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营市度棉花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营市度棉花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东营市土地相对碱化,适宜种植棉花,棉花品质较好,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在160万亩左右,是山东省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棉花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纺织行业的发展,全市纺织企业已有30余家,纺织能力已达160万锭,年用棉约8万吨。天信纺织集团、三阳纺织集团的两种精梳纱线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山东俊富、大海集团、昊龙集团等企业多项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称号,是全市争创名牌最多的产业。

2009年度东营市棉花市场基本情况

1.受气候影响,棉花产量降低。据统计,东营市2009年棉花面积170万亩,今年皮棉总产约9万吨,比上年减产近两成。棉花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气候条件:一是降雨量大,总体降雨比上年多了100多毫米,特别是棉花苗期普降大到暴雨,造成棉花生育延迟。二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温度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每旬温度比往年降低0.5℃~0.7℃。三是光照少,7月份每旬比去年少10个小时的光照,8月上旬少8个小时的光照。由于以上气候因素,导致棉铃脱落率高,中空,结铃少,产量降低。

2.棉花价格持续走高。受全国棉花产区大多不同程度减产影响,加之纺织工业开工率比去年冬有明显提高,皮棉销售价格也是一路上扬。东营地区9月中下旬籽棉上市收购价在6.10元/公斤左右,10月上旬在6.4~6.6元/公斤之间,收购后期达到7.80~8.00元/公斤。

3.资源抢购现象突出。由于东营棉花品质比周边地区棉花好,出现了外地加工企业、棉商抢购籽棉的现象,推动了价格的攀升,棉农由往年惜售转变为随摘随卖,棉花收购加工周期大大缩短。皮棉销售同样遇到类似情况,包括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内的外地棉花经营商、江浙地区纺织企业在东营地区大量收购皮棉,加工企业销售形势看好,皮棉价格持续走高,部分时段创历史新高。

2009年度东营市棉花质量情况分析

(一)2009年度棉花质量基本情况

为全面掌握棉花质量整体状况,我们对2009年底前全市27家棉花加工企业加工检验的122610包棉花质量进行了统计,并与2008年度的147966包棉花检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2009年度棉花在感官质量相近,纤维长度、纤维强力均有明显差距,整体质量低于上年。

1.棉花品级质量稳定。2009年棉花外观质量较好,绝大部分为3级棉花。具体品级分布见表1。

统计数据表明:品级分布大体相近,但高品级棉花由2%下降为0.3%。

2.棉纤维长度显著降低,2008和2009年度棉纤维长度分布见表2。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度棉花纤维长度28毫米级及以下为主,较上年短约1毫米。

3.棉花马克隆值偏高

2009年棉花马克隆值偏高,以B2、C2级为主。统计结果如表3。

统计表明:2009年度棉花马克隆值A级、B2级占棉花总量98%,而2008年度A级的占到50%,2009年度棉花成熟过度情况严重。

4.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显著下降

2008和2009年度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统计情况如表4。

对比可以看出:2009年度棉花中等强度的占80%,强和很强等级的棉花很少,而2008年度棉花中等强度占四成,强与很强等级占到60%,表明2009年度棉纤维断裂比强度下降。

(二)质量状况简要分析

影响棉花品级的主要原因是棉农采摘、存放、出售过程中,不同时期采摘、不同品质的棉花掺混出售;棉花商贩将不同农户、不同品种的棉花一起收购,甚至有意掺入低等级棉花;加工企业不能分等分级收购加工,造成皮棉质量降低,尤其是高等级棉花缺乏。据估算,如在采摘、收购、加工环节分等分级管理,2009年籽棉可加工出20%以上二级皮棉,按年产量10万吨、差价200元计算,混等混级造成400多万元损失。

棉花纤维长度小、纤维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棉花生长期阴湿天气多、降水量大,影响细纤维生长,其次是棉花加工季节天气干旱少雨,籽棉过于干燥。据统计,2009年皮棉回潮率6.5%以下占70%以上,显著低于2008年的8.5%,明显低于理论回潮率8.0%,籽棉过于干燥导致加工过程中棉纤维断裂较多,造成长度损失。

2009年,东营地区棉花与周边地区、邻近省市相比棉花质量高出一个等级,加剧了棉花商贩、加工企业到东营抢购籽棉的趋势,资源抢购造成市场混乱,导致籽棉价格过高,本地加工企业收购量少,加工周期短。

提高棉花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0年受春季持续低温影响,东营市棉花种植期推迟10天左右。生长中期雨量适宜,光照充足,棉花长势良好。8月份以来整个东营地区阴雨连绵,长期寡照降水,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预计总产量减产40%以上,衣分率下降2~3个百分点,品级下降1个级,棉花纤维长度也有所下降,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建议:

1.积极推行棉花行业名牌战略。积极引导、鼓励棉花企业参加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扶持部分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质量管理好的龙头企业牵头,成立集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合作组织,统一提供棉种、生产资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提高棉花的品质、一致性,发展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指导企业增加设备投入,完善加工工艺,配备籽棉烘干、给湿设备,生产高等级棉,争创品牌产品。

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棉花市场监管。严格棉花收购、加工的资格审查,工商、税务、质监、经贸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大管理力度,加强部门联合形成合力,加强流通管理,提高流通效率,扶持正规新体制企业做大做强,取缔非法棉花加工,严厉打击棉花质量违法行为,规范棉花市场行为,稳定我市棉花生产,避免大起大落,保护国家、企业、棉农的长期利益。

3.加大对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的政策支持。棉花加工企业收购资金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与其他商业相比有资金供应优势,但农发行棉花信贷政策十分严格,手续复杂,许多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无法得到他们的支持。确保新体制企业优先贷款、及时发放的政策落到实处,对于企业争取时间,收足货源,减少小型设备对棉花资源的浪费破坏和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棉农种植管理的技术指导。目前,东营市棉花种植仍然处于农家分散种植,每个县种植品种数十个,田间管理缺乏科学指导,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差。农业科技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选择适宜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走科学种植、规范田间管理的标准化种植,同时引导棉农改变采摘习惯,交售高质量的籽棉。特别是像2010年出现了春播时持续低温、夏季干旱少雨、秋季阴湿洪涝情况下如何减灾保产,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东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