁华。
明清时期,处在运河咽喉要地的东昌府聊城,每年的货运或漕运量达400多万担,河中桅樯如林,商贾云集,彩舟漕船往来穿梭;岸上古迹耸立、百货灿陈,阁楼披红挂绿,处处欢歌笑语,一派繁荣景象。“江北一都会”的美誉就是那一时期真实的历史写照。
与运河其他段相比,运河聊城段的独特之处还在于船闸数量相对较多。史料记载,明、清时在通过聊城境内的运河上有近30多座船闸,因此,流经聊城段的运河也被称之为“闸河”。这些古船闸的功能和作用与今天三峡大坝中的船闸如出一辙,主要是因为河水经过的地区南北落差大,又没有水源补给,为了确保运河畅通,所以利用船闸“以节蓄泄”。
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现在人们能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船闸位于东昌区的周店村,这个始建于大德四年(1300)的周店闸,是一个复试船闸,包括南闸、北闸和月河涵洞三部分,当年靠着这些数米高的船闸控制航道内罐、泄水,以升降水位,从而使过往的船只克服水位落差造成的通行困难。
俯拾遗迹走进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蜿蜒数千里,而现在关于运河文化的博物馆仅有两个,一个是杭州的运河博物馆,还有一个便是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但相较于二者的规模和运河文物的展品,聊城运河博物馆略高一筹。
到了聊城这座运河古都,人们无一不被这座博大厚重的运河文化博物所吸引,博物馆坐落于聊城城区运河畔,东边是古韵悠长的大运河,西临美丽的东昌湖,周围绿树成荫,一派明丽秀美的风光。远远望去,博物馆外观酷似一艘亟待远航的船,几百年前因为舟船竞进,商旅往来带给运河畔无数码头和村落的繁华,如今,那些关于运河文化的遗迹又静静地躺在这艘巨型船只里,所以关于运河的种种追忆,船只应是里面最生动的注脚。
博物馆共五层,有陈列区、收藏区和学术交流区三个功能分区。运河每一次的发展变迁脉络于此一一陈列,逼真的雕塑复原历史场景,无数与运河相关的鱼叉、船篙头、同船钉等的古迹再现。据说,博物馆内的一千多件运河文物大都是从聊城运河沿岸民间征集而来的。一件件珍贵的运河遗物几百年前与运河同呼吸,几百年后又带着时间的沧桑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诉说历史。
展厅内,一个高达一米、重约半吨的石秤砣引人注目,这个罕见的大秤砣是在聊城大码头附近发现的,当年这个秤砣放在码头附近,除了可以像曹冲称象一样放在卸掉货物的船只内,从船只吃水深度测量货物重量之外,也可以做船锚栓系靠岸的船只。除此,馆内还陈列着各种铜钱,据说这些大都是从运河道里挖出来的,是当年过往的商旅为了祈求平安,从船只上抛下来的.因为运河畔建有许多“大王庙”,而大王就是保佑船只运行安全的河神,所以每当有船只从大王庙下经过都会抛下几枚钱币。
除了文物展示,吸引人们的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面对一群群赤膊上阵、佝偻着身子拉纤的工人,行游者仿佛已经听到了响亮的“船工号子”,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劳苦百姓,让运河畔保持生机,让来往的船只顺利通航,让大运河几百年不衰!
馆内二楼专门设置“聊城运河之旅模拟驾驶舱”,参观完文物遗迹的人们可以亲自体验,这是一套高科技设备,可以模拟航船场景,体验者坐在“舱内”,看着运河畔的秀丽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当年,同运河水一起澎湃着向前。
水韵悠悠慢走东昌湖畔
聊城是一座因水而灵动的古城,西南城区的东昌湖烟波浩渺,与大运河和三十几条河流交织,它曾经名为胭脂湖和杭州西湖及南京莫愁湖并称为三大美人湖。驻足湖水边,远观粼粼的湖水,聊城古城和光岳楼依水而立。古老的大运河于此染上了秀气,变得温润如玉。
来到湖水尽头的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伟的光岳楼,衬着落日的余晖将一整片金黄的阳光洒下来,气势非凡。这是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中国十大名楼之一,位于聊城古城的中央,曾经担任“严更漏,窥敌望远,报时报警”的重任。它由四重檐主体构成,高约三十三米,雄伟大气,是见证聊城古老文明的建筑。历史上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集和文人学士登临此楼,凭栏咏叹,作诗赋词,如今保存下来的有一百二十多篇。
现在想要一览大运河在聊城的全貌,人们都会于此登高。举目望去,辽阔的湖水生起渺渺烟波,穿行而过的大运河,蜿蜒向北。还有环城湖西北的湖心岛,别有意境的望月亭,都以轻灵的身姿展现这方水韵的动人之处。运河水沉醉于东昌湖的胭脂娇媚,映衬着朦胧月色,安静而美好,人们可是很难得才能遇到向来背负沉重使命的大运河这般迷人的模样呢。
从光岳楼出来坐两站的公交车,就能到达对岸的山陕会馆,这是一座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当年因漕运繁盛,运河两岸的商业十分兴旺,于是外籍资本殷实的商人主张建造了一大批供人交流娱乐的会馆,例如江西会馆、武林会馆,其中规模较大的八家,号称“会馆”,这个颇与前些年热络的驻京办类似,足可窥见当年聊城运河段的鼎盛繁荣。
山陕会馆位于双街至龙湾船只停泊最多的地方,当年来聊城的山西、陕西商人有千人之多,资本也最雄厚,所以山陕会馆气魄也最大。现在会馆每年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要演戏娱神,并免费接待群众,而且每逢演戏总会人山人海,聊城人喜欢听戏的传统就是从会馆听戏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