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免费》记叙文写作课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免费》记叙文写作课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和表达两块,在内容要求这一块,一类卷和二类卷对立意和选材的要求保持着一致的步调:凡是在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的范围内选题、立意者均视为符合题意。如果要求再高一点,就是在发展等级中,一类卷要求深刻,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由此可见,选材和立意一脉相承,训练的时候需要兼顾。

一次作文课上,我们练了这样一道材料作文: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要求: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记叙文

作文批完后,经过整理,发现学生在立意上出了不少问题。我一一整理好印发给学生:

第一种,将“免费”置换为“降价”或是“无私奉献”,丢掉“免费”本身的内含。这样的立意毋庸置疑地偏题了,不管学生选择怎样的题材都无法挽救。

第二种,误解题意,把“免费”写成了“不免费”。比如开头引用“天下不会掉馅饼”或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写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勤奋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最后得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是不免费的,需要付出最艰苦的努力。严格说来,这样的立意和选材属于偏题。

第三种是穿靴戴帽式。前面写一个完整的也饱含温情的亲情故事,然而行文几乎不提“免费”两个字,只在作文的结尾,贴一下“免费”的标签。

第四种是立意不够明确。一会儿描写一段材料说“免费”好,转眼又描写另一个材料说“免费”不好,最后作文没有一个统一的立意。一篇作文要有中心立意,最起码做到集中和鲜明。

第五种可以归结成撞车严重。好多同学写商场搞免费活动,最后让人上当受骗。这类题材固然可以写,但写的人太多,若自己又不能出新,不能深入,就很难得高分了。

同学们在组内进行了分析反思,找出合作小组中每篇作文立意上的偏误。然后我们一起归结缘由,并给出修改建议,梳理如下:

首先,一二两种问题的失误群体很小,要么是标新立异而不得,要么是自吐舌头,承认审题不清仓促下笔。这类人点到为止,他们很快知道在重新再写的时候“改邪归正”了。

其次,第三种情况在学生中体现的较为普遍,几乎每组都有一到两篇。同学们分析是因为很多人尚未形成感知生活的习惯,或者不懂得在平时注意去积累生活中细微的素材,脑子里所停留的只有那么几件反复在写的亲情往事。每每拿到一个题目,来不及多想,就先把那个熟悉的又似乎有点沾边的故事叙述出来,等想到要扣题的时候,已经洋洋洒洒到了文末,不得不以贴“标签”了事。这样的亲情类文章并非不适合写这个题目,但是需要技巧,作文在行文过程中必须时刻扣住主题。

另外,第四种“墙头草”般的情况也不难修改。这类同学一般都是动笔前没有进行整体的构思,头脑中的立意还未明确,想到什么材料就先写出来,不知不觉中因为构思不明,所以立意不明。他们需要重新选择一个鲜明的立意,并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吸取这类错误的教训。

最后,第五种“撞车”情况是最为普遍的。学生拿到一个题目,找不到一个既切题又独到的材料,或者说对于同一则材料生发不出与众不同的体悟。这个火候是欠在平时的,由此可知感知训练是何等重要,感知训练必须以不同的形式渗透进学生的生活,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积累那些被我们重点体悟过的生活的细微处。时常反思和生发拓展开去,这样我们对某个场景、人物、事件的印象才会更加清晰,认识也会更加深刻,大面积“撞车”现象才可缓解。

那么,如何看待“免费”呢?经过讨论,我们整理出一些相对独到的选材和立意方案:

1.写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还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免费的活动,让人们大受其益。

2.老人持“老人卡”上车,反而遭到一些人冷眼。文章呼唤在物质上“免费”后,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3.商场免费容易受骗,而免费的亲情永远不会受骗。两个故事交织一起,相互映衬。

4.家境贫寒,父母给自己买了一些营养品,说是单位免费发放的。自己后来知道了,也要让父母“免费”享有幸福晚年。故事感人,融入真情。

反思一下我们的训练目标,发现即使第五种情况依然存在,我们还是可以保稳基础等级的,很多学生都可以做到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材,使立意符合题意。但是要力求发展等级,增加达到发展等级的作品比例,则任重而道远。

夏文静,江苏白蒲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