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织产业集群的十年荣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织产业集群的十年荣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纺织产业集群地区试点工作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时间,各纺织产业集群群雄蜂起,中国针织产业走过了一段壮丽的征程。2010年我国针织类产品纤维总量达到1350万吨,占全国纤维加工总量4130万吨的32.53%,约占世界纤维总量的六分之一。截至“十一五”末,针织服装约占服装的55%~65%,针织类纺织品占家用纺织品的15%,占产业用纺织品的20%,并逐渐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及以针织生产为聚集地的产业集群

针织产业集群地区大都以县、镇区域经济为主,“一镇一品”、“一县一业”,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配套相对完整,生产成本较低,较高的产业集中度高带来了明显的规模效益,在产业与市场互动的过程中,集群地区逐步成为中国针织产业的重要的经济支柱。

“对于我们这个产业,从原先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产业到现在变成优势产业,我们不论在多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够贡献就业与税收。”2012年针织产业集群年会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自豪地说。

快速健康发展的外因

和其他纺织行业集群一样,针织集群的发展离开了所在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难以想象的。无论领导班子怎样轮岗换届,对纺织行业的支持力度和政策的持续是稳定的。缺少这些政策与措施,面对发展困境和金融危机,很难想象针织行业的发展将如何进行。

山东省即墨市作为首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其产值从2002年被授予“中国针织名城”称号时的91亿元,已经发展到超过500亿元。作为针织行业的老字号,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之时,面对困境,即墨市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与《支持企业发展的20条意见》,从贷款贴息、担保、出口、企业家培训、品牌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即墨市还设立了600万元工业、服务业及创业扶持资金,并拿出1400万元为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就业奖励金与出口增量补贴。同时累计减免缓企业有关费用2.3亿元。

金融危机的寒风之中,即墨市还为针织企业搭建了五个服务平台,融资平台、市场开拓平台、企业家和劳动力培训平台、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平台。没有这些努力,即墨市针织企业走出困境的目标是难以企及的。

针织集群的发展并非只是纺织行业的家务事,不仅事关当地产业发展,还与其城镇化建设、经济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地方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予以积极扶持与规划引导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而作为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产物,地方行业协会有着熟悉当地政府与企业,以及地域文化的相似性等优势,对产业集群起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成立于2007年的枣庄市纺织服装协会对当地纺织行业发展做出的推动有口皆碑,很能说明问题。该协会立足于“中国针织文化衫名城”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将国家各级政府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完全落到了实处,引得集群内企业交口称赞。

成立两年后,枣庄市纺织服装协会被增选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这些荣誉正是来自于其为枣庄当地纺织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规模效应的作用

外部力量的推动推动着针织集群的蓬勃发展,但内因才是十年间针织集群枝繁叶茂的根本原因。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的规模效应正是使其快速发展的内因,这也正是设立产业集群并予以重点培育支持的原因。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企业降低其生产与交换等运作中所耗的制度成本,同时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由此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果产业集群规模过小,往往会造成要素流动性差,资源配置不经济而难以高效合理地使用,由此则会造成集群规模的不经济,难以推动当地城镇化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个产业链齐全、关联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到位的经济聚集区,其规模越大,则资源配置即越发高效合理,其规模效应越强,对针织全行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越强。

针织行业现有的超大集群内,大型企业集中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发包协作的供应链,其业务链整合对集群内部发展的带动效应十分可观,已经成为了针织集群规模壮大与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即发集团之于“中国针织名城”即墨市,正是这种效应的极好范本。有着近百亿产值的即发集团对整个区域经济有着相当可观的拉动作用,集群内有数百家同业或相关的中小企业加入其协作产业链,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过程中,“核心-”模式得以形成,以即发集团为核心进行经济扩散,各项要素流向外部溢出,通过市场组织集群内的其他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在整合中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与更高的效益。

中国针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核心-”模式功不可没,大集群对整个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如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培育1个产值过千亿元、2到3个过500亿元的针织产业集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在谈针织产业集群出路时说:“未来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大型产业集群与大型企业集团联动,互利共生,促进经济总量在技术进步、生态安全、创新驱动下进一步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

转型升级:问题与挑战

我国针织行业整体上看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我国针织行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我国针织品生产企业数量最多,但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原料产地以及原料集散地,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并日益呈现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

另一方面,我国针织服装行业同其他纺织行业一样,身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一方面,WTO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取消针织品配额限制后,贸易壁垒的取消无疑会刺激针织产品的出口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针织业的发展,针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资金雄厚、技术设备先进、营销手段先进的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针织市场,整个针织服装行业的竞争正随之日趋激烈。

张槎镇针织企业虽然有1200多家,但全部都是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偏小,除去少量知名企业,大多数是5台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占针织企业总数的70%以上,竞争力弱,难以接大订单和第一手订单。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张槎镇针织行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针织企业在生产规模、经营方式、产品档次和产品质检等方面,逐步暴露出了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

而技术力量缺乏则造成当地产品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偏低的问题,特别是针织服装大多数以仿制和来样加工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在无法预期外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能够预期的只有自己的产品。如果产品对市场没有吸引力,退出市场将会成为企业的唯一结局。

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张槎确立了通过引入文化、科技元素让张槎的纺织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近年来,张槎有条不紊地推进针织产业优化升级。为推进张槎针织产业提升,张槎镇鼓励企业往高处走,从品牌、设计、研发以及新渠道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企业竞争力。

张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槎拨出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并且制作宣传片、时尚杂志等,助推张槎针织产业“走出去”,同时凝聚了张槎针织企业的信心,并借此次针织博览会为企业寻找更多订单,开拓更大市场。张槎将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完善高端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推动针织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为了促进针织产业进一步升级,张槎正在着力推进时尚云平台的建设,利于纺织云计算技术,以针织服装产业为基础打造一个基于网络营销、品牌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时尚云;并通过“走出去”参加国际展会,同时举办针织服装时装节等将优质资源“引进来”,多措并举从而实现针织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杨世滨认为,目前针织行业已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针织行业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行品牌策略,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无疑将是未来针织服装发展的方向。“只要是在可控风险之内的,你都要有这个勇气去尝试。可能花一百万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做完的人和没做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对于转型升级,杨世滨鼓励针织企业和产业集群勇于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