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个性化学习看师生的作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个性化学习看师生的作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个性是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的积淀和反映,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与外界影响对学生最终的个性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个性;思维;阅读;写作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指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个性是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的积淀和反映,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与外界影响对学生最终的个性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个性化学习看学生的作为

1.个性思维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开发智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具象到抽象或抽象到具象的问题思考中,逐步培养推理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中的细节,根据如“爸爸直奔医院”“恬静的微笑”“紧握”“睡眼朦胧”“布满血丝”“手脚都麻木了”等关键词句,逐步感受爸爸为了妈妈一夜未眠,而妈妈也是一夜未睡,了解到爱就是心中有对方,爱就流淌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学生在抓课文的内在联系中,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培养了个性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抓人物或事件的前后变化中,也可培养个性思维能力。

2.个性表达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如,一教师上完《井底之蛙》后,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为题展开讨论,一位从农村来的小朋友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又跳回了井里。”全体学生哄堂大笑之后,教师说了一句:“我看你真是一只井底之蛙。”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仍以此为题写话,那个农村的小朋友并没有因为教师和同学的嘲笑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在作文中写道:青蛙跳出井底以后,闻到了刺鼻的农药味,几只死青蛙漂在被污染的河里。它又走了几步,听见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只老青蛙已经被农夫叉死了。它想,还是井里安全。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看完学生的作文,教师工整地写道:对不起,老师才是井底之蛙。好学生,好老师!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意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3.个性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知道低年级学生读书时,曾为学生示范几种不同的朗读方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而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她则让学生自主选择读法,“你可以这样去读,也可以那样去读。”这种读的指导,是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处突显着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本。

我校胡院霞老师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就特意安排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经历了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三个训练层次。在整节课中,学生在近30分钟的有效自主阅读中,顺利完成了读的三个层次,保证了个性化阅读的质量。我校郭靖老师在执教《放小鸟》一课时,根据学段特点,采取了选择性自主阅读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氛围中,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根据自身的特性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展开了别开生面的个性化阅读训练,效果显著。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大量的、富有个性的阅读实践中,才能不断张扬自己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个性写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生该如何进行个性习作?首先,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素材,以便创作出充分个性化的、真实的自我文字天地,杜绝人云亦云的现象。素材从何处积累?我认为素材积累的方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从学习中、生活中、想象中、课外读物中,甚至从游戏中、梦境中等,只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习作之用,都可取之。有了自己的素材,学生在表达时,就会言之有物,且能真正做到言为心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教师在上任何一节语文课时,最好都不能缺少写的训练,把说的话写下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大有好处。

二、个性化学习看教师的作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成为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的角色已不单纯是教学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合肥师范附小的吴烨老师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是教学的优秀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诚恳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伙伴、教材踊跃的开发者和反思者。

我们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不排斥教师必要的引领,我

们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个性而失却了教师自己的个性,不敢指

导、不会指导学生学习了,这是另一个极端,不可取。当然,教师要善于对文本进行“二次开发”,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随时想到是我在教,而非教参在教、教案在教。教师必须更新评价观念,大胆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表达、个性化阅读与习作等。

(作者单位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永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