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隋炀帝之尊师重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隋炀帝之尊师重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元605年,登位不久的隋炀帝即下诏,“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朕将欲尊师重道,用阐厥繇,讲信修睦,敦奖名教”。摆开了尊孔兴教的架势。

隋炀帝这么做,自有其因。早在开皇初,监书监牛弘就上表隋文帝,宣称孔学“治国立身,作范垂法”,建言隋朝“大弘文教,纳俗升平”。但杨坚“不悦诗书”、“素无学术”,加之“内有六王之谋,外致三方之乱”,不得不倚重武将,文臣亦“刀笔吏”居多,尊师重道之类,提不上议事日程。及至晚年,又“废天下之学”,只有一所国子监,弟子仅七十二人。炀帝上台伊始,想扭转文教之凋蔽局面,于是“复开庠序”,在京城和各郡县开设学堂、培养人才,以臻文治。客观讲,尊师重道,合乎当时教育兴隋的需要。

公元608年,隋炀帝又下诏云:“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存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

炀帝此话,奉孔子为圣人,尊为“尼父”、“素王”,又要寻求孔子嫡裔,拜爵封侯。其尊师重道之高调,为秦汉魏晋所未有;且创科举取士新制,首设进士科,选拔官员,给寒门士子打开向上流动的通道。杨广尊师重道、兴办学校,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

但如鲁迅所说,隋炀帝的尊师重道,把孔夫子当成“敲门砖”,已“怀着别样的目的”,且带有不小的虚伪性。我申说两点,以证其伪。

尊师重道,首在弘扬孔子孝悌仁爱的“圣德”、养成高尚德行。然而,倡言尊师重道的隋炀帝,自身却与“圣德”背道而驰。称帝前后,他弑父夺位,残害兄弟,屠戮忠良,苛役人民,纵情声色,无半点孝悌仁爱的影子。由这样的无道昏君来训示天下臣民尊师重道,岂不是大笑话?隋炀帝的尊孔崇儒、尊师重道,不能排除做秀造势嫌疑。他欲以孔夫子这件漂亮的外衣,来掩饰自己的丑恶嘴脸。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尊师重道,行之不远,也难以奏效。

“百年树人”的教育,非朝夕所可计功。尊师重道、教育兴隋的方略,真实行起来,又与权贵者的急功近利产生矛盾和冲突。而隋炀帝,恰恰是雄心勃勃、急于成就丰功伟业的主儿。事实上,尊孔诏书的608年,隋炀帝正忙于巡幸西北、调集军民大修长城,以与秦始皇齐名。在位十三年,炀帝“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造“政绩”、搞享乐而唯恐不及,哪有心思、时间去尊师重道。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执政方式,注定了“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一代名儒刘炫,定礼仪、修律令,“博学有文章”,只做了个太学博士的小官,还被炀帝“罢之”;回到河间,又被郡官交给盗贼,后贼破还县城,郡官竟以其“与贼相知,恐为后变”,拒之门外。“饥饿无所依”的刘炫,活活被“冻馁而死,时年六十八”。难道这就是隋炀帝的尊师重道、敦奖名教?

尊师重道、教育兴国的口号,正确、响亮!就怕仅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倘若没有诚心,且又不能持长远、科学的政绩观,那它终是句空话而已。这,该算是隋炀帝尊师重道所提供的一个历史警示吧!

【原载2013年9月10日《联谊报・钱塘听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