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想象开启习作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想象开启习作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提出,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可见,课标把加强想象能力的训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以大量写想象作文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表达,不断提高习作水平。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浅述。

一、想象,顺应儿童天性

喜欢想象,乐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正处特殊的年龄段,内心充满着好奇,常想着能像孙悟空一样自由地出天入地,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如今,电视传播高速便捷,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网络世界新奇有趣。随着学生接触面的不断扩大,他们的内心更是充满着奇思妙想,有着强烈的表达愿望。笔者想,既然学生这么爱想象,我们何不顺应其天性,以指导写想象作文为突破口,不断创设想象时空,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用“心”写作,自由表达。这样,既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又容易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既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心理,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促进习作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铺开想象之路

1.大量阅读,开阔视野。孩子善于想象,头脑里充满着多彩的世界、多姿的形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还是难以具体地表达出来的。试想一下,当一个人步入想象之时,头脑没有贮存一定的信息,没有表象的积累,思路能清晰吗,语言表达会顺畅吗?这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大翼也无力。”所以,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更应该引导他们大量阅读。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书海拾贝”“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经验和语言积累,为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有针对地阅读,丰富意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的习作训练:“假如我会克隆……”乍一看,觉得新奇有意思。可要让学生交流,却说不出所以然来,更不知从何下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况呢?原因是学生不知什么是“克隆”,对克隆技术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在习作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克隆方面的书籍,了解克隆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过程,查阅相关的图片资料,感受到克隆的神奇有趣,为写这篇习作做好充分的铺垫。如此一来,习作中学生思维活跃,表达精彩。例如,有的学生想利用克隆技术大量复制珍稀动物,挽救濒临灭绝的物种,调节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可见,作文前有针对性的阅读,不但能扫除学生想象的障碍,而且能激发表达欲望,丰富想象内容,写出的文章自然妙趣横生。

三、情境,叩开想象之门

1.活用教材,创设想象情境。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精心选编的。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巧妙设置想象情境,激发学生再次想象。低年段,可以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小小的船》《问银河》等课文时可这样设问:“如果让你也坐在小船里,你是否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小朋友,你还想问银河什么呢?”……以教材为凭借,学生想象的空间得到有效的拓展,发言精彩且有个性。到了中、高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进行扩写,或对课文的空白处进行补写,或给那些言虽尽、意犹存的课文进行续写,或根据自己的看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这样活用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借助课件,激活想象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等来思维。”进行想象作文教学时,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摄影、网络信息等,巧妙运用各种卡通形象、图片资料、动漫电影等制作成课件,让活生生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共鸣。这样,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想象故事就会如泄闸的洪水,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

四、交流,丰富想象内容

1.作前交流。作前交流在习作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学生习作,一般要遵循先说后写的规律。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喜欢与众不同。当教师创设情境,诱发想象时,他们常常会按捺不住那“一吐为快”的冲动。在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倾吐,在小组学习中交流自己的构思,展示自己独特的想象。通过交流,加大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习作思路。学生可以从“占有材料的过程与方法”“表达的情感与态度”“有创意的想象”等方面得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2.作中交流。学生思路打开了,大部分能较顺畅地完成心中所思。怎样能让想象更充分?这就要安排“作中交流”,即教师在保证学生有充足写作时间完成习作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初作”,让学生互相欣赏,相互评价,从“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等方面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启发点拨,能使学生想象更丰实、表达更灵性。作中交流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打开想象空间,模仿、借鉴别人的写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3.作后交流。传统作文教学的做法是把习作当成交给教师的作业,让教师包揽批改的“重任”。实际上,学生完成了习作,更应互相欣赏,共同体验习作的成功与快乐。安排成文后的交流,一方面,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另一方面,学生会逐渐明白:习作不只是交给教师的作业,更是自己与他人真诚交流的有效工具,是倾吐自我、表达自我的必需。当然,教师的批改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师生交流提升的又一重要环节。

总而言之,小学生习作训练是一个寓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想象作文训练为突破口,注重丰富阅读、创设情境与交流分享,学生就会敢想敢说、爱想乐说、会说愿写。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