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化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了当前技术院校学生就业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今后技术院校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技校生高质量就业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技术人才呈现出旺盛的需求,甚至出现用工荒,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学习特点突出技能,适应企业用人要求,首次就业率普遍很高,有的学校能达到96%以上,但高质量就业不高,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能实现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双高是目前亟带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企业用人选择余地大,竞争激烈。一方面技校学生学历偏低,基本全部安置在生产一线,即普工岗位,确实存在着和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初高中毕业生待遇相同的情况,月薪一般在800~1200元之间。另一方面,多数企业比较规范,但也有少数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尽管如此,技术院校毕业生替代无任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初高中毕业生甚至农民工将是一个方向。因此,对我们来讲,市场潜力仍是很大的。
2. 技校生就业初期工作不稳定、离岗率高。据我校近几年的情况看,毕业生当年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了98%,可是工作一、两年后,还留在原岗位的学生不到60%。是什么导致了技校生就业初期轻易离岗呢?技校学生专业技能单一,技术水平虽然达到中高级,但没有实际经验,有些人又拈轻怕重,怕苦怕累,导致了缺乏绝对的竞争力;单位在录用人员过程中很少坚持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公正、公开和公平的就业竞争平台;在培养和提升机制中,学历还是主要标准,这也给初涉职场的技校生带来了压力和自卑,也给他们面对挫折时给自己一个借口:学历不够,促使了他们去选择退怯。
3.有些同学在学校学习时不用功,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在面试时,知识面窄,应变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常识。另外,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素质,如存在字写得差,不注重礼仪,相关知识面不宽等情况,这恰恰是企业录用员工所注重的。
4.部分同学心理素质差,由于长期养成的过分依赖于父母的习惯,在新的环境中,自理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
5.反观学校自身,对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还显不够。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为学生寻找就业“门路”上,局限于就业前应试技巧的训练,关注于短时的就业,对学生整体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生涯等方面的培养还不够。
二、对今后技术院校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建议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一个学校招、管、分就如企业的供、产、销是企业的重要环节一样,而就业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都十分重要,就业工作搞不好,就必然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我建议:
1.要加大就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让社会了解我们,让市场接受我们。比如,我们与企业及市场接触,需要能反映我们学校基本状况,了解我们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基本素质的宣传资料。同时,还要对学生就业推荐书、毕业生档案格式进行规范设计,突出学校办学和专业自身特色。
2.开展技校学生的全程职业指导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观,引导学生摆正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先生存,后发展”。对学生要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开展职业指导。一般来说,在校一年级应重在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指导学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掌握学习生涯设计的基础知识。二年级应着重指导学生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和对职业的适应性,了解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的联系与区别。毕业年级(实习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最佳时期,应主要指导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就业制度和单位企业的用人制度,搜集、分析和处理就业信息,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整择业心理及价值取向,训练开拓创业的精神和基本方法。可以聘请有关企业、中介机构和专家进行一些讲座,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素质上有所准备、有所训练。同时,最好安排外出就业带队的老师逐一给毕业班的同学利用正课进行就业教育,将其在送毕业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感想建议、问题对策对毕业生进行正面引导。
3.要加大就业前的办证培训及素质训练的力度。从面试的情况看,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在企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学生文字水平、企业管理、文秘知识及社会生存能力方面也要加大训练,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4.完善毕业生跟踪服务,帮助学生站稳初次就业的脚步。为了能使学生留得住,站得稳,干得好,学校应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建立专职实习指导机制,加强联系,多组织返校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鼓励学生迎难而上,在适应中磨练意志,激活在校凝聚的知识和技能去求生存,求发展。
5.要逐步总结梳理出一套集教育、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面试技巧等为一体的求职指南,使学生有参照和训练的方向,要让学生从一进校就明白,在校学什么,出去干什么,我要怎样做。逐步实现就业的集中化、稳定化、程序化,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使就业工作能够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贾世国,颜欣. 技校学生的全程职业指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