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暑小暑养生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暑小暑养生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所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暑者,热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六月节……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榇蟆!笨杉,大暑、小暑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段时间经常会出现高温湿热的天气。正所谓“酷暑难耐”,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养生方法也呈现出相应的特点。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天气变热,并随暑降雨,气候逐渐潮湿,人容易感觉倦怠、心烦。

小暑时节重在护阳

1.顺应“五脏主时,春夏养阳”的原则,宜晚睡早起,少动多静,以防阳气外泄,正如人云:“听曲消愁,胜于服药”。

2.适当补水,有利于排汗(排毒),但不可暴饮,以免稀释胃液、降低胃酸的杀菌作用,还会增加心、肾负担。

3.饮食以清淡为佳,少辛辣、油腻。如:早晚喝点清热暑荷叶粥,多吃点黄瓜、西红柿、苦瓜、西瓜等清热利湿的瓜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芹菜、通心菜等。这些蔬果是驱秽、泻火、解毒、护阴的明星食材。

4.小暑重在护阳,夏天虽热,不可近距离吹电风扇,以防受风过多或不均,从而使体温失衡、排汗不畅,引起头痛、头晕和全身不适,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面瘫。

5.“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以防暑热湿邪引发关节炎、风湿症。

6.忌夜卧不着衫,袒胸露脐而受风邪。因“风”乃万病之长,善游走且数变,易伤脏腑经络,导致内热郁滞而舌红、面赤、身痛。

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太阳正值黄经120°,乃全年日照最长,温度最高,且多雷和阵雨频发之季。民间有“大暑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的习俗。由于高温闷热,人们易烦躁上火、汗流浃背,稍有劳逸不当、饮食不洁,便可能中暑或腹泻。

大暑时节重在调养心神

1.中医称大暑期为“痊夏”,俗称苦夏。此时,养生重在调养心神,即借宁静致远的心态,以防热邪伤身,正如俗话云:“心静自然凉”。既要保持神清气和、胸怀宽广,又要抒发乐观情趣,以利于气机的宣泄通畅。

2.饮食清淡,多蔬果、少油腻,适当吃点“苦”。苦味食品中的生物碱有消炎、消暑、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大暑时节,肠胃蠕动减弱,故借蔬果之清淡和小苦的寒凉,缓解脾胃的胀满雍滞。同时,夏天人体热能消耗大,必须及时补充营养,以防头晕脑胀、四肢乏力。推荐的食物有苦瓜、莲子、洋葱、白菜。

3.适当运动,不可过劳。夏日运动最好选择游泳、旅游,拥抱大自然的江河湖海、名山古寺,爱好文艺的朋友可以写生、摄影、听音乐会,既可锻炼身体,又愉悦情操。

4.不宜贪吃冷食、夜晚露宿。盛夏暴饮冷食,刺激胃肠蠕动,会缩短食糜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影响消化吸收。过凉的冰冻冷食还可能造成胃肠痉挛,导致腹泻、肠炎。室外露宿则易被蚊虫叮咬,易受风邪、湿邪伤身,导致头痛、关节炎等疾病。

推荐食谱

祛湿解暑 冬瓜蘑菇豆腐汤

冬瓜是药食两用的瓜类蔬菜,性微寒,味甘淡,能清肺热化痰、消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痢,祛湿解暑,能利小便,除水肿。

材料:蘑菇200克,冬瓜900克,豆腐2块,瘦肉15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1.蘑菇洗净切片;冬瓜洗干净,切厚块;豆腐洗净切块。

2.瘦肉洗干净,汆烫后再冲洗一遍。

3.煲滚适量水,下蘑菇、冬瓜、豆腐、瘦肉、姜片,滚沸后改慢火煲两小时,下盐调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