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窥镜的设计与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窥镜的设计与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和摄像头的管子。用于观察狭窄昏暗的地方,医生通过内窥镜观察人体内部的病灶;机械检修人员通过内窥镜观察管道、机械内部的故障或堵塞情况。经过100年的发展,光导纤维的发明为内窥镜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可以弯曲的内窥镜更加适应复杂的管道观察,从而使得内窥镜得到广泛推广。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内窥镜的种类和用途。

【关键词】内窥镜 种类 用途

Abstract: Endoscopy is a lamp and camera equipped with a probe. To observe the narrow dark place, the doctor through the endoscopic observation of internal body disease; engineer endoscope to observe the pipeline, machine breakdowns, obstacles. After 10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invention of the optical fiber endoscope has brought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 flexible endoscope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pipeline was observed, which have been widely used. Below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 endoscope varieties and use mirror.

Keywords: Endoscope, species, application.

内窥镜大体上分为工业内窥镜设备和医用内窥镜设备。内窥镜是一种光学仪器,是由冷光源镜头、纤维光导线、图象传输系统、屏幕显示系统等组成。工业内窥镜的无损检测和孔探技术在汽修、安防、安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医用内窥镜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从而看到X射线看不到的病灶实景情况,使得医生跟好的了解溃烂或肿瘤的位置、大小等信息,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1795年,德国Bozzini从自然腔道进入,开创了内窥镜的起源。1835年,内窥镜之父Antoine Jean Desormeaux使用煤油灯作为光源,通过镜子折射观察膀胱的情况。世界上第一个内窥镜是1853年法国医生德索米奥创制的。1987年,Phillipe Mouret首先开创了电视内窥镜手术。

一、内窥镜的种类

按使用领域主要分为工业内窥镜和医用内窥镜。

按内窥镜使用的材料分为硬管内窥镜和软管内窥镜。

按光导成像原理可分为电子内窥镜、光导纤维内窥镜和光学内窥镜。

按用途分为视频电子内窥镜、便携式内窥镜、电子内窥镜、造内窥镜、管道内窥镜、目视内窥镜、发动机内窥镜、火焰内窥镜、高温内窥镜、微孔内窥镜、孔探仪等等。

二、内窥镜的用途

(一)工业内窥镜的用途。

工业内窥镜现在使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在航空航天、质量监控、故障检修等领域都有广泛使用。采用数字式彩色CCD成像器件的视频电子内窥镜,其具有图像清晰、性能稳定、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光导纤维内窥镜是一种通过目镜直接观察发动机内部情况的内窥镜,将光导纤维内窥镜与数码相机相结合后,就可以通过相机记录和观察机械内部情况。工业内窥镜是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是重要的检测技术手段。工业内窥镜具有细长的管道可以通过小孔进入机械内部,使我们可以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就可以简便、准确的观察其内部结构和运动情况。现在许多工业内窥镜都采用了国际领先手动操作杆技术和防水技术,可实现探头360度全方位旋转,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和水下作业的需求。工业内窥镜还使用于高温、高压、有毒、核辐射及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领域进行观察、检修和记录影像资料等。

(二)医用内窥镜的用途。

医用内窥镜是胃肠道疾病检查的重要工具,临床通过胃镜对患者的食道、胃或十二指肠病变进行观察,为医生提供诊断的依据,是目前最可靠有效的方法。对于肺癌、支气管疾病等呼吸道疾病,有专门的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等内窥镜,金属硬管式气管镜只用于小儿气管异物的取除。另外对于胰腺、胆道、肝脏、尿道等等的疾病也有着专门的内窥镜来做身体检查。

参考文献:

[1]侯灿,《医学科学研究入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魏文汉,《病理生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宋春华、王隆娟,《UG工业设计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胡名芙,《世界经典家具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5]李红军,《基于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