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说“正清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说“正清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南有个“正清和文学创作研究会”及“正清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体,“正清和”逐步进入人们视野。那么,真知道“正清和”者能有几多?现从两个方面谈些“盲人摸象”的话语。

(一)正清和的本源和演绎

正――从汉字本源讲,“正”的上面是“一”下面是“止”,“正”即“止于一”。“止”本来是指脚趾。脚趾有站立、行走的功用,所以可以引申为为人处世。“一”者根本也。老子说,道生一,这是事物的根本,“止于至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至善”是什么境界?我个人认为是老子讲的“无私而成其私,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兼融至刚至健、至柔至顺的境界。“善”还是有痕迹的,“至善”则已无善恶之痕迹可寻,所以这里的“至善”也可理解为“一”。那么如何做到“正”?为人处世要正,首先思想观念要“止于一”、“止于至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我说“止于一”不仅是结果,而且还是方法。《三字经》讲“学贵专”,修学贵在专一。曾国藩写信告诉他的几位弟弟说:“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道德经》讲:“知(智)者不博,博者不知(智)。”当今佛家大德之士净空法师当年参学的时候,就大大受益于“一门深入”。他早年在台湾追随李炳南大居士学佛,李老居士不仅要求他专守一经,而且规定必须跟着他专一修学五年,别人讲经不许听,看书没有自由,以前所学统统不承认,这多苛刻!一开始净空法师并不服气,但五年期满,他自感收获甚大,主动要求又再加了五年。这时他听老师讲八十卷本《华严经》,听完第一卷,往下七十九卷,乃至《法华经》、《阿含经》、禅宗集等,虽没有学过也能明了。净空法师说,这十年的专修奠定了他一生学佛的根基。所以从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和公案来看,都强调学习先专后博,这样不但保证知见正确,而且学习效率特别高。这也许是“止于一”的演绎和功用罢。

清――右边是一个青字,在金文字形上头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丹表红石,石之精,像采丹之井。那么无论“青”是跟直接红石有关,还是来源于“采丹之井“,青表颜色的内涵已经传承到现代。“清”的左部首是“水”。有解释说水表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所以“清”字的准确来源笔者无从可考,但我们现在的后人更多使用“清”字表清净,从人的涵养角度讲就是“心地清净”。《大学》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当然,“格物”我们往往会望文生义,错认为“格物”是掌握事物的规律,其实“格物”是“格杀物欲”的意思,把物欲格杀,人的心就清净,思维就会变得清晰。同样,前清曾国藩解释“诚”字,他的定义是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叫做“诚”。动了一念就不诚了。这同佛家的理是一致的,六祖云:“外不着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若能当下承当,此心反染成净……”。“禅”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玄机,有一种说法“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为“静思”。另外一种说法“禅”的左边“示”字,《说文解字》对“示”字解为“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上半部“二”表示“天”。下面“三垂”表“日月星”,右边是一个“单”字,即天地万物都变“单一”,这同六祖讲“外不着相为禅”同样一致。佛家讲“觉正净”,净土宗就是从“清净心”入手,一句“阿弥陀佛”以一念代万念,从而达到“觉”和“正”。

和――古写作右禾表声,意调;左是龠,中三口是品字表示合众声,余下是表三孔竹管乐器。和与古代一种乐器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乐器虽能吹弹奏出不同的音调,但吹弹奏出的曲子肯定是和谐的。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的声音;2009年韩国媒体报道,该国的教授们选出的表达新年愿望的四字成语是孔子《论语》里的“和而不同”。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包容,不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在北京的紫禁城,故宫里头中心建筑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但在明朝,这些殿名并不如此叫法,是清代乾隆年间把这个殿名改为太和、中和、保和。净空老法师讲,清朝开国的这些帝王对于中国儒释道三家是真下了功夫。清朝,他是少数民族入关,统治这么多人的民族(注:清朝三十万人入关要统治上亿人)。这么一个弱小的群族统治这么大的国家,靠什么?靠和,没有和,他就不能够立足,所以他对这个和,非常重视。然而要达到太和、中和、保和的这种境界,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把最高权利机构所在的建筑,用太和、中和、保和来命名,表示一种希望和寄托,或者是一个国家治理的目标。

(二)正清和的传承

从字面上理解“正清和”并不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正清和”却不容易。

庐江中华文化研究中心蔡礼旭老师讲:“唐朝中叶,出现了一次很大的祸乱,就是安史之乱。那时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国政荒废,结果安禄山开始作乱。数月之内,失去了半壁江山。所有科举出身、念圣贤书的人到哪里去了?统统都举白旗投降。当时有两位忠臣,一个叫张巡,一个叫许远,他们死守淮阳城,奋力抵抗,安禄山的军队就打不进来。这才让唐朝的军队得以喘息,重新调整,重新备战。假如没有张巡、许远,唐朝可能就失败了。后来安禄山把张巡、许远抓起来,对他们严刑拷打,叫他们投降,他们至死不肯,还当着安禄山的面骂他是叛臣。安禄山很生气,下令把他们的牙齿都拔掉。他们依旧正气凛然,含血唾骂安禄山。张巡和许远那种大义凛然的气概能够屹立如山。”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在和平年代,舍弃生命去坚守“正清和”,似乎可望而不可及。唐太宗就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除去佞臣(奸邪谄上之臣)。唐太宗对此说:“朕所任命的官员,都以为是贤臣,卿怎能知道佞臣是谁呢?”上书者说:“臣居住民间,不知道谁是佞人,请陛下假装发怒以试群臣,如果能够不畏惧雷霆之怒,直言进谏的则是正人;顺情阿谀奉承的则是佞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是清还是浊,是水源决定的。君王是政道的源头,百姓就像水。君王自身做假欺骗,却要臣下做到公正正直,这就像水源头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在道理上都是行不通的。朕总认为魏武帝狡诈,深为鄙视他的为人。这样,岂能作为教令?”对上书人说:“朕想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想以做假欺骗之道教化民众。卿的话虽然好,朕仍然不能采纳。”

我们不能苟求每个人都能成为为真理舍弃生命的圣贤,但是如果没有圣贤用生命的代价演绎正清和,那么正清和将失去最根本的生命至里。但是对于我们很多凡夫俗子来讲,我们真的能对家人问心无愧,对自己工作尽忠职守,这本身就在传承正清和――这种传承不是把“正清和”这些字眼当作额外的任务来背负,而是坚守正清和能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清净、平和,开显我们的智慧,从而自然体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中传承正气、清气、和气。

(注:作者为海南正清和文学创作研究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