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圣洁同在:文艺复兴祭坛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圣洁同在:文艺复兴祭坛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赦令,基督教的教会势力就开始在欧洲扩张,对耶稣基督的崇拜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世纪时,教会内部曾对基督教图像有过争议,因为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圣像的存在都使得宗教仪式有偶像崇拜、亵渎圣灵之嫌,圣像因而一度被教会销毁。后来,考虑到方便不识字的大众认识上帝,图像才重新得到重视,回到圣坛之上。而基督教图像的制作,可以说在文艺复兴到达了顶峰。

祭坛画是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虽然人文思想刚开始复兴并得以传播,但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那时候,一般人的家中都有圣像,不管那圣像技艺拙劣与否。怀孕的妇女更会特意在房间里挂放小耶稣或者圣母子的画像;顺利诞下小孩之后,家人会用绘有“圣母降生”“圣约翰诞生”之类题材的盘子盛放给新妈妈的食物,以此表达祝福。为家人诵经祷告更是有钱人家妇女每日必做的事情之一,那时候,有的人家中设有小祭台,而显赫的家族则在教堂里有自己家族的祭坛,

甚至有自己家族的礼拜堂。无论是大教堂里的家族祭坛或是私人礼拜堂里的祭坛,摆放在正中央的祭坛画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祭坛画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宗教生活里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物品。

祭坛画的内容多是圣经里的人物,如圣母子(常常伴有婴孩期的施洗约翰)、圣徒,或是圣经故事的场景,如天使报喜、耶稣受难;也有圣经里没有提及但在伪经(未被教会所承认,不收入《圣经》正典中的经书)里描述的重要场景,如圣母升天、圣母加冕等。而私人赞助的祭坛画上除了圣经中的人物和场景外还常常绘有赞助人,甚至其家人,跪拜于圣人脚下。2013年1月30日纽约佳士得的文艺复兴专场拍卖上除了不少关于圣母子题材的作品,还有当时颇为流行的圣母子与圣徒题材。

圣人群聚图题材的流行

将圣母子与圣徒放在同一个画面上――意大利文里称sacraconversazione,直译为“圣人会晤”,这个并非传统的祭坛画题材,而是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流行的祭坛画主题。此主题既非出自圣经,亦非出自伪经,而是人们构想出来的一个场景,所以sacraconversazione意译其实就是“圣人群聚图”。在“圣人群聚图”上,通常圣母都抱着小耶稣占据画面正中央,圣徒们则分别站于圣母子的两侧。本场文艺复兴专场上就有两幅此类题材的作品。一幅由14世纪中期活跃于锡耶纳的画家立博・范尼(LippoVanni)绘制,他的画风显然继承了中世纪拜占庭的祭坛画风格:以黄金铺底,每位圣人头上都顶着光环,圣母子形象巨大,而圣徒们的身躯相对较小。文艺复兴初期画作重视庄严感和神圣感,所以才会故意突出圣人和凡人之间比例上的区别,越是神圣的形象越高大,而黄金则象征着尊贵。另一幅由活跃于阿尔巴的画家吉安・贾科莫・德・阿拉迪奥绘于16世纪初,与上一幅相比是典型的文艺复兴盛期的作品,将“圣人群聚”和“圣母加冕”两个主题合二为一,除了庄严感之外,也追求空间、逼真、以及动人感。

神圣故事日常生活化

另外,祭坛画也常常以三联画的形式出现,其好处是可以像盒子般打开、合拢――因为在一个虔诚的信徒心中,那不单单是画,而且是非常神圣的物品,通常只在祈祷时或宗教仪式上才打开,其他时候合拢起来。这既是为了保护画作,也是为了敬重画中的圣灵。而尺寸较小的三联画,有时候还会随主人出行,在路上时合拢起来放置在行李中,夜宿寝前被打开用于祷告,非常方便。

本场文艺复兴专场上有一幅绘于16世纪初的安特惠普的大师作品三联画《三博士来拜》。画中所绘的是耶稣诞生于马厩后,东方的三位博士观天象得知未来的王降临人间,因此带上宝贵的礼物黄金、没药和乳香到伯利恒朝拜的故事:两位博士与圣母子占据了三联画的中央,左翼是另外一位博士,而右翼则是圣母的丈夫圣约瑟,三部分合成一个“三博士来拜”的场景。所画的题材虽然出自圣经故事,但画家将故事放在文艺复兴时代来讲述――人物的衣着、故事的场景都似文艺复兴时期更甚于耶稣在世时,譬如,抱着小耶稣的圣母就如当时抱着自家孩子的妇人,两人都免去了从前圣画像中常见的顶上光环,背景的城堡、农舍等等都依照16世纪欧洲的景致描绘。通过选用同时代的衣着和景观,神圣的事件与人们熟知的生活发生了直接联系,这样一来,画中故事对当时看画的人就更具亲切感了:因为观者的感官知觉得到了画家的重视,神被人性化了,而且有着与自己同样的时代特征,加上16世纪已经发展成熟的透视画法,以及北方画家所擅长的对琐碎小物的精细刻画,画中的一切就更加栩栩如生―圣洁的美不再遥远,而是近在眼前。在这样的祭坛画前祷告,人们的宗教情感更容易被激发,也因此更容易体会到“主与我们同在”。这是文艺复兴宗教艺术的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点,也常常被视为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上的体现。

祭坛画的宗教价值更胜于艺术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很有分量的一页,而祭坛画又是文艺复兴艺术上很重要的一环,但在当时,祭坛画的价值主要落在其宗教意义上,也就是它的功能本身,而不是当做艺术作品去欣赏的。如果不去看它们的宗教功能,仅将其作为一件物品来衡量市场价值,价格高低主要与作品绘制所用的材料贵重与否有关,如黄金、蓝色颜料等稀有颜料特别贵会使得画作价格高昂,画工精细与否当然也影响价格,但是画家是谁这种现在看来至关重要的问题,当时在经济价值上倒没有太大的影响。在当时,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还很模糊,虽然文艺复兴是艺术家慢慢争取到个人地位的一个时期,然而很多绘画作品,尤其是祭坛画,大部分出自画家的工坊,也就是说,常常是由师傅和徒弟一起完成的。

现在的观者可能在赞叹祭坛画精美的同时对其“生动”感到不以为然。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生于一个图像铺天盖地而且宗教力量相对较弱的时代。试想几百年前,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影,印刷术才开始应用传播,即使一个贵族,他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多少制作精良的图像,也并不一定有机缘能像我们一样到各大博物馆欣赏大师作品,一个普通人一辈子所能接触到的图像(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就更加有限了。那时候宗教的影响力还非常大,而最优秀的画家都曾精心描绘祭坛画,所以,当一个人,更准确点说,一个信徒,凝视着那些祭坛画时,他所感受到的震撼和心中的感动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