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社会阶层分化、高校校园的组织环境文化和贫困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背景等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应从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开展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发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超级秘书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2]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3]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