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方法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方法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不足,并探析教务管理工作优化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84-02

从1999年至2010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底,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达1246所,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904人,高职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在高职院校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务管理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培养出的大学生的素质和质量。因此,教务工作只有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本文探析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连续性。高职教学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连续性。正常情况下,教务工作在学期开始前就已完成教师的授课安排、教室安排等,期末要收集学生成绩、试卷、试卷分析、教学日志等,连续性明显,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可忽视,以免影响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二)繁杂性。教务管理工作包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籍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大量烦琐而复杂的内容,这些工作又涉及与教学相关的文件档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质量评价等,教务管理人员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统计、保管,确保教学文件资料的规范与完整。

(三)服务性。教务管理人员作为学院、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纽带,除了做好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做好服务工作。例如,常规教学的协调运转、教学任务的下达、学生的课程重(补)修及学籍管理、网上教学评价等工作。此外,还需完成上级和学院领导布置的工作、为院系领导提供教学方面的数据等。这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具备服务意识,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四)指导性。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务管理的需要,教务管理部门要经常深入系部,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教师能力以及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检查和指导工作。例如,指导性的听课,听课结束后,要及时肯定成绩,对教师给予鼓励,同时要客观地指出缺点和不足,帮助教师及时纠正。在管理中加强指导,在指导中促进管理,不断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务管理工作在对象、内容、范围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教务管理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人认为教务管理只是一些简单事务的叠加,不需要动太多脑筋。此外,教务管理人员在职称、职务等方面,与同学历的人相比机会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务管理工作重复性较大,工作人员大都在做着相同的工作,这使得他们渐渐失去工作热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二)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缺乏创新意识,未能主动思考如何使管理工作更规范、更合理、更高效。另一方面,教务管理人员缺少业务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难以思考出新的教务管理思路。大部分教务管理人员整天埋头于事务性工作,思想比较保守,信息比较闭塞,导致教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方法手段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创新思维的发挥。

(三)教务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相对较低。据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评估办调研数据统计,在调研的17所高职院校中,大多数的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务处人员的配备。公办学校的教务处一般都配有l正2副的领导干部,年龄、职称、学历相对分布较为合理。但多数民办学校的教务处呈低龄和低职称状态,结构有所欠缺。具体如下:在188名教务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有26人,40~49岁的有46人,30~39岁的有44人,30以下的有7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45人,本科学历的有101人,专科学历的有30人,其他学历的有12人;职称结构上,正高3人,副高32人,中级44人,初级及以下109人。

三、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的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优化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

(一)教务管理人员应转变教育观念,乐于奉献,努力提高专业素质。教务管理人员的岗位既平凡又重要,在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务管理人员要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这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既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还要能够承受各种挫折、误解、委曲,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只有这样,在繁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才能善于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因此,教务管理人员应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具备强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教务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学习,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熟悉和掌握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工作。教务管理是教学的核心,要把政策的原则性与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妥善处理各种关系,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教务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况,如授课教师未到,教室安排上出现冲撞等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灵活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针对目前教务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知识较欠缺和管理方法不当等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会、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编印学习资料、组织高职院校间参观学习、支持教务管理人员攻读高层次学历等方式,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再充电”,使他们进一步熟悉工作流程,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二)注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应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健全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教务管理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二是合理运用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务管理人员,做到权责明确、分工到人。建立健全教务工作考核制度,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津贴、晋升、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