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查士标《溪山幽居图》及其绘画风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70年代后期,安徽省徽州地区文物商店(现黄山市)在当地征集到一幅查士标山水立轴《溪山幽居图》,为绫本,水墨山水画,纵105厘米,横30厘米。右上方以行书自题:“沙清岸曲水潆洄,谁筑幽居傍水偎,几拟追寻逢意懒,却将风景画中开”。落款为:“丙辰十月为孚翁先生教正”,据考丙辰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画面右上方钤有“梅壑”、“二瞻”两印,左下角钤有“新篁审定”四字收藏印。此画现藏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
查士标(1615―1698年),清代画家,字二瞻,号梅壑、懒老,安徽休宁人。后寓江苏扬州。明诸生,入清不应举,从事书画。家藏多鼎彝及宋元真迹,精于鉴别。擅画山水,初学倪瓒,后参用吴镇、董其昌法,笔墨疏简,风神闲散,意境荒寒。其与弘仁、孙逸、汪之瑞为“新安四大家”(即海阳四家)。专尚疏淡为其特色。书法师学董其昌,纵逸处近似米芾。传世画如《水云楼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晴峦暖翠图》轴,现藏安徽省博物馆;《云山烟树图》现藏中国美术馆。著有《种书堂遗稿》。
《溪山幽居图》以平远法构图,远景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似隐似现。这种“烟雨迷蒙”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乱树已迷烟漠漠,晚山犹见影重重”的令人神往的境界。查士标曾说“爱画雨滂沱,须带三分米”。中景枯木树林中,隐落茅舍数间,木桥横卧溪水中。近景河面清澈平静,洲渚缓坡翠柳林立。该图荒寒萧疏,明浩幽寂,旷远高逸。查士标师学倪云林,不是专走云林“枯淡”之路,而深得云林的“天真幽淡”,有着自己的秀润笔墨。查士标以简笔淡墨皴、撩、点、染,描绘山峦、云雾、枯木、茅舍、坡石及河面,用笔精确,惜墨如金。此画得米家神髓之意,更取倪瓒澹然天真之韵,又有董其昌遗趣。查士标的山水画转益多师,崇尚疏淡超逸。其自曰:“余近专师倪迂,觉梅花庵主犹未脱纵横习气,乃知善学下惠,正不必拘泥古人蹊径,所谓老僧能转法华,不为法华转也”。查士标善取前人的长处,而不拘一格,体现了作者的特色,同时也表现了海阳四家的审美取向和地域性的时代风格及绘画特点。
查士标的行书题跋,行距字间格外疏朗,有米芾、董其昌之风,贵能于茂密之中具有疏旷之致。用笔峻快清劲,锋款挺拔,笔断意连,纵横开阖,有一种瘦劲刚硬之气,与其山水画一样,面貌秀润,内骨倔强。此图无论从绘画或书法而论,笔简意繁,苍而见秀,枯润兼备,情韵俱足。
在海阳四家及新安诸家中,查士标与渐江画风最为相似,成就最为突出,但各具所长。渐江重骨,笔力道劲,瘦硬通神;士标重韵,墨气苍郁,秀润隽永。浙江作黄山松石,气象高远;士标喜写江南景物,情境清越。渐江得云林之神,士标得大痴之趣。姚翁望在《安徽画家汇编》中记载,王石谷评查士标画:“以石田之笔力,尚不能作云林,而瞻老放笔辄与神似,盖其正与云林无二致也。余安能不倾叹之”。“元有一峰,今有二瞻,幽闲淡逸之韵,冷然与尘凡绝矣”。当时查士标身在新安,师出云林,他与笪重光、王石谷、恽南田等交往甚密,并且在画与字上都深入董其昌三昧。甚至又因自己生年恰巧与董其昌生年的干支同为乙卯,故又自号日“后乙卯生”。其画逸而不野,清新、滋润、典雅,画家秦祖永评其画:“博雅好古,人品极高,画以天真幽淡为宗”。查士标的绘画特色,既不追求形似,刻画入微,又不纵横奇肆,不讲矩度,而是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去体现真山真水的自然气氛,充分地表现了画家自己的那种静谧飘逸、行云流水般的无所拘滞的感情。从笔墨技巧所表现的绘画形式和风格,确实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逸韵味的感受,正如清人汪澹漪评查士标的画具有“别情别趣”。
《溪山幽居图》是查士标六十岁以后的作品,正是其绘画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对研究查士标绘画艺术以及“海阳四家”和新安画派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 (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