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兴趣之石,攻文言之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兴趣之石,攻文言之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质量呢?首先,激励学习,通过巧妙独到的教学设计,及时、合理、有针对性的拓展补充,多样化的诵读来激活课堂,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其次,用现代汉语保留并仍使用的古汉语用法,用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用法,用追本溯源法,用学生讨论交流法,用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效率等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文言文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文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也占相当比例的分数:100分卷,文言文占17分(包括附加题5分);120分卷,文言文占24分(包括附加题10分)。可见文言文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再加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讲解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就让许多学生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因而学习兴趣不大。

有一份学情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你喜欢学文言文吗?A、喜欢B、不喜欢C、一般”。从调查结果来看,答“喜欢”的占19.4%,答“不喜欢”的占78.6%,答“一般”的占2%。由此可见,有近八成的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法呢?

一、激活课堂,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是学生三怕之一(学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且居三怕之首。要消除学生这种畏惧心理,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活课堂,让学生觉得文言文课充满趣味,这样他们就会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那么,如何激活课堂呢?

1、巧妙独到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充满趣味。

巧妙的导入

一堂设计巧妙的课,能赢取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巧妙的导入设计,能尽早攫住所有学生的心。如我讲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时,讲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和一根直线,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刚问完,台下就像炸开的锅。于是在一片嘈杂声中,圆与直线、1与0、I与O、磁场与电流……诸如此类的答案层出不穷。我却悠然地说:“在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眼中,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这个画面中一条孤烟直冲云霄,一轮落日映红大河。”刚说完,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的说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导入设计早已攫住了所有学生的心。在那一刻,每一个学生都被黑板上出现的简洁明快的画面所吸引,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的走进文本的诗境之中,还有什么讲解会比这种巧妙的导入设计效果更好呢。

巧妙的提问

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笔者创设了“时空连线”电视采访和“探究考证”方式。假设自己是电视“时空连线”的节目主持人,学生是桃花源的村民,假设自己来到桃花源对村民进行现场采访:你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请问这么多年你出去过吗?你想不想出去?学生投身其中,乐此不彼。后来笔者又问: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呢?请模拟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考证。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有了深刻的领悟,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兴致高昂。

巧妙的拓展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有不少文言常识学生不了解或不清楚,及时、合理、有针对性的拓展补充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既能扫清学生学习路上的障碍,又能激起他们听课的兴趣。

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加冠”一词课文下面有注解,但笔者觉得还应该跟学生补充古代关于年龄的知识。可以问学生:“你们这年龄在古代怎么说呀?”学生纷纷摇头,于是给学生补充:“在古代,十四岁左右的女孩称‘豆蔻之年’;十五岁之后称‘束发’。在此之前的年龄也有不同说法,儿童有‘孩提’、‘童龀’、‘垂髫’(《桃花源记》中出现过)等说法;到了十岁左右有‘总角’之说。二十岁以后更多的采用孔子的说法,即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称为‘耄耋’,百岁称为‘期颐’。”学生眼界大开,课后纷纷说:“没想到简单的年龄还有这么多学问!”

这种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课谁不爱听呢?这种课学生一定听得入迷,听了还想再听。

2、课堂多样化的诵读,让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得有滋有味、读得乐在其中。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学生在学新课文之前,让学生用各种朗诵法熟读课文。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自己扫清文字障碍;再放录音纠正同学的读音,让同学们模仿录音带朗读;接着让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再选一组同学上台表演……整堂课学生会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难怪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有81.6%的同学认为“文言文难懂,看不明白”是“不喜欢”文言文的主要原因。因此,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文言文知识是铲除学生学习文言文障碍的关键一环。

1、用现代汉语保留并仍使用的古汉语用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随着时展变迁,许多文言词的用法已消失,但仍有一部分现代汉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用法,而且还在使用,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广告、标语、学过的现代文等)为文言文知识讲解服务。如,讲授《陋室铭》一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乱”“劳”时,先出示“人人动手,清洁广州!”这一标语,要求学生解释“清洁”一词。学生根据句意猜到:“清洁”解释为“使……清洁”,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乱”“劳”也属于这种用法,解释为“使……扰乱”“使……劳累”。通过这些现代汉语保留的、仍使用的、学生熟悉的古汉语用法的例子,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

2、用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用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粤语是南方方言中和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较为接近的方言,这就为学生掌握文言词用法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讲授《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食”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用白话把“食”“饲”读出来,组词并揣摩词的意思。大部分学生会组词“食饭”“饲养”,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领悟到:“食”是自己主动吃;“饲”是给对方吃,相当于“喂”。这样,学生也就清楚句中的“食”通“饲”,喂养。

3、用追本溯源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古汉语虽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有不少汉字的意义可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字的形状、构造,探求其本义,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一些实词的理解。如讲授《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时,用追本溯源法,先讲“绝”的本义:拿把刀把丝砍断,即丝断,引申为其他东西断绝、停、极点。通过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的含义。

4、让学生在有效的讨论交流中解决文言文用法。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间有效的讨论交流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讲授《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一词时,可让同学们先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句话。很快,一同学说“率领妻子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的话音刚落,另一同学就提出质疑:“‘妻子’一词好像翻译的不妥当”,但该作何解她也说不出来。然后,小组同学交流”,霎时,课室象炸开的锅。同学们对“妻子”一词的含义争论不休:有人说解释为“老婆”,有人说应当是“老婆、孩子”。最后一同学的解释让全班心服口服,他说:“根据实际情况,在战乱时期,桃花源中人不可能只带妻子而不带孩子逃难。所以‘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比现在的‘妻子’含义要广,“子”有实际的含义,是‘孩子、子女’,读zǐ”。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牢牢记住“妻子”的古今意义。

5、用成功的喜悦来促使兴趣的提高。

扬振宁教授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兴趣。”笔者认为“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由成功产生兴趣、由兴趣取得成功,成功、兴趣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中,笔者惊喜的发现,高涨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分数,更让他们变得自信,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学习情绪高涨,兴致有增无减。

2、学生间关于文言文的交流更为频繁,有利于彼此取长补短。

3、学生领略到文言世界的精彩,对文言文学习更为关注。

4、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信心,害怕文言文现象大为减少。

尽管文言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语文教育活动,但绝不能说文言文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只要我们语文老师想方设法激活课堂,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就会对文言文学习趣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邱丽,《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载《语文天地》,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