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聊城文化与聊城文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聊城文化与聊城文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聊城文学作为聊城文化的一部分,其特征、内容、形式、功能乃至美学风格都必然受到聊城深厚底蕴文化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聊城文学的产生及发展正是与之相对应的聊城文化刻画雕塑的结果。但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对应。

关键词 聊城文化 聊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聊城是一个文化个性十分鲜明的城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聊城文学作为聊城文化的一部分,其特征、内容、形式、功能乃至美学风格都必然受到聊城深厚底蕴文化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聊城文学的产生及发展正是与之相对应的聊城文化刻画雕塑的结果。但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对应。

1历史文化的闪光点

如果说在中国历史文化版图上有诸多闪光点的话,聊城的历史文化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历史古城。聊城地处鲁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处和燕赵文化的边缘交织地界,所以聊城的文学作品中自然又巧妙地融合了重德尚礼的道德精神、崇圣敬贤的历史精神、忠孝精诚的爱国精神和正身修己的内省精神等诸多精神内涵。这充分地体现在以张维芳、姜建国为代表的老一辈诗人的作品中。老诗人多年的文学创作每一笔下无不透露着对生养他这片土地极致而忠诚的热爱。“父亲一生如牛/大山般的艰辛还没拉完/便找了个理由远远地走了”;“母亲没有离去/仍在用她不停的劳作种植缠着我/我也仍用母亲的爱/将自己灌溉”。诗人以虚幻灵动的艺术想象和贴切的比喻,抒发了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和深切怀念,更暗含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2农耕文化的局限性

特定的鲁西地貌和农业文化,让聊城人恪守着保守、勤劳、循规蹈矩又缺少冒险精神的道德准则。这较为明显地体现在九十年代至新世纪的聊城诗人创作中。这时的文学创作普遍多为生活性创作,或是为爱而创作。很多诗人尤其是女诗人都固执地热爱着这片故土,以臧利敏为代表的女诗人大多抒发小感触小忧伤,带有对韶光易逝、人生不可把握的无奈和自怜,她们将这种笔触也同样运用在对聊城大地的书写中。但聊城作家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五四启蒙时期,鲁迅用他辛辣深刻的笔触致力于国民性批判,也是基于他深沉凝重的爱,这种至真至诚却又跳脱出爱之局限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达让鲁迅的作品拥有至今依然无法解读尽透的文学意味和创作精神。而聊城的作家在偏执地表达着感性浓厚的爱的同时,却是单纯而浅层次的,甚至带有溺爱和偏爱的色彩。这种爱遮蔽了他们的洞察力,障碍了他们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挖掘。聊城作家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摆脱农耕文化影响下的局限,拿出“直面复杂现实、惨淡人生和淋漓献血的勇气”,提升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批判力的空间。

3运河文化的新开拓

提聊城离不开水,“江北水城”,水代表着灵性、灵活。大运河穿城而过,滋养着她周围的这片土地,历代人经商经此漕运,审时度势,所以聊城文化里还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精神。谭登坤的《马颊河十二月》,便是借由大运河而开拓出来的地域书写的范本。书中作者描绘的母亲河马颊河像天底下所有的河流一样,带给两岸人民无数福祉和忧患。谭登坤摆脱了以往乡土描写的传统手法,创新性地运用了“双视角”,小心而又大胆地通过角色自由地切换将这条河及两岸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条河滋养着的村庄经历的磨难和变迁,不事张扬地娓娓道出。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谭庆禄的《东乡草木记》,但谭庆禄是用“左传”式的简洁笔法书写对草木的爱,他克服了当代散文的滥情倾向,将自己的熊熊爱火死死地卡在坚硬的文字外壳地下,感情极为含蓄。这是散文创作的又一革新,虽与谭登坤的表达方式截然相反,但两位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大地、运河村庄的爱是一致的。在这里,不得不说,所有的文体中,散文是呈现地域文化最明显的,这与散文的“非虚构性”特点有关。聊城作家中谭登坤和谭庆禄的作品格外体现了地域文化对地域文学的影响。

前面提到,聊城文化和聊城文学之间也存在着不对应关系,这里的不对应,指的是作家对自身文化的超越性。以范玮的小说创作为例,范玮的创作有其自身所不可卸掉的地域特色,但其后期创作愈加受西方小说和西方电影的影响,他的作品更多地向外国作家作品靠近,在其新作《太平》文本中,已经很难辨认出“聊城味”,他扬弃了自身文化的局限,这也是它能走向全国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这篇土地上的历史依然流淌在作家的血液中。范玮的书写,是世界的,也是聊城的。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接壤地带。聊城作家的创作资源正是来自这“两个世界”的挤压,农耕文明和现代文化相冲突之下,聊城作家内心的焦灼和痛苦,那种由土地到摆脱土地的阵痛比较容易出标本性的东西。行走在聊城,血肉和情感都扎实厚重地根植在鲁西大地上,但如果仅仅只是对之前农耕文明的缅怀和对民规乡俗的美好回忆,是出不了好作品的。应该把格局再放大一些,多向外国作家作品靠近,像范玮那样超越普遍坚守着的传统文学质地,才能有与世界交流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刘东方.东昌文化与文学[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 石兴泽.聊城作家群的精神坚守[J].文艺争鸣,2012(11).

[3] 杜德禄.一坛陈年老酒――读张维芳的乡土诗[J].绿风,1996(3):113-114.

[4] 谭登坤.马颊河十二月[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0.

[5] 臧利敏.我不知道风的方向[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