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APP:感觉不会再有“爱”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PP:感觉不会再有“爱”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月初,苹果再一次对苹果商店中的免费排行榜算法进行了修改。这一改,多款曾经牢牢霸占榜首的“钉子户”们瞬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跌至百名开外。就连曾经被业界惊叹为疯狂的《百万亚瑟王》也骤降到253位,而一个月前,这款游戏曾经创造了上线4小时就蹿升至畅销榜第4的成绩。现在回想起,令人唏嘘不已。

这一次算法修改后的榜单被称为“真实的榜单”。不过,这种“真实”一直是周期性出现的。对于排行榜算法的修改,苹果也是一直在试图完善,还原真实。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一次算法推出后仅仅不到一周就遭破解。这一次刷榜依然叫嚣:“我们只需要半个月,就可以重新刷起!”

苹果应用市场中国区一直是刷榜重灾区。打开榜单,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游戏应用简直是凤毛麟角。而更为奇怪的是那些排名靠前的“考生”中,手机网游竟然可以交椅稳坐不倒。微博上也会有大V帮忙煽风点火,打着“口碑营销”的牌子喊着这样的话语:“某某游戏真好玩,赞一个!”等。然而,不幸的是,即便在是在上班早高峰的地铁上,人们青睐的手游貌似也并没有逃脱大作的范畴。

然而在中国,手游界中不能说的秘密是:“别人都刷你不刷,即便产品再好都是等死”。因此,即便是用心之作,也必须要加入到刷榜大军中来。即便是让刷榜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也甘于双手金钱奉上。

可是,除了刷榜公司,对于用户、开发商、运营商,甚至是苹果,这条路满地是坑。

“刷了才能活!”

众所周知,“越狱”的设备除外,用户若想给自己的设备下载应用,则必须要去苹果自家商店。为了把质优的应用推荐给用户,苹果也会在商店首页实时的排行榜,告诉用户哪些软件是大众的选择。

当今社会,注意力是一项稀缺资源。而手机软件,尤其手机游戏的推广,无论游戏本身质量多高,首先第一步一定是笼络用户。在传统行业当中,开发商和运营商一般会通过媒体进行线下线上的推广以获得眼球。然而,这一招在手游行业并不吃香。

首先,传统的推广渠道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但是在中国,手游刚刚起步不久,不是所有的工作室都有大佬撑腰,承担这笔费用。其次,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推广,效果也较差。例如,人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目的并不是为了下载应用,同样在玩游戏的时候也不会去下载另外一款游戏。因此,在传统媒体上手游推广几乎难以寻觅。另外,在新媒体上的推广,他们也希望通过“口碑”来实现自传播,获得用户资源。不过这一招的前提应当是用户首先对自己说:“嗯,这款游戏应该很好玩。”

这时候,厂商们发现若是能将游戏刷到排行榜前几位,则自然能博得头彩。第一,用户来应用市场一定是为了下载,这和它们寻求下载量的目的不谋而合。第二,新出的一款游戏只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几千下载量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冲到前列,这并不难。

现今的用户并没有大笔的时间来体验每款游戏,但是他们却一定想玩到最好玩的游戏。诉诸榜单,直接下载,在用户看来那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不过这样一来也正中开发商下怀。无论他们是想让用心之作脱颖而出,还是只是为了骗点下载量捞点钱,这一招都非常实惠。

王伟(化名)是北京某刷榜团队的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给出了刷榜的价位,说:“现在总榜目前只能刷到TOP50,报价18000元,而且只保证冲榜不保证时长,哪怕上去一会儿掉下来也算!”不但如此,在研究刷榜算法的同时,他们还在承担着批量给“五星好评”的任务。

18000元,相比于传统动数以十万元计的推广成本,真的是成本小、效果好。

“其他推广方式要达到同样的效果,成本至少要贵一倍以上,有的是三四倍。”康轶文是长期关注苹果排名算法的“app营”创始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时他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超低的成本和超高的下载量,再加上中国手游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以及热钱的翻滚,这让众多游戏公司开始“裸奔”。三五个人凑在一起用几个月研发一款产品,然后和刷榜公司合作,推到榜首吸引下载获取用户资源。这样,即便内置付费率较低,在强大的基数支撑下回本赚钱也是轻松容易。即便是对那些用心在做产品的开发商而言,想要获得露脸的机会,刷榜也是一条快捷高效的通道。毕竟,让用户觉得游戏好玩的第一步是让他们先下载游戏,再玩游戏。

就这样,有限的榜单资源和推广的低成本的推动下,手游公司陷入了疯狂,刷榜成瘾。你刷我,我再刷你,轮流坐庄。与此同时,下载量的曲线图开始犹如“心电图”一样骤然猛增,骤然下降,以此往复循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如何在榜单中排名靠前,苹果有自己的一套算法。不过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下载量、激活量等关键数据,也离不了对不同用户种类(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的判断。一旦刷榜公司破解了其中的算法,就可以针对关键数据进行定向刷,从而“骗过”应用商店的服务器,一路高歌猛进,直到榜首。

