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大众传媒对二人转文化转型的重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众传媒对二人转文化转型的重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我国,民间文化因大众文化的流行而呈现出被边缘及神秘化的生存态势,有学者指出,大众文化的喧嚣取代和压抑了民间文化,使之走向沉默。而时下,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一向以低级趣味著称的东北二人转唱遍了半个中国,与歌舞等艺术样式同登大雅之堂。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统一正在以新的视角被诠释。

二人转作为民间文化的历时性考察

民间自发的原初性。作为流行于东北三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二人转的形成追溯至今逾200年历史,至上世纪80年代,民间自发演出团体近80个,“取之于民”使二人转素有“农民戏”之称。它以农民自有的方式形成了对生活的娱乐化思考,满足过着相似生活、有着一致趣味的群体需求。二人转以“作者式文本”的方式呈现,创作者既创作出作品,又是作品的欣赏者,在接受的同时又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意义。二人转的精神内核正在于此。

二人转原初性的另一表现是,言语粗俗、插科打诨等构成了它的主要表意方式,并以满足人的原始欲望为主要动机。例如,二人转选段《皇亲梦》中:

“那潘小姐遇上色狼了,这可坏事啦。”

“没事,别看刘总管眼珠子焦绿,浑身充满了,可对潘小姐来说,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形不成恐惧。”

“为啥呀?”

“因为刘总管是太监呗!即使有作案心理,可是他没有作案工具。”

它是区域群体精神享乐的工具,这种文化气质注定是平庸、低俗而轻松的。

非商业化的传播方式。相对于大众文化的“非本真性”,民间文化表现出了独有的本真性。如同民歌、曲艺等民间文化样式,二人转也是群体表达自己情绪、希望和想象的手段。大车店、秧歌会、屯场等群体性娱乐地点构成了二人转主要表演场所。在“唱屯场”中,场院、炕头十几人围坐一堆,二人转登场表演。制造元素、追求利润尚未成为这种文化行为的主要意图。二人转的小众传播使其发展受到了在地性限制。

大众传媒二人转的重塑: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娱乐意义

传媒关注:二人转突破在地性限制。在不同文化交织成的文化圈围中,当民间文化的传播环境从有机社会转为组织化社会时,它必将成为大众媒介的“新宠”,并按照大众文化的模式满足公众娱乐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化的沉默与崛起,区别在于其创造者是否借助大众媒介带动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1990年,赵本山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携小品《相亲》亮相春晚。大众媒介的关注使二人转突破了在地性限制,具备了公众集体创造的大众文化雏形。

可以看到,《相亲》及此后的赵氏小品,其表现方式皆脱胎于二人转样式:农村题材及人物角色+工整对仗的台词+杂技类绝活表演,中间用类似相声的段子相启承,二人转选择了以小品的方式被公众认知和接受。

传媒重塑:二人转的文化转型。市场经济作为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被确立后,大众文化的规模生产具备了合理性依据。赵氏小品应潮流展开的系列创作开始成为一种高度参与的文化形式。它契合了中国9亿农民的娱乐需求,亲和力、土根性使大众从文本中寻找与自我生活的关联,接受属于自我的意义与快乐,这为二人转的大众文化转型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受众基础。

作为当时小品唯一的传播媒介,电视带有明显的大众文化倾向,因此,它所呈现的内容充满了迎合大众的预谋炮制色彩。这使得赵氏小品在连续十几年的春晚中收视率居高不下,拥有了独特的大众文化话语权。

传媒营销:作为文化商品的批量复制。二人转在衍变为赵氏小品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受众从中找到了相似的演员、语言、道具。《刘老根》、《马大帅》,接二连三的续集,文化商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同的生产手段“被迅速而大量地拷贝,使得自身成为无穷无尽的复印件,从而成为批量制作、批量生产但又脍炙人口的艺术快餐”。

传媒显示出制造神话的巨大功能。巧合的是,电视剧成为传播二人转的主要形式;不同的是,电视剧已成为大众文化的典范,使二人转被不自觉地纳入意识形态范畴。

二人转“主动参与”大众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意义

在意识形态规范内,这股源于二人转的文化热潮使全体民众持续了近二十年的娱乐狂欢,同时,也实现了二人转从窄众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变。

如今,二人转已转战华北、华中、华东近半个中国。二人转被广为接受,关键在于二人转在不失母体、不失大俗的同时,被全方位地进行了创作整理:不被文化主流认可的元素已不复存在,演员除了在着装上保留二人转的原初态外,其表演主题、动作、道具都符合文化主流的框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二人转借鉴了大众文化模式,在既有意识形态指设内调整传播策略,靠近文化主流,在多元文化圈围内逐渐被认可。

思考民间文化在大众媒介环境下的未来发展之路

作为民间文化的典范,二人转的转型取得了成功,也为我国其他民间文化的未来之路提供了诸多启示。但这只是某种层面的借鉴,文化的特质性决定了各自文化发展之路的特殊未来。

大众媒介时代,同类文化之间,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之间,皆不可简单地被认为是“对立”抑或“合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交织状。民间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自身传播方式和在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化策略,在保留民俗性的同时,积极地将自身纳入大的文化语境中,不是在寂静中陨落,而是在沉默中爆发。

参考文献:

1.孙逊:《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3.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4.孙爱军:《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维度》,大论文网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