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建筑底部与城市的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建筑底部与城市的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栋栋建筑屹立在城市当中,占据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标心立异地玩弄着各种元素和手法,每栋建筑就急切地渴望成为这个城市(至少是这块区域)的标志,一栋栋所谓的地标建筑,犹如仇敌似的排列在街道两边,可他们除了为他们的业主带来经济利益,究竟还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呢?忙碌中的冷漠面孔,纷乱拥挤的交通,污浊的空气,得不到阳光的窗户,找不到地方停放的汽车。建筑构成了城市,同时建筑也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建筑作为见证城市和人群之间最为直接的交流载体,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和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当我们漫步街头,满街都是标志性建筑,可是否还能找得到让自己心灵为之一动、产生共鸣的建筑,是否还能找得到体现这座城市性格的呢?作为建筑师,我们有责任,让我们设计的建筑给予城市更多的方便。城市是开放的,我们的建筑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建筑立面之外的朋友。正如吴良镛院士所言:“城市化急剧发展,已经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迫切需要用城市的观念来从事建筑活动。在未来的世纪里,建筑师如果不注视城市,不具有正确的城市观,就不能了解世界,也不能全然了解建筑的任务。”在今天,我们只有站在城市的高度去理解建筑,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建筑融入城市。

由于地价和其他原因,在城市的市中心,往往立着的都是高层建筑,而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往往是扩大的裙房。建筑底部作为建筑与城市建立的最为直接的联系,也正是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统一性和连续性的关键所在。以下就分析高层建筑几种底部空间处理形式,为建立起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统一性和连续性提供一些操作方法。

一、内凹式

内凹式指在用地非常紧张而又为了避免城市街道与建筑生硬碰撞而采取的一种较被动的设计方式。实践中,常将建筑底层平面向内形成凹弧或凹折,从而自然在建筑入口形成缓冲空间,在这个区域中可以留出车道,设计花坛、喷泉等建筑小品,同时又可以形成视觉焦点,导入人流,具有内聚性,如由约翰・波特曼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杭州凯悦酒店,其酒店部分的平面为半圆形,一方面极大限度使住在此处游客能够饱览西湖秀色,另一方面新月形平面形式又自然形成了车道,方便游客进出酒,从而达到西湖秀美自然景观与建筑外部空间协调统一。

二、退让式

退让式指在建筑用地较为宽松、建筑物功能复杂或者由几幢不同建筑物组成的综合体中,设计者主动将高层建筑物或者公共建筑物与用地红线退让一定距离,留出广场绿地,或者围合成一个内部广场,满足人流疏散需要,吞吐吸纳人流,避免大量人流涌入街道,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空间层次,丰富城市空间内容。只要用地满足,这种方法在城市高层建筑设计中较为多见。

三、架空式

架空式,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之一,在现在的建筑实践中常常有用,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沿街高层建筑或建筑物沿街转角处理上,利用柱子或其它支承结构,将建筑物底层全部或部分架空,并且在架空部分种植草木,利用台阶形成下沉式广场或抬高地面,或放置某些街道设施,如地铺面、街道树、自动售货机、公共电话亭等,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使人们能够自由串行于建筑物底部,避免日晒雨淋,增大人们交流机会和步入沿街商场娱乐中心机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造变幻街景和艺术效果,减少人们在市区的拥挤压抑感。高层建筑架空,这在人多地方的香港尤为显著。如小波特曼设计的位于南京路的上海商城,将底层大面积架空,在里面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庭院和中庭,开辟了一块“闹中求静”的净土。

四、敞廊式

敞廊式,这种方式常与气候结合紧密,尤其是在炎热多雨的地区,通过沿街设计的开敞式连廊,留出步行空间或者人行道,这种连廊高度可以是一层或者二层,如福建厦门的“骑楼”和金陵东路沿街“骑楼”,也可以是高达数层,如上海的八佰伴商场门廊等。综合式:由于建筑设计复杂性和多样性,实践中人们处理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关系上,常不局限于单一的采用以上的某种方式,而是将前面的几种手法串插组合,有机的应用于某一幢建筑中,创造出丰富的沿街建筑城市空间。

五、中庭和室内步行街

在当代,建筑不断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而演化成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建筑开始积极介入城市领域,接纳了原来越多原本属于城市的职能。建筑引进了城市街道,构成了室内不行街,同时也为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祈祷一定的作用;建筑引进了城市广场,构成了室内中庭,为忙碌的城市构筑起一个短暂的休息平台。香港汇丰银行是这种类型的典范。

六、综合式

由于建筑复杂性和多样性,实践中人们处理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关系上,常不局限于单一的采用以上的某种方式,而是将几种手法串插组合,有机的应用于某一幢建筑中,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城市空间。

妥善处理好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和具有现实意义。在城市设计的立体化和室内化与建筑设计的社会化和巨型化交融的今天,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不断地靠近,周围城市和建筑的分界的建筑立面也在不断地被模糊。站在城市的角度上看建筑,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更深。

正如齐康院士所言:“不懂得城市设计的建筑师绝对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师”。以上总结希望能为建立起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统一性和连续性提供一些操作方法。

(作者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