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中的汉英旅游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旅游翻译体裁属于“呼唤型”文本。它冲破传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旅游材料。本文将以旅游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的功能,并探讨省译、增译、拆译、改写和篇章整合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翻译;呼唤性;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1功能翻译理论综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其核心在于3个方面:翻译的实质、翻译过程的参与者以及翻译功能理论的原则。其代表人物有赖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等。1971年,赖斯在她的著作《翻译的批评性和限制》一书中,首先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在认同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同时,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也就是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从而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1984年,曼塔利将功能翻译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她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她的“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这一概念。传统的“翻译”只涉及原文的使用,她则把“翻译行为”看作是一种“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从而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ion)两个概念。德国功能学派的最后一位主导人物诺德则对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并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忠诚”(functionality+loyalty)原则。总之,文本类型和翻译类型学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依据。功能翻译理论跳出了对原语文本一一对应转换的樊篱,将“翻译放到了一个综合原文作者、译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多重关系的动态的行为范畴,从文本的交际功能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2旅游翻译的特点
2.1行文用词华美
汉语旅游材料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显得“文采浓郁”,辞藻的渲染加上汉语言常采用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使得文字力求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意盎然的境效,给人以美感。
2.2文化上强调“意与境混”
汉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体的景象获得抽象的人格与情感,做到情与景相融、虚与实相生、意与境相谐,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内在和朦胧之美。其语言表达常常人文色彩浓郁,物我一体,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
总之,汉语旅游材料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文采浓郁,大多依靠华丽辞藻的渲染而不是物象的明晰展示。其语言表达常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以求行为工整,声律对仗,文意对比,达到意境美、色彩美、音韵美和情感美,以及诗情画意、情意盎然的效果。这极大地迎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汉语旅游文体特征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是旅游翻译能否实现其“呼唤”功能,有效达到交际目的的关键所在。
3汉语旅游材料的翻译策略
汉语旅游材料文本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多重性,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3.1省 译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存在无多大实用价值的表达,若全盘直译出,会破坏译文美感,致使臃肿堆砌。为保证译文流畅,必须对原文进行删改,以有效吸引读者。
例如:她(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at some place, fl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
3.2增 译
增译就是对原文中一些带有源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在译文中,采用适当阐释或加注释的形式来明确原义,避免译语读者的误解或不解。
例如:(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桃花源》画册
taohuayuan(the peach flower source)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256~439a.d),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618~709), 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960~1297), 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1279~1368).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1911), it was almost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its restoration was made from the year 1949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贾文波,2003)
3.3拆 译
由于汉语不可能在句型结构上与英语完全对应,翻译时必须从结构上对原文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
carrying distant mountains in the mouth and swallowing the yangtze river, the vast and mighty dongting lake stretches endlessly. it turns brilliant in the morning and gloomy at dusk. the scenery abounds in changes.
3.4改 写
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汉语讲究声韵和谐,整齐对偶,表现为大量使用四字结构和华丽辞藻。在描写景物时,喜欢用大量形容词,讲究诗情画意。因此,对景物描写中过多的言辞渲染,有可能被英语读者认为是极度夸张。英译时,不应将原文内容以及大段的华丽辞藻和平行结构逐一直译,而应根据英语景物描写的规范加以调整。
例如: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沿湖四周,花木繁茂;群山之中,溪泉竞流;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湖光山色,千古风情,令多少人流连忘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真是恰如其分。[2]
situated to the west of hangzhou, the west lake area covers 6.03 square kilometers. the causeways. bridges, pavilions, springs, trees and flowers in and around the west lake make it a paradise on earth, where one can’t tear himself away.
3.5篇章整合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汉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如果按字面翻译成英语,必然使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预期的译文功能,达到吸引游客的宣传效果,可酌情对那些一时无法翻译或者勉强译出却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进行重新组织,甚至可根据译人处理同类语篇的习惯加以改写。
例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塔高468米,三面环水,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3]
这是一个由散句组成,典型的汉语句子,句中短句一个接着一个。英语讲究句子结构的完整与严密。如果按常规直译,造成的结果或是不合英语语法,或拖沓冗长。因此,我们可采用改译法化零为整,将其缩合成符合英语习惯表达的译文:
situated on the huangpu river and at the point of lujiazui in pudong. 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and television tower is surrounded by waters on three sides and faces a row of buildings of variegate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s in the bund across the river. this 468-meter-tall tower ranks first in asia an d third in the world in height.
综上所述,旅游翻译是架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有助于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为有效达到旅游材料的翻译目的,译者应以翻译功能理论为依据,从传播中国文化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同时把握好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酌情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使原文的意图及内容能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译文读者,进而获得他们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26~127
2 张建平、陈二春.论旅游文本的语篇功能与英译[j].商场现代化,2007(493):207~208
3 janry.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旅游风景区导游词,2007.9.11.
/article.asp? id=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