刷下载量是通用的伎俩。下载量其实就是不同用户账号下载应用数量的总和。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注册一个iTunes账号,然后疯狂地下载那些需要刷的产品。而且,通过注册程序来获得一个iTunes账号在刚开始是非常容易的,况且中国区还不像美国区,需要信用卡的绑定。就这样,几百个账号同时工作,一旦开刷,很快就能完工。

然而,没有哪个用户会下载几百个程序然后从来不用。这样的爆发下载行为也自然入不得苹果的“法眼”,而且从技术上监控这些账号也是易如反掌。通过判定,这些账号很快就被锁定,然后判做无效。

如果通过在单位账号下下载大量的程序这一招容易被“考官”发现,那么广泛地利用真实的用户账号进行下载,苹果恐怕会不容易发现。而且即便发现了,也没有什么好的理由去封杀掉那些账号 ,毕竟用户需要用账号来下载应用。

于是,给予刷榜公司的难题是如何获得账号。

通过越狱,第三方软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通过利用系统漏洞,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或者通过第三方软件来取得下载权限都能够很快的达到目标。曾经著名的第三方软件PP助手和iTools就曾被大众质疑,尽管他们一再声称自己不会这样做。

越狱的诱惑是很大的:九宫格输入法,免费的游戏下载……这些“福利”让人们都愿意将自己的手机变成黑客的“肉鸡”。一家刷榜公司就曾经透漏,自己手中掌握的iTunes账号就有800万个!选其中一小部分,那么几个程序,刷榜轻松自然。也因此,很多当很多用户查看自己购买的项目时候,会惊呼:“我根本没下这款游戏,为什么在这里出现!”。

苹果无法封杀账号,它就开始在IP地址上做学问。通过对定点大量指向性的产品购买行为的IP地址锁定,来禁止他们刷榜。不过,刷榜公司马上就傍上了VPN。利用IP来禁止刷榜的意图,再次落空。

在用户权重上,苹果也做了文章。此前,苹果为了增加刷榜成本,曾经大幅降低免费账户的下载权重。账户账户需充值50元人民币后,下载才会对榜单排行产生影响,这导致刷榜公司的免费账户玩不下去了。不过很快,刷榜公司就有了破解之道:他们和开发商沆瀣一气,自卖自买。按照和苹果利润七三分的设定,成本骤然下降,资金几经回流,榜单会依然光彩。

其实,从观察下载购买曲线来看,哪些程序存在刷榜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正常的推广从而使排名上涨,其曲线应当是平稳逐步走高的。如果刷榜,那么刷榜公司一般会用力过猛,排名就会如同坐了火箭突然上升。如果产品质量本身不错,那刷上去还是停留几天。但是如果质量较差,就会出现刷上去跌下来,再刷再跌“心电图”式的曲线。

但是,苹果没有采取“零容忍”,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有一些质量较好用户喜欢的产品通过刷榜来获得商店“广告位”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想要在稀缺的“广告位”站一会就一般要通过刷榜,否则可能会夭折还落了个人不知的结果。尽管,苹果也曾发了一纸声明,说了“不”。

因此,苹果能做的就是不断完善算法,增加破解成本。这一行为也见了成效。根据Applying的报道,上一次算法的改变就导致了刷榜成本再次上升3倍。成本的升高和有限的账号资源让那些小刷榜团队开始退出,不过大型刷榜团队仍然位高权重,大有垄断分帮之势。甚至出现了反刷行为,业内称作“封榜”。由于在有限的榜首位置中,刷榜公司需要对某一款应用刷更多的下载,才能完成客户需求。因为刷榜公司与其客户签订的合约是以其在某一位置停留的时间来计算,如果停留时间不够或者挤不上这个位置,那么就会丢失一单生意。因此随着刷榜成本提升和日益高昂的刷帮费用,他们采用了互联网最直接的大杀器:价格战!今年5月份,成都和北京(另一说为上海)就曾经低价抢单,闹到鱼死网破。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将Gamevil、Gameloft 等国外大厂商的游戏刷到TOP50,挤兑其他刷榜公司,颇有“七伤拳”的味道。

不过,纵观著名的手游:《愤怒的小鸟》、《小鳄鱼爱洗澡》等,他们也并没因为失去榜单而失去用户。用户的喜爱不是刷出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虚幻的成绩和过热泡沫化的手游行业暗潮阵阵。曾经被人称赞高质量应用的封闭应用帝国――苹果的中国商店已经千疮百孔。那边iPhone5相对低迷的销量让苹果有些无暇自顾,只得绥靖。然而,如果放之任之恐怕会使后人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