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申美Z 终将消逝的经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申美Z 终将消逝的经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5岁末,申美Z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珍奇柜”于上海学古斋画廊举办。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的代表作《翻译》系列、新作《绘画》系列,及其以往实施的“洗手间计划”的成果。申美Z的作品多以中西方传统雕塑及器皿为原型,并以肥皂为材料进行塑造。艺术家通过观念性的媒介应用及制作方式呈现了那些脱离了原有语境的“文物”,展现了其对事物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存在意义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艺术汇:你所塑造的形象多以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造像及器物为原型,这种当代性的转换是如何实现的?

申美Z:我作品中的形象并不是由我创作出来的,而是我们生活中会看到的经典形象,比如东方的佛像、器皿,或者西方的古典雕塑等等。这些原本以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的作品被统一以肥皂材料塑造。虽然这些形象都是很严肃的,但是它们在脱离了原有的语境之后,变成了完全陌生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使东西方的文化交集在一起。我的作品也会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展出,肥皂虽然是具有当代性的,放在博物馆里就产生了像文物一样的感觉。

艺术汇:从90年代末,你便持续以“肥皂”作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对这一材料的应用是如何开始的?

申美Z:我在首尔大学学习雕塑的时候主要是模仿西方的经典作品。那时对西方古典雕塑原作的认识都是从美术文献上面获得的。后来我去伦敦留学,当亲眼看到这些雕塑原作的时候,我感觉西方古典雕塑的材质很像肥皂。我想,之所以我觉得它像肥皂是因为我是以一个来自东方的外国人的眼光去看待它的。于是,我想通过肥皂这种材料表明我是来自另一个文化圈的艺术家,并以此表达我的观念。

艺术汇:肥皂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会比大理石、青铜、陶瓷等媒介更快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后者恰恰是制作传统雕塑与器皿时所常用的材料。通过展现这种持久性与短暂性、坚固性与易损性的对比,你意在传达怎样的思考?

申美Z: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使得人们通常认为西方的经典作品都具有永恒的价值。然而,肥皂却是容易消失的东西。我通过用肥皂塑造西方经典雕塑这种方式,提示观者他们所认为的永恒的东西也会消失。这会令他们感到不安,有反讽的意味,也是对西方中心价值体系进行的挑战。

艺术汇:《翻译》系列是你多年来延续创作的一个作品系列,也是你以肥皂为材料进行创作的起点。“翻译”在这里指的是将传统翻译为当代,还是将一种文化翻译成另一种文化?

申美Z:“翻译”一词在这里指的并不是将传统翻译成当代,而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以语言翻译为例,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往往会产生理解上的隔阂,所以有的时候会采用意译的方式。我的作品虽然不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但观众同样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我所想要表达的东西。

艺术汇:在《翻译――青铜器》这件作品中,你塑造了被压塌的青铜器的形象,这似乎具有某种观念上的象征性?

申美Z:这件作品并不是我预想后的创作。在为我的雕塑作品贴金箔的时候,有人不小心把雕塑的表层压塌了,之后被损坏的作品就被搁置到了一边。偶尔看到它时,我就会联想到从地下挖掘出来的那些被压坏了的青铜器,于是就产生了这件作品。文物之所以被认为是很重要的、需要被保护的,是因为它具有时间性,我们通过这些文物,可以了解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它具有金钱不能替代的价值。这件作品含蓄地表达文物所具有的时间性价值。

艺术汇:在《鬼魅》系列作品中,传统器皿的外部纹样被去除,而仅保留了对传统器形的塑造,这令观者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产生了一种不真实感。一种时空的错觉。

申美Z:就像我前面所谈到的,如果在相同或类似的文化圈内进行语言翻译就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可是如果处于不同的文化圈,想要传达其中的意思就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系列中的作品《花瓶》直接呈现了中国陶瓷的华丽纹样,而《鬼魅》则只留下器皿原有的形状。不同文化圈的人,比如土耳其人看到这组作品,也许就会联想到自己国家的器皿。我正是希望观众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我的作品。《鬼魅》遗漏下的是器皿的表象,我希望观众关注的是它的精神内核。

艺术汇:去年你开始了《绘画》系列的创作,尽管你采用了古典油画框,但“画面”却是由肥皂制成的,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画面会产生物理变化,这似乎传达出了一种对“物质性”的强调,作品依旧是具有雕塑内核的。

申美Z:这次在学古斋的展览名为“珍奇柜”。西方在出现美术馆之前,人们会把收藏的古董、绘画陈列在自家的橱柜之中,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多,就需要扩展储藏空间,于是逐渐演变为美术馆的形式。绘画本身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我的《绘画》系列尽管看起来是绘画作品,但同时它们也是我以“肥皂”为媒介进行创作的延伸,也就是说我是用肥皂雕塑来表现绘画的,所以《绘画》系列也存在一定的物质性。

此外,这个系列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以一种单一的颜色呈现的,就像《鬼魅》系列一样,我希望观众看到作品之后可以从自己的观点及文化视角出发,联想到不同的意义。比如,东方人看到后也许会联想到风景画,而西方人也许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艺术汇:在自2004年开始的“洗手间计划”中。你把用肥皂制成的雕塑放置于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内供人使用。之后又将它们收集起来展出。据悉,“洗手间计划”也会在此次学古斋个展举办期间在上海的美术馆及艺术区实施。公众的参与成为了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肥皂制成的雕塑作品的消耗似乎是对雕塑被腐蚀过程的一种模拟?

申美Z:在“洗手间计划”中,我通过把作品放在洗手间供人们使用,使作品变成另外一种形象。而这种变化不是由我左右的,而是由他者完成的。虽然在博物馆中展出的物品在现代人眼中是文物,但它们一开始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并不是文物。比如,一把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茶壶最初是供人使用的,而现代的人却把它看作是一件需要被保护的文物,此时它的实用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了。“洗手间计划”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亲身体验到一件作品是如何被风化并最终成为文物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呈现了我对文物的永恒性及其原有价值所提出的疑问。(采访/撰文:王薇 图片提供:上海学古斋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